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学历教育收益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 ,非学历教育将成为人们重要的受教育形式。由于非学历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 ,单纯描述学历教育的明瑟教育收益率模型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现在和将来的教育收益率 ,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教育收益率模型。  相似文献   

2.
教育收益率直接反映出教育投资与收益的状况,应用国内外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分析,天津教育收益率为9.1%,高于工作经验收益率1.3%,具有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越多收入越高,不同阶段教育中只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显著决定教育收入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廖娟 《教育学报》2015,(1):103-114
国内外对非残疾人的教育收益率研究已经全面而深入,但对残疾人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还非常缺乏。以世界卫生组织的ICF模型为基础,从身体机能与结构损伤、活动受限和社会经济生活参与限制三个方面对残疾进行了新的定义和测量,并利用1989—2011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使用明瑟工资方程和Heckman两阶段法对残疾人教育收益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疾人教育收益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高于非残疾人;用Heckman两阶段法纠正了样本选择偏差后,残疾人教育收益率有所降低;残疾人的教育收益率并未像非残疾人那样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建议政府从扩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消除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两方面来促进残疾人就业及其融入社会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青年职工中出现了一股“电大热”。上电视大学成了千百万职工的追求目标。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但是,为什么职工中要求上电大的人数大大多于要求上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数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983年苏州市报名上电大或其他脱产职工大学的有3,893名(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已超过普通高校报考年龄),而参加普通高校预考的职工只有296名,二者比例为13∶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上电大好处较多,除了原地上学,生活方便,学完回厂,不离家乡,毕业“三同”。待遇一样等优点外,学习期间还由公家出学费,发工  相似文献   

5.
方超 《复旦教育论坛》2024,22(3):92-101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通过教育收益率的因果性和异质性测量,实证评估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农村,因而教育功能具有“城市偏向型”的特征;(2)利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非农户籍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城镇,大学教育收益率高于义务教育阶段,揭示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具有“农村导向型”的特征;(3)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处理效应模型发现,义务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具有缩小城乡劳动力组内工资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6.
教育收益率,衡量了个体从教育投资中获得的经济回报。我国正处于经济和教育快速发展、转型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时期,合理估计教育收益率、正确把握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和群体间差异,对于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合理制定教育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优化个人教育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文期刊文献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研究进行的元分析发现,对于中国教育收益率和高等教育收益率的估计结果在不同研究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首先,从1988年到2013年,教育收益率随年份的推移呈现递减的增长趋势;而高等教育收益率在2005年之前随时间增长,此后出现下降。其次,教育收益率和高等教育收益率存在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即城镇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再次,使用工具变量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高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最后,基于不同的数据库估计出的教育收益率存在差异。另外,发表偏误检验的结果则表明,中国教育收益率和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均存在显著的发表偏误,即回归结果越显著的研究越有可能被发表。因此,在分析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群体差异时,必须考虑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误。未来的中国教育收益率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研究设计和估计方法以更准确地识别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因果性影响,探究2012年之后教育收益率的最新变化趋势,持续关注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积极开展估计教育质量收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经济学家根据教育的收益率和教育需求的关系,构建了教育的需求曲线。但以往的经济学家计算的教育收益率只是教育的投资性收益,而忽略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和教育的外部性收益。这表明在以往的计算中,教育收益率被大大低估了。同时,本文根据教育实际收益率和预计收益率的比较,证实了教育是影响工资差额的真正因素。本文还进一步表明,教育的需求曲线不是圆滑的,而是阶梯状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基础 ,对教育的投资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它是实现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这样一种观点被接受之后 ,教育收益率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就教育收益率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式的严峻,人们逐渐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考研热"持续升温。文章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总成本和与本科生教育个人现值差额的分析,测算出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投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可行,并为有意向的投资者提供经济学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 1996~ 2 0 0 0年统计数据的分析 ,本文对中国教育明瑟收益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统计性检验 ,证实了女性高于男性。另外 ,采用剔除工龄对收入影响的方法 ,本文讨论了利用男女混合数据得出的明瑟收益率不在利用分性别数据得到的明瑟收益率之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教育在收入分配不平等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利用1988—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四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基于扩展的Mincer收入方程,估计经济改革以后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发现,1988—2002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呈现出随经济改革推进而快速上升的态势,其后的五年间逐渐趋于平稳。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收益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不过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而逐渐趋于下降。不同职业阶层、所有制部门与地区之间的教育收益率差异并没有明显缩减,而是呈波状起伏变化的趋势。由此,随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缩小地区间和不同职业阶层、不同所有制部门的收入差距,首先需要高度重视教育等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激励作用,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力度,以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人口素质,增强区域人才竞争力;其次,深化对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改革,放宽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减少阻断劳动力市场自由竞争的体制性壁垒,以提升劳动力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尤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开放和发育程度,健全和完善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这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吸引优质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大学教育收益率提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 ,具有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收入水平差距和就业概率差距逐渐扩大 ,这是大学教育收益率逐渐提高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计量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其效能的高低取决于方法运用的得当与否,本文就当前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研究与运用中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明了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论如何提高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山西财院马列部张晓霞教育花费的大量资金是发展中国家家庭和国家预算中的重要项目。用于教育的公共资金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占政府预算的15-20%。和生产部门投资相比,教育投资占用时间特别长,往往需要6-15年时间才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近20年66087个调查样本,分城乡各40多个年龄组别,较全面地评估了中国农村劳动人口的教育收益率的总体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将其与城镇同龄人口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按照200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城镇样本平均年收入为19055元,比农村样本高出85.4%。城乡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为11%,约为城镇劳动者教育收益率(20.1%)的一半。长期以来,中国城镇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别经历“先拉大,后缩小”的历史过程。教育程度可解释其中10-30%的差异,本研究显示,在2012年之前中国城乡教育收益率的确在6-10%之间波动,和较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类似。与许多研究结论不同,中国教育收益率并未出现下降趋势或出现拐点。近10年来中国城乡教育收益率出现大幅提升,2012年之后城镇户籍人口在20-30%之间,农村户籍人口则在10-20%之间,城乡教育收益率逐年爬升。为了克服数据的同源性问题,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对部分研究结论重新检验,所得结论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深入少数民族布朗族聚居地调查、走访村民采集到的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并用多元回归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的各种因素,估算出布朗族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并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影响,为寻求布朗族群众进一步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做铺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的数据样本、估计方法与我国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估计水平总体偏低及其各种解释回顾,分析以往估计结果在地区、教育层级、性别、年龄与行业之间的差异特征。同时,探讨教育在促进农民劳动迁移和收入来源多样化,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工资性就业教育收益率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1995、2002、2007年中国农村工资性就业的教育收益率。OLS估计表明1995-2007年农村全体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在3%-4%之间,呈轻微的下降趋势。在纠正了能力偏误和样本选择偏差之后,从2002年到2007年,全体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从3.2%下降到2.6%,本地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从3.5%下降到2.0%,外出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从不显著上升到4.5%。此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向工资性就业,特别是转向本地的工资性就业。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推算,美国教育收益率为17.3%。这个数值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一、美国大、中、小学教育收益率,是舒尔茨自行推算的。他首先算出各级教育毕业生的收入差额(小学毕业生是与文盲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