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俊娟 《考试周刊》2007,(29):63-64
英译汉译者在处理英语含有文化色彩词语时要尽可能将语言形式上承载的文化内涵呈现给汉语读者。习语具有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形象直接翻译出来比意译好。因为直译形象保留了英语的文化色彩,符合翻译的忠实原则,还能让汉语读者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时普通汉语读者也会积极主动地通过直译接受异域文化,开阔视野,丰富汉语知识。  相似文献   

2.
Xiaoge 《海外英语》2008,(11):47-49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Xiaoge老师将他的创造转向文化、生话主题,给读者提供充分的了解异国文化的素材,所以我们从本期起,将该栏目更名为"悠闲英语"(A Cup of English),带给读者朋度们温馨的英语午后茶.……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先生以荚文创作的Moment砌Peking向西方读者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将中国文化负载词译成英语,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本文研究了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背景,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式,认为在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时,既应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期待,发挥译文读者主观能动性,尽量使译文与目的语读者的“期望阈”实现视野融合,另一方面译文也不能一味迁就读者,而应超越读者,创造读者,不断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学角度看,Moment in Peking是一种传意写作。其特点在于作者明确的写作意图与强烈的受众意识。作者林语堂先生了解西方受众的期待域并预知作品所容涵的汉文化信息对于西方受众的理解所存在的障碍:读者对英语语言媒介中大量的汉语拼音词汇意义的认知障碍、英语读者对汉译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认知障碍、英语读者对整体语境的感知障碍以及英语读者、英语语言媒介与汉文化思维的矛盾。对此,他采取以受众思维方式构筑文本叙事逻辑、以外显式语言信息构筑原语文化语境、以连接式立体文本克服读者对原语文化词汇认知障碍等有效的写作方法。这种传意写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播而言仍不失其典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先生以英文创作的Moment in Peking向西方读者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将中国文化负载词译成英语,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本文研究了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背景,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式,认为在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时,既应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期待,发挥译文读者主观能动性,尽量使译文与目的语读者的"期望闽"实现视野融合,另一方面译文也不能一味迁就读者,而应超越读者、创造读者,不断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英语习语往往有着极强的文化特色,如何合理地把它们翻译成汉语,决非易事。本文试图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引入习语翻译中,认为其比较适用于两种习语的翻译:1)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吻合;2)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表达形式不同,但所承栽的信息量基本相同。两者互译,能达到奈达所说的功能对等,既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反应完全或基本一致。但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文化习语尤其是具有标志性文化习语时。也有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处理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时,译者应乐子语用移情,尊重、适应译语文化.在准确判断源语语言文化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恰当地采取归化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语中或将英语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汉语中来,以达到成功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殖民主义语境下,英语对外报道的目的是打破强势文化对话语权的垄断进而传播中国文化。因为目标读者不仅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化背景,还对中国文化怀有诸多偏见,这种报道应该运用异化翻译策略突出中国文化内容。并遵循以读者为中心原则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处理英语语言形式,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英语需要掌握的基础文化开始分析,对英语双关的本质特点以及英语双关的艺术特点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该文,能够使读者对英语双关的语言艺术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覃和莉 《海外英语》2014,(10):253-254,270
随着认知学的兴起,隐喻逐渐从单纯的文本现象发展成了一种将某一事物的感知投射并迁移到另一事物的动态认知过程。而人或群体的思维过程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所以隐喻这一思维过程就打上了文化烙印,文化隐喻学这一新兴的语言派别应运而生。英语政经新闻中的隐喻,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分析和总结隐喻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规律,有助于非英语国家读者从英语政经新闻中更深入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写作常常受到汉语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因而增加了遣词造句的难度。但是,克服写作中的问题不乏方法可寻,如果避免重复,以少胜多,巧妙使用词的特殊用法、固定结构以及被动表达法,就会使英语表达精炼简洁、通畅易懂。  相似文献   

12.
英语成对词是英语的一种习用表达方式,在音、形、义及文体方面具有较鲜明的特点。根据英语成对词的语言特点,并考虑具体语境,将英语成对词恰当应用于汉英翻译,可以取得一定的文体效果,使英语译文语言生动,在意义表达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对比角度分析了英语和汉语词汇文化意蕴的差异。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因此在词汇运用上各有特点,但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共性和差异,对于语言学习,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多英语植物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意义,而且在人类美化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例子从植物的外部特征、植物的性能以及民族文化等三个方面对英语植物词的文化义来源进行分析;同时,探讨英语植物词与不同修辞手法连用时在语言表达中所获得的修辞效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英语植物词。  相似文献   

15.
曾慧彬 《海外英语》2012,(16):151-153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To successfully translate the expressions relating to colors form Chinese to English or English to Chinese, it is a key step to master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ree basic translating methods are generalized.  相似文献   

16.
词语的文化内涵决定着对词语的理解,并进而影响着对语言的学习。对词语文化内涵的不了解必定会阻碍英语的学习。因历史变迁、社会背景、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原因,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很大。弄清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对学习英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词语,纷繁浩瀚,文化信息差异极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英汉词语会出现不等值现象,造成词汇空缺。处理这一现象应遵循意译借词原则和简译借词原则。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词语,纷繁浩瀚,文化信息差异极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英汉词语会出现不等值现象,造成词汇空缺。处理这一现象应遵循意译借词原则和简译借词原则。  相似文献   

19.
英汉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译出英汉语中大量与基本色彩有关的词语,关键是准确把握这些色彩词的基本语义和引申义。通过对英汉基本色彩词基本语义和引申义的比较,探讨了色彩词语翻译的一般规律并概括出四种基本译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其固有的特性,模糊词、语成为言语交际中帮助人们修饰话语、恪守礼貌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模糊礼貌词、语的理据及其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模糊礼貌词、语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认为在一定的语境中巧用模糊词、语,不仅可以显文雅、表礼貌,而且还有利于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有利于我们增强和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和言语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