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伟 《小学生》2011,(5):40-41
传统的科学教学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本人结合小学科学学科特性、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有效性教学的特点,谈谈在科学课堂中追求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1 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科学课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来。  相似文献   

2.
沈月芬 《学子》2014,(10):88-88
一、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所学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身心愉悦地投入其中。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而交流互动非常关键,有效的课堂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导向,进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例如: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  相似文献   

3.
初中科学课堂是初中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自身思维发散性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的重要阵地,其课堂的有效性极为关键。在初中的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因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另外,只有在课堂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语文课堂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讨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非尽如人意。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滥用小组讨论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他们看来,小组讨论学习似乎成了新课程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极强的时期,再加上初中新课程科学教材重视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就能使学生保持对科学课学习经久不衰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而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以提高.科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科学原理及方法为依据进行课前预设,以便更好的应对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教师应致力于优化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构建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科学化的系统培养。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以后发展得到益处。同时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善。教师要更加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赵桂华 《考试周刊》2015,(23):183-184
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小学科学教学总是不能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使小学科学教学面临困境,小学科学有效教学之路走得很是艰难。究其原因,造成小学科学课堂教育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理念的影响不能忽视。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  相似文献   

10.
孙悦纹 《成才之路》2020,(10):126-127
科学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目前科学课教学还存在学科地位不高、教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通过确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等方式打造高效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郑文珊 《中国教师》2009,(16):28-29
科学有效地运用游戏活动对小学英语教学大有裨益.它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使语言学习富有实用性;也有助于使课堂富有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把游戏活动科学地引入课堂。行充分发挥其作用。这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教学中科学运用游戏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科学教学课堂,内容形式单一枯燥,而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素极大,局限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对课程的要求更为灵活巧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林方 《中学文科》2005,(8):73-73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为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实施兴趣教学,让兴趣教学充满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学习不仅是小学科学课堂中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由于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不够恰当,还不能完全完成教学的预期目标。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努力提升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励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股内动力,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除了要做到关心、热爱和信任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外,在课堂上,应充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各种积极的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以目标激发兴趣。兴趣的形成和巩固,建筑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上。因此,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强调,必须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设科学情境作为科学课教学的外部诱因,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景中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很重要。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从而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一、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学习兴趣教育 1.用开课引趣 前言的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以充分的准备,力求使学生对科学课有一个好的印象。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及阶段教学任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学能力,也减少了学习上的盲目性。从而为学生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进一步发展兴趣打下基础。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科学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巨大作用及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就在我们生活巾,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写入了课程标准。它既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验中,科学探究进入课堂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们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也出现许多问题和困惑。一些教师反映,由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增加,教师负担加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课堂表面看来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20.
谢世松 《考试周刊》2010,(14):114-115
中学生由于记不住英语单词.学习兴趣锐减.课堂上消极被动,毫无参与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