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疾病之一.在我国癌症死亡率位居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及时发现和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及时做好临床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治疗方案的实施,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各类癌症患者存在一个共性的心理障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生命回顾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自尊水平、生命意义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作为对照组,红色球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生命回顾访谈护理,评估其自尊水平、生命意义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晚期癌症患者SSES各维度评分、生命意义评分及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P<0.05。结论 生命回顾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自尊水平,促使其积极探寻生命意义,进而积极主动地改善患者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癌症位居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癌症的发生、发展、预后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肥胖、吸烟、不合理的饮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其主要和常见的危险因素,直接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预后.而早期有效的行为干预不仅能够改变癌症患者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降低癌症的发病率,而且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癌症已成为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一些高发癌症,如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其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的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中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最短的,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世界不少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新发病例60多万,其中30多万在中国。肝癌已成为全球第三位、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治癌之难,在于难以根治;根治之难,则在于难以控制转移。对于癌症转移控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者最关注的课题之一。如今,肝癌患者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我国肝癌研究专家汤钊猷院士带领他的项目组成功研制出了转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统,为肝癌转移研究提供很好的途径。该项目已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三十年,癌症的免疫学研究和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识别人类癌症抗原对癌症患者引起的自发性免疫反应。迄今已知的大部分免疫原性人类癌症抗原属于睾丸癌抗原家族,这种抗原蛋白在各种类型癌症中均有表达,但正常组织不表达(除胚胎细胞外)。癌症免疫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接种相关抗原联合免疫佐剂诱导或激发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佐剂与抗原联合应用可诱导强效的免疫反应,或者显著提高原有的免疫反应。免疫治疗对于早期癌症患者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在此阶段免疫逃逸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Ⅳ度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和安全防护以及严密的观察和有计划的治疗护理,32例患者中4例出现发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口腔炎,经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保护性隔离及安全防护,提升白细胞及血小板,预防及控制感染和出血,是癌症患者快速安全度过重度骨髓抑制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是否以及如何告诉癌症患者真实病情一直是困惑临床医生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希望知道自己的真实诊断以及预后.然而患者亲属为了避免负面情绪,常常要求医生隐瞒患者真实病情.然而这对癌症患者本身来说又是不公平的,他们应该有知道自己的真实诊断以及预后的权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告知患者具体病情.但是,在尊重患者知情权的前提下,如何告知癌症病情?这是摆在肿瘤专科医生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癌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五大疾病之一,在全世界52亿人口中,按每年计,约有700万人患癌症,500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我国目前12亿人口中,按每年计,约有150万人患癌症,110万人死于癌症。在死亡人数的排行榜上,死于癌症的列第二位。多年来,各国科学家为征服癌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现在,虽然还不能说癌症可以根治,但下面的资料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9.
对癌症重危病症向患者告知其真相的问题,医师中的看法不很一致。为此,作者通过访谈调查,对医师向患者告知病情的态度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癌症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以往人们大都知道,癌症与物理、化学剌激,病毒、细菌侵袭等因素有关,往往忽视了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影响。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指出了癌症的发生和癌症患者的存活期限与心理因素有关。 心理因素的影响能使病情很快恶化,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机能的维持,主要是机体中有完善的功能调节系统存在。在生理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从癌肿术后复发的CT诊断分析癌肿术后复发的种种原因,并通过6例癌肿患者术后未作化疗、或未规范全程化疗及必要的放疗,对其进行回顾与前瞻性分析,阐明术前和术后的相互关联的辨证关系,提出了癌肿术后复发的防范措施,论述了癌肿综合治疗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普胸病人的手术指征,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1996.6~2005.6月我院共施行普胸手术578例,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18例,占20.4%(118/578).现对118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术后出现或加重的循环系统并发症34例占28.8%(34/118);呼吸系统并发症29例占24.6%(29/118);消化系统并发症19例占16.1%(19/118);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10例占8.5%(10/118);经综合治疗均治愈出院.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7.6%、42.8%.结论:对70岁以上老年普胸病人围术期处理十分关键,因老年人全身各系统器官的衰退及疾病本身的并发症相互叠加,风险较大;但只要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手术中间处理严密,围术期处理恰当,70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普胸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产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日益增多,不少人罹患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破坏性心理一旦指向外界,达到极端时就会实施报复社会犯罪。郑民生杀害小学生案即是典型的一例,此类犯罪诱发广泛的社会恐惧心理,频发将严重破坏社会稳定。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公民心理危机干预、生存公平、教育公平、校园安全、受害群体获得赔偿和媒体正确舆论导向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反社会性人格者在我国不属于限制、无刑事责任能力者,但其控制能力及生理指标与常人还是有区别的。反社会性人格者原则上应属于完全刑事责任,但能证明缺失的能力与他实施的行为有联系时,应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行刑应该秉着帮助其回归社会的目的,政府应该对其进行强制医疗以及必要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创伤亲历者的纳博科夫,在其代表作《洛丽塔》中创造了两个同样遭遇创伤的人物——亨伯特与洛丽塔。创伤给三者的身心均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由于三者以不同的姿态面对创伤,最终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积极应对创伤,便可获得美好人生,反之,创伤很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αB-晶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αB-晶体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7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αB-晶体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αB-晶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P〈0.01);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浸润导管癌中的阳性率(P〈0.05);αB-晶体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B-晶体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4例患者最终致呼吸衰竭后给予机械通气,与43例未予机械通气的患者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死亡率对照。结果: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的下降元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临床上,呼吸衰竭的治疗阶段,机械通气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阎连科在《受活》中运用超现实的荒诞手法营造了一个荒诞奇诡的艺术世界,撕心裂肺地展现了"受苦人的绝境",对现代化进程中"劳苦人"付出的巨大牺牲报以悲悯的同情,同时对现代"文明"的可信度提出质疑,对造成劳苦人悲惨遭际的权力体系进行了拷问。对受活人极致苦难与倔强抗争的极端书写,彰显作者焦灼的关切和浓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老年患者重新修复全口义齿的体会。方法通过取模,转移牙合关系,排牙,制作全口义齿。结论对重新修复全口义齿的老年患者在考虑到口腔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达到满意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活动有助于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复。方法:对22例60岁以上未行PCI(经过冠脉介入)或CABG(冠状劲脉旁路术)等冠脉血运重建术的老年ACS患者早期康复活动及出院后的临床观察。结果:老年ACS患者在参加早期康复活动后,无一例患者出现长期卧床后易出现的并发症。结论:对未行血运重建的ACS患者(包括老年患者),推行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及早期出院,可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及精神负担,促进ACS患者的早日康复,增加医疗单位病床利用率,降低总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