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参加工作32年来。我沿着教育科研之路拾级而上,从关注鲜活的教育案例起步。到从众多案例中发现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再到从教育实践和专题研究中提炼研究课题,以科研的方式探求教育规律。教育科研使我从一个年轻教师成长为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  相似文献   

2.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亟需拓展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即从工具价值拓展到本体价值;从理论价值拓展到实践价值;从专业价值拓展到通识价值。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让师范生掌握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而且要让他们领悟教育的理念、价值和思维;不仅要让师范生学会认知,而且要让他们学会做事;不仅要关注其教师养成的专业价值,而且要关注其与教师职业无关的通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所谓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新教师在进入教师职场后。在与学校组织环境不断发生互动的过程中,从行为态度到专业表现上逐步达到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进而最终将教育规范内化为个体素养的过程。有研究证明,新教师有着强烈的专业发展忧患意识,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生存技能”与发展。在短期内适应教学岗位.从职业态度到专业水准上迅速胜任教师角色,这已是广大新教师的迫切心愿,也是教育科研所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现状分析——从几则案例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学校产生后,教育就不是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事,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从理想的角度说,教师与家长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他们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似乎是件当然的事,但事实上,相互阻隔、疏离或单向支配却是当前教师与家长实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取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教师发展从实体思维范式逐渐转变为实践思维取向。这具体表现为:在教师发展目标上,从关注客观知识转向重视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教师发展内容上,从关注纯粹理性到重视教师的情感之维;在教师发展资源上,从关注外部资源到重视教师的个人生活;在教师的发展场所上,从忽视到关注教师的工作现场。这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走近研究者     
薛生 《早期教育》2004,(6):14-1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教师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然而,当教师真正踏上研究之路之后,他们的感受、他们内心的甜酸苦辣,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知识权威的核心代表,教师智慧经历着时代的历练。本文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入手,分析历史演变中教师智慧的发展,阐述教师智慧从道德之路到智慧之路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同时阐述了教师智慧的内涵、教育价值的取向,以及教师智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从师范学校教育到现代教师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发生着变革,一个开放、多元、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悄然构建。师范院校通过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三的综合性,积极探索转型之路。本通过对世界及我国师范教育进程的叙述,说明了现代教师教育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讨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教师专业化及教师教育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9.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教师要全面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分析他们的异常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才能扶助这部分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教育研究的意义是广泛的。从教师生存的角度看,研究是教师自我解放之路,是教师走向社团生活之路,是教师走向幸福之路,也是教师走向智慧之路。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使研究成为一线教师的实际行动,就要首先认识教师研究的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笑秋  高李英 《辅导员》2009,(13):130-131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发展由对教师“量”的需求转变到对提高教师“质”的需求,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被摆上了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然而,面对青、中、老年代不同、个性不同的教师们,如何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对此,我们通过外引、内化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激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望,形成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引导他们自主发展,亦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从而达到了学生、教师、学校多方共同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巾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一般远远赶不一上生理上的成熟度.面对着刚起步的人生之路也充满着种种矛盾。而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细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已不是学校政教处、心理教师或班主任的专项工作了.教育全员管理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来做这项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初,作为向党的十七大庄重献礼的“诚意之作”——八集大型历史政论片《复兴之路》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该片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节目。该片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观看该片的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的初、高中学生和广大教师,他们利用课内外时间展开了多角度的讨论,深刻领会和理解了《复兴之路》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崛起的强国”而努力奋斗的情操。天津市蓟县盘山中学的教师们也从带领学生观看电视片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教益,并借此展开了深入的教育与学习活动。《复兴之路》在学生中产生的共鸣引发了教师们对“时事政治”教育的思考;有的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在看完电视片后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为此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更多的教师则致力于研究为我们这个“崛起的强国”培养合格公民的途径和方法……本期“德育”栏目拟向读者介绍天津市蓟县盘山中学部分教师的教育及研究成果。希望引起您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实行“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以来,先后有11名大学毕业生加盟巴东县二中。他们的到来,充实了教师队伍,改善了教师结构,为山区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面对资教期满,需要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时候,他们却惊人的一致表示:乐意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他们或将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或将报读教育方面的研究生,或将到其它地方参加教师竞聘。总之,目标不变,初衷不改。令人欣慰,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5.
余雨星 《中国教师》2011,(12):78-79
为让最优秀的人当教师,培养一批批优秀教师,从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施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于师范生而言,要想由一名优秀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教育实习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初步完成自己的职业定位、人生定位,并以此为起点,正式迈向未来教育家之路。本栏目将密切关注他们迈出的第一个步伐,记载他们初为人师的思想点滴,以供后来者镜鉴。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即教师们很少或不愿去思考一些看上去很遥远而实际上却迫切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哲学之思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帮助教师获得一种洞察力,使教师更清晰地理解教育、理解学生、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教育改革中的冲突与矛盾。教师只有致力于建构个人的教育哲学,系统地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是当务之需。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特别型态的教学策略,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章将从案例教学着手,旨在探讨提高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水平,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威信,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威信的形成取材于许多因素.但最根本的是教师本身的素质。一、人格的影响_少年儿童正处在思想、意识、观念逐步形成的关键期,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自然地成了他们最直观、最贴近、最活生生的典范。不论你承认与否,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教师看作是他们道德的楷模和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信念、思想、道德、行为等,无不给学生打下深刻的烙印。事实证明,许多革命家、科学家都因为受到教师的影响而走上革命之路、科学之路的。因此,教师的人格是十分更要的教育力量。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从;其…  相似文献   

19.
赵中华 《宁夏教育》2006,(10):41-41,43
参与式教师培训旨在向教师介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并训练他们运用这一方法的技巧和能力。从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理念和需要达到的目的上,与传统的培训方式是相同的。最本质的不同在于,关注细节,关注活动,关注具体操作,以活动来带动培训。  相似文献   

20.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独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就其性质与价值而言,一是要立足"每个学生"。许多学校从关注整体到关注个体,从关注百分比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既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教育观念的回归。在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前提下,不少学校提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追求。他们认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仅是一次重要的教育理念革新,更是未来发展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应当从解决校长和教师根深蒂固的教育价值观入手,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特别是在班级授课制度的群体教育背景下引导学校做到促进学生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