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确立了课题《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民歌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尝试从众多民歌资源中,搜集整理适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从民歌智慧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民歌资源的开  相似文献   

2.
正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生活在海南的各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了很多以民歌来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这些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生活,是海南各族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民歌已经成为了海南当前吸引游客的主要文化形式。一、海南民歌资源概况(一)黎族民歌"诗言志歌咏言",黎族民歌是黎族劳动人民的心声,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黎族民歌源远流长,黎族作为古越族的  相似文献   

3.
凤阳位于淮河中游北岸,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凤阳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淮河流域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诗歌形式。凤阳民歌与中国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中,并在劳动中得到发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凤阳民歌,其音乐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音乐艺术的长期积累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4.
"五河民歌"是淮河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世代伴随着五河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映射着五河人民的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希冀。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于淮河两岸,经久不衰。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反映出了五河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折射出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智慧。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该民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民歌是一切音乐形式中与人民生活关系最直接的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它的身上体现人类社会是最自然、最单纯的美。民歌在音乐史上十分活跃的。在内容上,民歌对于时代脉搏、人民生活的反映总是最敏感、最迅速的,在形式上民歌的刚健、清新,没有死板的清规戒律,总是在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歌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更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载体.当前,民歌教学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中,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民歌教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歌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域辽阔,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在气候上,有四季分明的温热带和终年常绿的亚热带;在生产条件上,有工、农、林、牧、渔等不同的情况。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下、各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也有不同的特色。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价值观也各有差异。这一切,使我国各地的民歌音乐具有了独特的地方性风格。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的歌曲艺术。民歌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任何一首民歌在漫…  相似文献   

8.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口头创作的音乐形式,其蕴含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由于民歌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关注和学习地方民歌,部分地方民歌甚至面临失传的窘迫境地。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笔者即从初中音乐教学入手,就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浅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族发展依赖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主义精神。我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要想传承发扬音乐文化乃至其他传统文化,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音乐教学。音乐教育是促进传统文化传递的重要路径,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民歌进课堂,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民歌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的实践。从感、歌、创等方面优化民歌教学效果,加强民歌教学实践的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民歌是劳动人民社会生活、情感的反映 民间歌曲起源于劳动。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伴随着劳动生产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用它来反映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并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民歌的内容和体裁相继发生变化,但始终和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歌不是个人独创的,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集体创造的。民歌不仅深刻地、真实地反映着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11.
羌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羌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独特、古朴的民族音乐;尤其是羌族民歌更是与当代羌族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本文将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风格与结构特征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羌族音乐与民歌风格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非常重视民歌和民族音乐的教学。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集体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歌以其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能唱出大家对纯朴生活的感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因此,学会欣赏民歌,爱唱民歌,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心灵的美感,陶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精粹,陕北民歌作为主要的音乐构成,是我国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情怀.陕北民歌通过歌唱的艺术形式较为典型的勾画了陕北人民的生活色彩和内心世界.用极具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轻快明亮高昂的风格吸引了大批量的观众.表达了陕北人民质朴纯真的内心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陕北民歌的现实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对这一作品进行简要赏析,对陕北民歌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来表现作品的价值和内涵,实现优秀民歌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经过口口相传,并不断地加工演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音乐语言凝练简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纯真质朴。民歌具有很大的继承性,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时又最富有时代气息,是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  相似文献   

15.
陕北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陕北大部分地区地貌独特,使得它的地理差异和多元文化音乐紧密联系,其音乐真切的流露出了陕北人民内心真挚情感以及绚丽文化的表达。从陕北民歌的审美风格与演唱特点来说,其歌曲的内容更是展示了西北黄土高原上人民生活的淳朴之美。  相似文献   

16.
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这个环境既包括了地理生态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环境。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中用歌唱的方式记录、叙述历史和生活的一种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畲族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畲歌的生存也受到威胁。本文对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畲族民歌的生存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旨在探究环境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及新时代中人们对音乐文化传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它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语言、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生活等都是紧密相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的。它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调式和旋法,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歌曲结构。它生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能较好地表现群众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喜爱。因此,它历来就受到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曾亲自收集过民歌;列宁、斯大林对音乐工作者曾多次发出要向民间音乐学习,要赋予旧民歌以新内容的指示;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作了重视民歌的搜集与运用的指示。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更明确地指出:“我们的音乐工作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  相似文献   

18.
贵州松桃苗族民歌是松桃苗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的流传都并不广泛,仅仅只在本县流行.它是随着苗族人民迁徙到松桃,在长期艰苦的迁徙生涯以及以后开疆拓土,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当中产生的.苗族民歌是苗族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血脉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活跃的细胞.本文对松桃苗族民歌进行简单的梳理,对它的种类进行分析,剖析它的音乐特点和音乐价值,与它在苗族人生活中的地位.通过分析让更多的人了解“松桃苗歌”,弘扬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让大家都来重视这一不多见的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9.
周口地区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儿的劳动人民创造积累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而周口民歌是周口文化宝库中流传广、曲目多、直接表达人民心声的一种艺术形式。 70年代末,周口地区文化馆在全区城乡展开了广泛的民歌挖掘工作,整理出民歌1000多首。这些民歌,根据音乐形态及现演场合,可分为解放歌曲、劳动号子、宗教歌曲、灯歌、叙事歌、小调、叫卖歌曲,下面就其种类与各自的音乐特点,一并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腾冲北部汉族民歌是我国汉族民歌的组成部分,自从中原流传到腾北边地以来,逐渐在人民的生活中扎根,和边疆众多少数民族艺术融合,形成特有的滇西边疆汉族民歌艺术特色,它曾和这片土地上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腾北汉族民歌同其它民间音乐文化一样,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不断流失,许多歌曲如何对其传承保护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