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幼儿阶段是孩子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阶段,这一阶段幼儿会接触美术教学,通过学习美术,幼儿可以在美术中认识世界,在美术中表达自己,在美术中展示自己的个性。所以在幼儿教学中,幼师要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使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全面发展。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提高能力教师在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过程中要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例,让幼儿进行绘画练习。幼儿在一些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可以感受到的事物会使孩子们更容易地画出,为绘画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珍 《贵州教育》2012,(19):19-20
美术活动是幼儿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反映幼儿特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通过正确的组织和引导,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意、培养大胆创造的思维习惯。传统的美术活动中教师示范、幼儿跟画,使得美术活动成为了单纯的技能训练,并未充分发挥美术活动的作用。因此,我开始反思,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积累创作素材、迸发创意火花,如何让幼儿积极。  相似文献   

3.
杨红 《贵州教育》2010,(20):17-19
一、拓展视野,引导幼儿从美术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认知的欲望 观察是进行美术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印象,为美术活动积累素材。小班初期的孩子,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我并不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条件经常让他们观察,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特征、色彩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兴趣班的教学中,我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讲的,学生们都临摹得绘声绘色,一旦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想象,便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更谈不上什么新鲜佳作了。细细分析,这种现象缘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绘画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获取和积累绘画素材的途径。《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更注重生活与艺术的联系。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我想到了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想到了语文老师通过让学生写日记来积累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了下笔如有神的经验。美术不是也可以这样让学生获得绘画素材吗?我开…  相似文献   

5.
儿童进行美术创作需要素材,包括各类美术作品素材和生活经验素材,前者是激发儿童创作动机、灵感、扩展创作视野的“催化剂”,后者是儿童进行美术创作的源泉。成人应深入儿童的生活世界,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多积累生活中的各类美术素材,让他们大胆地、生动地、创造性地描绘自然界中真实的形象。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帮助儿童积累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创作素材,已成为幼儿园儿童画创作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一、运用美术作品素材,适时点拨心理学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与…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美术兴趣呢?下面是我在探讨中的点滴体会,愿与大家共享。 1.引导幼儿从美术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观察是进行美术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美术活动积累素材。小班初期的孩子,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感兴趣,所以我并不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色彩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小、中班幼儿如此,大班幼儿亦如此。所不同的是大班幼儿较小、中班幼儿多了不少对玩的内容、方式、玩法的独特的看法与思考。教师不妨对大班幼儿这些玩的经验、玩中的审美观点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让他们在玩中获得身体运动的满足,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获得认知、想象的满足,同时提高观察的敏锐性,感受生活中的美,积累绘画素材,提高绘画技能,获得绘画创作的乐趣。一、在“玩”中积累绘画素材1.引子。幼儿学习绘画最难的问题就是画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幼儿生活入手,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趣事,积累绘画素材。2.流程…  相似文献   

8.
葛坤银 《成才之路》2014,(27):57-57
正近年来,我们农村幼儿园在日常美工教学中,努力挖掘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美工活动,实现了美工教学从学科本位到成为幼儿主动创造活动的转变。同时,我们还以五彩缤纷的农村生活为背景,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幼儿园的美工教学出路。一、引导幼儿走进生活,积累有效的美术创作素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禽无一不可以作为幼儿创作的素材。春天来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走向大自然,观察百花的齐放。秋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走向大  相似文献   

9.
蒋金芳 《考试周刊》2013,(43):187-187
<正>美术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特点加以有效指导,则定会使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否则极易使幼儿失去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给幼儿以精心的指导和帮助十分必要。1.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寻找绘画素材教师应满足幼儿的愿望,在美术教学中多给幼儿一些校外活动的机会,带幼儿走进大自然,与他们一起观察周围环境和各种自然现象,指导幼儿看看、摸摸、想想,使幼儿产生"创作"冲动,激励幼儿从中寻觅创作素材。如春天,可以带领幼儿到校外去看花、认花、采花,回到教室指导幼儿画"花"为主题的画;秋季可以带领幼儿到野外去拾树叶,把收集到的绿叶、  相似文献   

10.
邓卫华 《辽宁教育》2005,(7):122-122
在美术兴趣班的教学中,我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讲的,学生们都临摹得绘声绘色,一旦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想象,便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更谈不上什么新鲜佳作了。细细分析,这种现象缘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绘画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获取和积累绘画素材的途径。《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更注重生活与艺术的联系。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我想到了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想到了语文老师通过让学生写日记来积累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了下笔如有神的经验。美术不是也可以汶样让学生获得绘画素材吗?我开始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一位艺术大师说过:“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的确,就连幼儿的美术作品,也是在已有的形象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的。而形象感知、经验感受首先来源于生活,但目前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只盯着几本教材,过分注重技能的训练,使美术活动远离了幼儿的生活,堵塞了幼儿美术教育向生活汲取营养的渠道,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和想象,抹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我尝试从幼儿生活入手,让美术活动走进他们的生活。一、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累是幼儿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大自然为幼儿美术表现提供了丰…  相似文献   

12.
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丰富幼儿美的体验,提高幼儿对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评判的能力,同时习得美术的技能和技巧。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通过这一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感知和发现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美,从而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美感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教学活动注重经验的构建和积累。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美术欣赏教学也不例外。可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然地呈现出艺术作品,并把美术欣赏…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幼儿先感受、发现和欣赏身边的自然与生活环境中的美,为美术活动积累经验和素材,进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本文以平潭乡土资源贝壳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关于贝壳的审美经验和表现方式,并使用适当的指导策略,挖掘贝壳的多元化艺术课程价值,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在每个幼儿园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肯定都有绘画。这是因为幼儿的天性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表达自己的心情。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绘画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映了幼儿的本性,能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绘画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以儿童画为美术特色,通过欣赏、创作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以培养幼儿运笔的力度,鼓励他们大胆画为重点,营造良好的美  相似文献   

15.
绘本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素材,它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儿童绘本中存在的艺术风格包罗万象,绘画形式简单且非常儿童化,在涂色绘画的过程中能满足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回味,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为美术活动的开展准备前期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均匀涂色的技能,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理念,给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让幼儿带着疑问走向生活,再由生活走向绘画幼儿绘画就是让幼儿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画西瓜,可先让幼儿吃西瓜,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知道西瓜有圆形、也有椭圆形的,瓜瓤是红红的瓜子有咖啡色的,也有黑色的。这样幼儿就有了鲜活的素材,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二、让幼儿边玩耍边做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先把幼儿分组,让每组的每一名幼儿做一个有趣的动作,其他幼儿把这个动作用纸或别的材料做出来。…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教师以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制定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教师的眼光总是盯在孩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注意孩子实际上是怎样的。如:小班的幼儿在作画选用颜色时,只能用红、黄、蓝、绿色,如果有幼儿提出选用其他颜色作画,多数老师会说这些颜色我们以后再用,缺乏鼓励孩子探索的意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其他教师在今后美术教学中借鉴。一、发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用不同手段进行美术创作,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媒介和  相似文献   

18.
<正>《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小班幼儿喜爱画画,但是由于绘画能力的限制,很多孩子往往说得出却画不出,想画却不敢画。一到画画就会有幼儿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主动、快乐地创作,也使作品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我尝试将游戏性教学融入到小班美术活动中,使游戏与美术活动自然地结合,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绘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引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水平和鉴赏力,更重要地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力求改变注重技能技巧训练的传统教法,着力对幼儿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一、教幼儿多观察美好的事物,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简化教师示范环节   首先,要放开幼儿的手脚,让幼儿直接去认识客观世界。因为绘画活动是一种以观察为基础的艺术活动,它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带幼儿广泛观察各种不同的事物,大…  相似文献   

20.
绘画是表达童心世界、创造性地反映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手段。探究性绘画教学活动是在幼儿主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充分运用“绘画语言”,将美丽的遐想、真诚的心愿自主地表现出来,以发展幼儿探究、表现和创造的能力的一种绘画活动。它是幼儿真正“动起来”的实践活动。我园自开展探究性幼儿美术教学研究以来,总结多年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