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性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场语境。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存在着二重维度。这种状况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风险社会语境中面临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理论挑战,需要做出相应的理论调适。当代风险社会是现代性发展的直接后果,对风险社会的批判最终要指向对全球资本关系的批判,因而风险社会批判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历史逻辑。风险社会语境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逻辑的结合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风险社会语境中的当代出场。  相似文献   

2.
通行哲学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便可明了,这些表述有缺陷,大量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命名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包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劳动哲学本体论、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围绕如何认识社会历史问题而展开,结果具有方法论性质。劳动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思想整体的哲学基础,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完成了哲学本体论思想史中的革命且大功告成。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劳动为本体来看待人及其历史,就人论人地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是错误的。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劳动的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是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艺特点的理论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哲学得以诞生。以批判黑格尔唯心历史观为起点,马克思开始关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历史起源,并提出了以共产主义社会解答"历史之谜"的基本立场,从而在工业历史的考察中力图实现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在早期的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虽然没有脱离人本主义的语境,但是通过对李斯特的批判转变了对国民经济学的否定态度,推进了唯物史观的现实性维度。正是在历史考察与经济学批判中,广义唯物主义克服了传统哲学对先验前提的依赖,在经济现实中找到了人性价值的立足点,完成了历史经验论与历史本质论的统一,实现了新哲学在历史观、经济学、哲学三重场域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异化思想是一个自身不断发展、突破的历史过程,他最终将自身批判特质与费尔巴哈人本学批判相区别开,并将异化理论的批判建立在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而对于异化扬弃的历史走向问题,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对扬弃异化的历史必然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不仅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所带来的工人异化现状;同时,马克思也找到了扬弃异化的方法,那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早年法哲学思想的探索以自然法的寻求为基础,经历了理想主义法哲学思想、理性主义法哲学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理想主义法哲学思想割裂了应然和实然,因而只是一种抽象批判。理性主义法哲学思想则因其与现实法律的等级基础相冲突而表现出形而上学的性质。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马克思认为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所决定的经济关系才是法的基础,从而建立了其独特的自然法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着一种深刻而现实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发端于其"对象性"范畴,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在现实的实践中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并将这种探讨推进到社会历史的存在论层面,揭示了造成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资本根源。马克思生态观又完全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处包含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并展现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生态观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仅为其提供了视角和论域,而在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基础之所在。马克思生态观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阐明对于当今生态理论的发展与生态实践的进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命政治学作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兴起的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开辟了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新逻辑,延续了马克思的资本权力理论路径,近年来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热门领域。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可以从总体上揭示国内马克思主义生命政治维度的研究现状,聚焦于探索生命政治学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批判继承、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视域的继承以及数字技术所蕴含的生命政治现象等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于构建新的研究范式与面向中国问题,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构建服务于中国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生命政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与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看,从《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到《神圣家族》,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蒲鲁东理论的积极因素,逐步实现了其批判对象的转换,即从批判哲学、国家和法转向批判所有权和市民社会;从《哲学的贫困》到《资本论》手稿,马克思以蒲鲁东的理论缺陷为参照,不断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当中,并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是历史的起点 ,也是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建立起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本文展开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物质生产多重矛盾的思想 ,揭示了社会物质生产范畴的科学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论证或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吉登斯对马克思的批判和反思,服从于吉登斯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经历了一个从早期侧重于解读到后期侧重于批判的过程,在总体上包含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资本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维度。异化问题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马克思创立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理论武器。马克思作为异化理论成熟形态的创立者,其异化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功能与科学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葛兰西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展开对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凸显出来的,它们分别以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立足于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科学基础,并因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指导价值形成在这一问题上的尖锐对立。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只有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做政治经济学研究主题的认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经济决定论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总论"的认定才能有效地消解这一问题。而这实际上意味着,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哲学话语,而是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这一结论是张一兵"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解读模式的"必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詹姆斯·奥康纳以"自然"和"文化"回归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起点,系统阐述了颇具特色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并以"双重矛盾"及其导致的"双重危机"为理论武器对资本主义现实展开了全方位的生态批判,在解决生态危机的道路上以生产性正义为导向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其独具特色的开创性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这一变革的实质在于,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即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认识世界转向改造世界;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焦点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根本内容和当代意义之所在;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为思维坐标,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而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即批判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名词,二者从不同的视角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使唯物主义成为了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其本质在于马克思吸收了18世纪法国论人方法的主要成就,并运用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批判和改造了施蒂纳哲学的合理因素,发现了认识评价人和社会的科学方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分析和批判了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规范语用学”理论,企图借助这一理论达到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理论目的。“规范语用学”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了解哈贝马斯理论的实质的中介,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一系列社会规律和范畴组成的体系,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这一科学体系的基础,它关系到规律和范畴的排列顺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再现社会的系统结构以及和它相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的那个开端,由此足见逻辑起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以生产劳动为逻辑起点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阐述过他们所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生产力最终动因论为逻辑起点,按历史辩证法展开逻辑图景,循人民主体论得出逻辑结论,并在坚持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将马克思历史观理解为经济决定论,在斗争策略上,反对暴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青年卢卡奇在批判庸俗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唯物史观基础上,回应匈牙利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新要求,提出了自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其历史唯物主义观体现为三个核心命题: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武器、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催生历史唯物主义功能新变化.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观既包含契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思想实质,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域的合理之处,又存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20.
启蒙运动以降,随着传统道德权威的失落和人类主体理性的崛起,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矛盾造成了道德相对主义的趋向。作为一种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各种“永恒真理”的批判,为道德的多样性和流变性提供了支持。但这往往被认为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进而否定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进行道德批判的理论合法性。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虽然符合描述性相对主义的部分特征,却并不接受限制性论题因而不会导致元伦理或规范性的道德相对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可通过将道德的客观性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说明道德变迁的客观规律,以道德进步论的方式支持道德客观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