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历史回到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之时,这份当时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期刊就掀开了中国海外华文传媒的崭新一页.著名中国新闻史学家戈公振就在其<中国报学史>一书中高度评价它为"华文报纸第一种"、"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的学者刘泽先生写了一篇文字,介绍哈佛大学的华文图书馆,刊登在《广州日报》(1995年6月14日)上。 哈佛大学的这个图书馆叫燕京图书馆。该馆收藏的中文书之多为美国第二,燕京图书馆为哈佛大学东亚系及东亚研究中心所在地,在图书馆的旁边,还建筑有以汉学家、东方研究著名学者费正清命名的研究中心。因此,这个图书馆成为华人学者经常集聚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著名学者戈公振在其力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曾指明:“米怜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有言论,有新闻之记载,是为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戈公振的这个观点为后来的新闻史研究者们所接受和沿袭。然而,我在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后,觉得这个观点似乎是难以成立的,它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首先,从大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发端的,这是史学界经过充分研究和严格论证后得出的结论。而《察世俗》创刊于1815年8月5日,把它列为近代化的中文报纸,显然与中国的大的历史环境产生了违悖,《察世俗》提早25年进入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当然,我们不排  相似文献   

4.
大英博物院的图书馆是全世界有名的图书馆之一。二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读书人和革命者所响往的地方。当你步入图书馆的圆形阅览大厅时,你可以看到全世界许多杰出的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肖像。世界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就在这里研读过三十来年,是大英博物院图书馆的长期读者,并写下了一本改变世界历史的书:“资本论”;弗·伊·列宁也曾在这里进行过研究工作;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曾在伦敦度过将近九个月。在此期间,孙中山先生每天除了到他的老师康德黎那里看书研究外,还到大英博物院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戈公振在其力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曾指明:“米怜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有言论、有新闻之记载,是为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戈公振的这个观点为后来的新闻史研究者们所接受和沿袭。然而,我在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后,觉得这个观点似乎是难以成立的,它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6.
以刊载《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革命号角,而享誉报坛的大江报,经历了极为艰辛的三起三落的革命途径。革命派之商务报被鄂督瑞澄封禁后,革命党人“卷土重来之志,迄未稍衰”。时有黄梅富家子胡为霖有一笔资金,准备投入煤矿,经同乡梅宝玑等多方劝导,同意转投报业,自是,大江白话报于一九一○年十二月十四日诞生于汉口歆生路。胡为霖自任经理。由詹大悲、何海鸣分任正副主笔,实际上成为革命派掌握的一份报纸。该报初为小报性质,日出一小张。未几,英国水兵无理殴毙汉口人力车夫吴一狗案发生,震惊全国。反动地方当局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为了钳制舆论,特通电各省报刊不得评载。独大江白话报“据实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25日光明日报第三版以"担任科学进军第一线的任务,而人少、事多、房缺、书乱,图书馆事业存在着危机"为题报导了北京图书馆学专家座谈会的消息。我们对这一标题和说法感到惊异,同时也是完全不能同意的。我们认为:假使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存在着危机的话,那这种危机只能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1)解放后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如解放前一样,仍沿着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进;(2)解放后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倒退了,有摇摇欲坠日趋瓦解垮台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早的图书馆专业期刊——《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的研究工作和图书馆学书刊的出版也必然会逐步发展起来。而在我国图书馆专业期刊发展史上,在解放前我国出版的大约140种图书馆专业期刊当中,当以《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下称《年报》)为先河,因此是值得为之特别书写一笔的。一、浙江图书馆沿革浙江图书馆的前身是光绪29年(1903年)创立的“浙江藏书楼”。宣统元年(1909年)4月浙江巡抚曾子固奏请把藏书楼归并浙江官书局,扩为浙江图书馆,于是浙江图书馆正式成立。宣统3年(1911年)6月文澜阁归并图书馆,原藏于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成为该馆的藏书基础。1913年将  相似文献   

9.
自1880年杨守敬首开赴日访书之先河以来,日本的各大书肆、图书馆成为中国学者访书的必到之地,内阁文库就是其中之一,从1927年至1928年底先后有董康、胡适、袁同礼、马宗荣、张元济、郑贞文等多名中国著名学者到内阁文库访书。作为内阁文库司书,樋口龙太郎有机会接待了他们,并写下了详细记录,包括这些学者所看书目,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对来访者的评价等,从一个不同以往的角度给这段广为人知的访书史料提供了佐证和补充。该文将这些记录系统收集并整理出来,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整理《走向世界丛书》及其续编有关“德格乐”记述的基础上,通过考证还原了“德格乐”的真实身份,即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掌管东方书籍的罗伯特·肯纳威·道格拉斯(Robert Kennaway Douglas)。作为英国19世纪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道格拉斯出版了《中国的语言与文学》《成吉思汗传》《李鸿章传》等10部汉学相关著作,在《英国传记大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中撰写了与中国有关的词条,对大英博物院图书馆内的中文书籍进行收集与编目,在英国图书馆学、汉学领域以及中英书籍交流方面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6月13日,正值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内蒙古博物院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博苑"讲坛举行了隆重的开坛仪式。"博苑"讲坛是依托内蒙古博物院的文物资源优势、学者专家优势以及科学研究成果而举办的一项公益活动,主要以专家讲座、观众讨论及现场交流等形式,创新教育形式、丰  相似文献   

12.
以提高出版物质量为目标之一而建立起来的编辑学理论,经过出版界广大学者的努力而日益发展的时候,来自读者界甚至出版界关于“无错不成书(刊、报)”的看法大有蔓延之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竟是这样一种“二难境地”,显然不是编辑学建设所企望的。作者不揣见识浅陋,略陈对出版物质量与编辑学建设的点滴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册旧书抄本《友菊馆随笔》。根据抄本留存信息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证《友菊馆随笔》为民国九年抄本;作者华澹然,先供职于京奉铁路局,后供职于天津博物院,其业余时间雅好戏曲,曾为多位坤伶题咏。《友菊馆随笔》记录了作者早年的诗酒岁月和给坤伶的题咏。从书中的蛛丝马迹及作者与友人关卓然的通信中,可考证出天津博物院早期的历史:天津博物院早期由直隶巡按使公署教育科管辖,后划归实业界,由此带来了天津博物院巨大的人事与机构变动。《友菊馆随笔》中记录的坤伶多不见于他书,本文考证了于紫仙、苏兰舫、张小仙、梁春楼四位坤伶的生平及其行当、活跃年代等,丰富了中国戏剧史的历史资料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藏书目录,见于记载者,以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为最早。彼时无雕版印刷,书皆写本,固无“版本”之称。唯写本不一,文字每多歧异,篇章或有参差,校雠定著,优劣自见。《晏子》有中书、太史书、臣向书、臣参书,《管子》有中书、太中大夫卜圭书、臣富参书、射声校尉立书、太史书,即所谓异本也。《晏子书录》云“中书以夭为芳,又为备,先为牛,章为长,如此类者多”,是谓中书校雠不精,非善本也。订讹补阙,端赖别本。《新唐书》谓韦述“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府书不逮也”。宋朱弁《曲洧旧闻》云“宋次道藏书皆校三五遍,世之蓄书,以宋为善本”。我国藏书家多蓄异本,尤重旧刻旧抄,断简残册,视若球璧,良有以也。至于古香吨薹,题跋庄严,钤印有序,足资缅怀往哲,悦目怡情,又赏鉴家之所由来也。于是宋元明清旧刻本,名家抄校题跋本,日为世重,称为善本。一九七八年国家开始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至一九九八年全部出版,历时二十年,著录中国大陆公藏善本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七种,为自来善本书目之冠。山东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二万余种三十余万册,初为教学研究资料,限于财力,鲜有宋元旧本,而以明清刻本为大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创始之初,余供职于山大图书馆,受命清理善本,从古籍书库中遴选善本数百种,合原定善本,共约一千二百种,制成卡片,上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同时编成《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交山东大学印刷厂排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册旧书抄本《友菊馆随笔》。根据抄本留存信息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证《友菊馆随笔》为民国九年抄本;作者华澹然,先供职于京奉铁路局,后供职于天津博物院,其业余时间雅好戏曲,曾为多位坤伶题咏。《友菊馆随笔》记录了作者早年的诗酒岁月和给坤伶的题咏。从书中的蛛丝马迹及作者与友人关卓然的通信中,可考证出天津博物院早期的历史:天津博物院早期由直隶巡按使公署教育科管辖,后划归实业界,由此带来了天津博物院巨大的人事与机构变动。《友菊馆随笔》中记录的坤伶多不见于他书,本文考证了于紫仙、苏兰舫、张小仙、梁春楼四位坤伶的生平及其行当、活跃年代等,丰富了中国戏剧史的历史资料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钱存训是著名的书史、印刷史、图书馆学专家,然至今未见学者专门探讨其目录学思想。大学期间,他就曾在《图书馆与学术研究》一文中对目录学理论有所探讨,也编制了部分目录索引。赴美后,钱存训选修了艾西汉、谢拉等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开设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目录学的认识。其代表性目录学作品有《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书目解题汇编》《中国印刷史书目》等。其目录编制思想先后受到刘国钧、杜定友、袁同礼、艾西汉、休谟等中西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的影响,可谓融通中西。钱存训认为目录是开启学术之门的万能钥匙,目录学素养应为图书馆工作者之基本素养,强调目录编制工作者应有奉献精神等等。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17.
《译书公会报》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译文专刊,属上海译书公会之刊物。该刊主要译介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五国的政治、外交、经济、工业、军事、医学、物理、化学和商务等领域的论著。本文从《译书公会报》的译介范围、译介内容、译者基本情况、编译策略、政治立场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在翻译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辑工作,在文化部领导下,分经、史、子、集、丛五部进行编辑。经部目录现将脱稿,于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召开编委会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对经部目录清稿进行审议。会议在编委会主任委员刘季平主持下,首由主编顾廷龙、副主编潘天祯、冀淑英汇报前一阶段的工作和经部目录编辑情况及意见,提请审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辑,是遵循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进行的,是我国目录工作的创举。它著录了全国各省市图书馆、博物馆、大专院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等七百八十一个单位的藏书约六万种,参加单位之众,收书之多,珍本之富,为过  相似文献   

19.
朱农 《出版史料》2004,(1):66-66
著名文化史学者柳诒徵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长达二十多年;还主持编写过《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为中国有图书馆以来第一部全部藏书总目。年轻好学的历史学家蔡尚思为写作大部头的《中国思想史》一书,需要遍读该馆馆藏历代文集。柳诒徵不但允许他入住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报》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管、新华书目报社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协办的一份打通出版业与图书馆业的专业媒体,是国内图书馆行业唯一一份行业报。其前身是《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创刊于2003年9月,2009年5月《图书馆专刊》更名为《图书馆报》,经过近6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高的品牌知名度。该报于2010年1月1日开始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刊期为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