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每天都在做习题,各门学科的习题,各种类型的习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如果我们的同学们每天都机械重复做题。只是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去总结,不去反思。这是很难提高学习效率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就应该总结反思题型。反思题目考查哪些知识点,以什么题型考查,考查目的是什么?我们在做题过程中。是否储备了这些知识点,我们运用哪种思维去解决这种题型。  相似文献   

2.
一线的教师,每天都在埋头苦干;备考的学生,每天都在题海战术.有时候,我们要跳出这种模式,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线教师要适时地选择课本上例习题进行改编,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反思习题的重要性随着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物理习题。习题越来越多,错误的概率也随之增多,目前我们大部分同学的状态是只要完成任务,根本不会太在意物理习题的准确率,或是只关注和重视答案,完全忽略了求解过程,导致我们的解题效率得不到显著提高。如果我们不注重做习题的质量,那从根本上讲,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不会深刻,甚至不会的习题依旧不会,只是大量的不  相似文献   

4.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根本不重视课本习题,认为课本题太简单,没味道.对课本习题的处理常常是一带而过,甚至作业都很少布置课本习题,大多时候都是叫学生去做课外资料上的习题.这种不去发挥教材功能,而是直接把学生引入题海的做法,是现在许多年轻教师的通病.实际上,课本上的习题是专家们经过认真商讨与仔细推敲确定的,它们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典型性和导向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课本习题.针对目前教学一线上出现的这种倾向,下面我结合实例谈谈我在发挥教材功能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习题,有些习题相互之间看起来很类似,但又说不清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于是,每做一道类似的题目,都要重复一遍类似的思路,难以提高解题速度,也不便于在脑子中形成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对这些习题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出它们潜在的本质属性,再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一些固定的规律,则在以后解类似的习题时就可以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根本不重视课本习题,认为课本习题太简单,处理课本习题时常常是一带而过,甚至布置作业时都很少关注课本习题,而更多地关注课外资料上的习题.这种不去挖掘教材功能,而是直接把学生引入题海的做法,是现在许多年轻教师的通病.实际上,课本上的习题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的,凝聚着编者多年宝贵的经验和心血,它们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典型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变式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数学变式思维是指学生灵活运用已知条件去变式思考.数学学习中的变式思维就是对同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变换角度去思考、去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做数学习题时,有许多习题课堂上都讲过,但一旦变换习题的条件和数量后,就无从下手.这就是缺乏变式思维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发展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品质,是数学的主要内容.课本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许多习题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背景只要我们将做完的习题进行反思,找出它的普遍规律,用它去解决其它问题,或将它作进一步的探索、引申、推广,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这往往不引起大家的重视,而这又恰好是利用习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习题。从日常教学反馈到阶段性测试以及毕业、升学考试,都离不开“题”,不过区分为习题与试题而已。习题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往往只是把习题作为反馈、检测、评价的工具,偏于它的工具性,而对于它的教育性、培养性等功能还关注不够。事实上,只是把习题作为反馈、检测、评价的工具是不够的。必须对习题内涵的教育与培养功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让习题、试题的编制和使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常有这样一类物理习题,要求我们从不太具体的物理情景来比较物理量的大小或推测其变化趋势.这类习题的条件一般都比较隐蔽而抽象,使同学们感到难以入手.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将所给  相似文献   

11.
茫茫题海,变化万千,莘莘学子深感变化莫测,难以招架.其实不然,纵观历年的中考数学题,虽然年年有变化,但很多试题都是课本例题或习题的引申和改造.这就告诫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把典型的例题或习题进行变形,归结成一系列数学问题去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苏教版小学语文在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基本上包括写字、词语积累、朗读背诵、语感训练、阅读理解、"小练笔"和作文等内容,每个习题都是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和所要落实的教学目标而编写的.而我们教学时往往忽视了课后的习题,很少去钻研那些隐藏在课后习题背后的价值,舍近求远地从课外寻找大量的习题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13.
做适量习题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解答习题时,重视典型高考题的演变,即对原有习题的某个条件、假设或环节进行变化、引申和拓展,可让我们去发现一些高考题之间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14.
空间中的各种距离有: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这些距离的定义虽然不同,但都是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来计量的. 在立体几何习题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让学生大量地孤立静止地去演练习题,而不注意研究习题的变化,不注意揭示习题的内在联系,不注意总结证题规律,因而,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不大,甚至对稍加变形的题目也束手无策.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抓住图形中决定性质的元素进行平移或变换图形的形状,把学生从一个静止的习题上引向运态情境中去观察、分析,在…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蓝本,在初中数学课本教材中,例题与习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导向与示范作用,但是在我们的实践课堂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在自身的备课过程中,并不注重课本例题与习题的探究与运用,自认为课本题简单不加以重视,比较随意的将部分习题让学生自由处理,不注重典型案例的引申与指导,甚至于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非常大胆的丢弃课本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自身去补充自认为所谓的“难题”进行讲解,不去对照教学大纲进行辨析试题的可用度,盲目的去追求所谓的“价值试题”,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是大错特错的,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效率;本文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着重探讨初中数学课本教材中例题与习题合理运用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某个角度讲,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我可以不去写这篇文章,每天下班上网玩游戏看电影,也可以写下这些文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可以把衬衫烫平皮鞋擦亮,也可以穿得皱皱巴巴的去见人;我可以每天控制饮食,尽量吃得健康,也可以暴饮暴食或者随便对付;我可以早一小时起床让自己的一天过得从容些,也可以睡到匆匆忙忙上班手忙脚乱……每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有的小,有的大,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大小选择累积起来,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  相似文献   

17.
中考电学试题中经常有一些明而不露,暗而有影.若明若暗的条件,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它对正确解答习题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就会导致解题失误.因此快速准确地找出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一般地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寻找隐含的条件.一、从物理现象中去寻找有些隐含条件包含在物理现象之中,因此深刻领会现象的物理本质是挖掘隐含条件的关键.例1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a经过L;…  相似文献   

18.
对有些比较抽象的习题和物理现象的理解,同学们往往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特殊值,先降低习题难度,对习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后再去解答,就能比较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倪刚高考前,各种联考题、模拟题纷至沓来,对此,我们不应贪多求全,不加甄别地大量选用而一题一题地打歼灭战、疲劳战,沉溺于题海中不能自拔,而要再三斟酌、区别对待。一、偏题不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和高考能力要求的提高,有些习题已不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考能力考查的需要。如有的习题脱离实际、材料陈旧等。对这样的习题我们要果断加以剔除,更没有必要去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二、过于熟练或简单的题不做对于那些已做过多遍或一看就明白如何做甚至知道结果的习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因为这些习题对我们来说…  相似文献   

20.
咱们去打工     
打工这词对我们来说,新鲜吗?嘴上会100%说不新鲜,但心里还是新鲜的,因为我们没有涉及过那个领域,那对我们来说就是新鲜. 打工的概念,我们没有,我们每天都吃着父母做的饭,穿着父母送我们的衣服,在假期就想着怎么去玩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