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我有幸执教了我区科学展示课《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更多的看法。一、课前我认为,教师在准备一节课时可以对比几种教学设计,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这样有助于教学的优化!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觉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基于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相似文献   

3.
刘七三 《考试周刊》2012,(29):87-8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Communication:No Problem?,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说课。第一部分:说教材主要说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发展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勤得利农场中学教师满红,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节优化,整合提升——中考二模试卷讲评课》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前准备、教学流程与教学设计说明等环节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理论力学课是物理类专业、力学类专业、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经过几年在无线电系讲授这门课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对理论力学中的几个问题的理解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1.质点概念的定量判据一般教科书中的质点定义是对的,但因为没有定量的判据,在讨论具体问题时很难断言运动体是否是质点。例如,为了说明质点概念,人们常用地球举例,在讨论地球公转运动时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有些人甚至说由于地球线  相似文献   

6.
《地球的构造》(苏教版小学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五课)这一课没有任何实验设计,尽管我积极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但教学内容的特点使我只能把这节课上成对地球科学知识的介绍。在第三个班的教学中,我把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五个问题,让学生对地球进行五次猜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27课,编入了《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使我这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又正为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的教师顿感:此文编得好,编得是时候。但如何上好这一课,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篇课文的社会作用,是始终萦绕在我脑际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的一些经验和实践,我认为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是说课中必然要涉及的五个因素,而不是结构部分。说课要根据教案构成的两大主要部分即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步骤与过程来说明,先说明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确定的依据和理由,再说明教学程序安排的依据与理由。下面我就从两点来重新探讨一下“说课”。  相似文献   

9.
冯丹 《广东教育》2006,(7):47-53
1.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相似文献   

10.
正批判性思维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复习课重在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判断与评价等特性决定了复习课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载体。为此,我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5篇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1.让学生学会回顾总结。回顾与总结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为了让学生学会回顾并进行总结,课堂上我让学生仿照我教授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的复习方法,从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方法、准确用词等方面完成《神奇的克隆》《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相关内  相似文献   

11.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介绍有关地球知识的说明文。我上这一课时,始终深深地注入一个“情”字,让学生跟着我的“情”而动“情”,时喜、时怨、时忧……课始,我用实物地球仪引出课题的中心词:地球。紧接着用知识小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抢答地球上有些什么。听说竞赛,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个个充满激情,短短两分钟之内学生们都积极动脑,搜索出脑中有关地球上事物的知识。乘学生们激情未消,我让他们带着问题“课文围绕地球写了什么”自由读课文。学生在饱含激情中上课,再枯燥的东西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有趣,容易吸收。文中把地球既…  相似文献   

12.
宋济平 《地理教育》2014,(4):4-5,57,58
一、地理教学家务创建初试成功 “以史为鉴,以地为生”论断,深刻说明地理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从事大中小学地理教学40余年,看到中学理化课有实验室、生物课有植物园很羡慕。而中小学地理课有一个地球仪、几张挂图就已经不错,教师上课多靠口头讲授,许多问题往往一时说不清楚。于是,萌生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建地理教学家务念头。  相似文献   

13.
邹立明 《考试周刊》2012,(27):146-14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通钢一中教师邹立明,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二节"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功"这一节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说明:整个教学设计分为导课、新授、巩固、作业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课 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和复习。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的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话的含义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数学教学的支点在哪里?如何确定数学教学的支点?它基于什么理念之上?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以“弦切角”一课为例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月红 《考试周刊》2010,(31):52-53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如果把教学的全面性、导向性、发展性比作地球,那么教学评价就是撬动地球的支点。  相似文献   

17.
一、课标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会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只有一个地球》是第10册第3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本文可以分成4段,但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按先分段、然后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先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概括段意。这课的教学目的是:1.学会10个生字,理解“渺小”、“慷慨”、“贡献”、“滥用”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段、概括段意。3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4.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按一定的顺序写”。通过本文学习,学生既要懂得为什么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又要了解怎样按一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球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的事实,结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化物拟人,巧导入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配合课件整合教材,融音、像、动画教学一体,边说边议,从课内走向课外,转变课型,引导主题演讲,学生在"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只有一个地球》是以说明为主的课文,也是一篇很好的环保性教材。文章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破坏  相似文献   

20.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说明:本节课主要教学<圆的认识>,包含了3个知识点的学习:一是圆的概念教学;二是圆的特征教学;三是圆的画法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