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梅芳 《考试周刊》2014,(21):137-138
区域地理繁杂的知识点和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征,让学生觉得是很沉重的学习负担。文章从创设情境、读图分析、抓住主导因素、注重区域比较、画"知识树"等方面,着手教会学生化繁为简,学好区域地理。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从如何学会阅读地图,并善于使用地图以及强化区域地图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图文并用和学习技能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方面,通过对区域异同点的对比,归纳区域总体特征,使学生对区域各要素的掌握和区域综合性有更加明确的知识脉络.  相似文献   

3.
区域地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基石高中地理主要内容是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目的是要就某个区域的一些地理现象作出解释或对区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这些知识的落脚点是区域地理.对于区域地理,学生学习的关键是熟悉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学好区域地理就成为地理教学的关键一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对区域特征进行对比;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探索区域环境与发展方向.从总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中学地理教材中,区域地理是最基本的内容。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往往因为地理事物多、地名多讲解起来容易出现堆砌、罗列的毛病,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很难达到教学目的。那么,如何激活地理课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是高考综合试题的命题背景,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我们要对初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通过对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的深入探究,提升区域地理的综合探究能力,从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地理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地理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又如何去培养?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思维的主要特性1、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在中学地理教育当中,有很多知识  相似文献   

7.
案例教学是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中,通过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不同区域的划分及案例的选择,以某个区域的学习为平台,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分析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让学生掌握学习该类区域的方法,进而将知识方法迁移,能够自主的学习其他区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高考地理复习内容多、涉及知识而广,应在有限时间内,搞好高考常规的三轮复习,促使学生地理能力有全面提升。根据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特点,应将世界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落实到位,并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并熟悉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并制定区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析近年来高考文科试题,不难找出相关规律:即文科综合试题基本是以区域地理为材料,融会贯通系统的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从而综合评价和分析某地方或某国家的地理特征、历史、政治状况等。对高中三年级学生来说,复习起区域地理来,困难较多,因为量大而面广,它的复习成功与否,是学生能否取得高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考比较热衷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所谓"高起点低落点",因此区域地理的复习和别的学科一样,其能力的形成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所以必须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和考试技巧。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高一主要讲述系统地理,高三则在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上,略有深化地讲述区域地理。总体感觉是高一与高三的地理课在知识方面衔接度不佳。现行的地理新教材,高一年级从环境的角度出发,讲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社会环境,突出人地关系。高二年级注意与高一年级知识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和3+X高考模式下,高考地理命题逐步由知识考查向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转变,体现新课改基本理念,注重考查地理主干知识、读图析图能力,关注焦点问题和热点区域.当前,学生备考中存在的对地理概念和特征理解不清、读图析图能力差、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重等问题,要有针对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吴志平 《考试周刊》2014,(74):139-139
<正>高一年新生普遍认为地理难学,高一年地理教师普遍认为地理难教。为什么难?难在哪?如何解决?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学生认为地理难学的原因学生之所以认为地理难学,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知识储备不足。首先,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之间存在巨大"断层"。从知识角度讲,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一些重要区域及地理特征,虽有涉及地球和地图等知识,但难度较低,且初中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高中区域地理的内容和特征,以及有关区域地理的命题方向,从地理知识的掌握记忆和地理题目的分析解答两个方面,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阐述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些策略。同时,也指出学生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容易走入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能力。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观察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观察各类地理图表。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让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地区自然、经济地理的特征,在分辨事物异同点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不同地区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总之,教师要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地理高考综合题特征分析1.由知识本位走向三维目标地理高考综合题36题通常以自然地理载体为主考查世界区域,37题主要以人文素材为主考查中国区域。两大题的共同特征就是通过创设各种地理情景与地理信息,要求学生从地理知识本位出发,收集有用的地理信息,通过学生掌握的地理原理与技巧阅读和分析信息,合理组织答案。从表象特征看,试题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实质是全面检索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理教学中,比较法是重要、常用而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应用比较法,学生可以较好地将各种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全面地把握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域特征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形成"知识—能力—实践"的系统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初中地理知识的联系 高三地理开篇第一节"我国三大自然区",所讲内容与初中地理的联系非常密切,涉及的许多知识点都是以初中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是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提炼和综合.如三大自然区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方面的特征在初中地理中都有介绍,但初中地理这部分内容是分要素讲述,在本单元则是分区域讲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  相似文献   

18.
乡土地理资源属于空间小区域尺度,从该尺度出发利用当地地理资源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本文将区域认知素养划分为认识和归纳简单的区域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以及评析某区域的决策并提出改进意见三个层面,并提出相应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蔚晓艳  张卫青 《地理教育》2015,(Z1):110-111
一、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下册(2013年10月第1版,2013年11月第1次印刷)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6页)"的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地理差异显著、四大地理区域。在八年级上册学生已学习中国地理的总论部分,下册讲述中国地理的分区。本章内容既是对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中国地理分区部分的引领,目的是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中国地理分区学习。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理念,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学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区域认知素养在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的评价及教学质量分析的研究,以考生在区域认知素养的水平表现标准及不同知识范畴、能力属别为依据,选取典型性的试题对参加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地理试卷的普通高中应届考生的作答表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结合考生典型作答情况,深入剖析考生存在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在区域认知素养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利用图文信息让区域空间具体化、确定区域主题让知识内容系统化、控制区域要素让原理规律情境化以及比较区域差异让特征表现鲜明化等教学建议,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以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