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的关系可以揭示出这样的规律:“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福建这两者的关系即显示这种特点。它经历了从“严重制约”到“基本缓解”的巨大变化,但迄今交通的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从这两者关系的理论认知、本省这两者关系历程的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协调决策建议诸方面,作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香港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面积不过1092平方公里的小渔村,竟然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不仅跃升为“四小龙”之首,而且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享受“东方之珠”的美誉。本从研究香港经济发展的历程出发,探讨了香港经济成功的原因,以及香港崛起给予正处于经济腾飞期的中国大陆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经济的持续繁荣是筹划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认为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一国两制”提供的制度保证所奠定的政治基础、香港经济的提前回归而形成的大陆与香港经济相互渗透的基本格局所提供的经济基础。而香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巩固和发展,不仅是香港经济繁荣稳定的象征,更是保持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目标,这一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三项具体内容,其中信息中心建设还没有引起决策上的足够重视,对此应加强有关的舆论导向和资本准备。  相似文献   

4.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与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香港的经济结构先后经历了几次转型,不仅使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而且推动了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伴随新世纪及全球知识经济的来临,香港要完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就成为香港经济结构高速和转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香港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香港背靠祖国大陆,地当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冲,是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不论由东而西或自北往南,香港都是中途站,交通运输十分发达。目前,香港已成为一个著名的国际航运、航空中心,在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技术交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祖国内地的陆上运输网络也日臻完善,对扩大香港和内地经济贸易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经济政策建设是综合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在新的市场环境交通运输经济运行要保持健康态势,必须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政策管理机制能够符合综合管理的要求,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交通运输管理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交通运输经济政策体系要从运输体系出发,保证各项运输管理模式符合经济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7.
香港经济结构由以制造业为本位演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功能的经济服务中心.香港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制造业大量外迁,工业不断缩减,已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香港经济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应保持工业并寻求新的发展路向.香港仍存在许多发展本土工业的优势,也存在各种负面因素,只要坚持把本土工业作为香港经济体系的基础性产业,根据香港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制订可行的发展策略,仍然是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8.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直接改变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极大地影响未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促进珠三角经济地理格局的改变。港珠澳大桥将有利于珠江西岸获得更多产业转移和投资的机会,也将导致珠江东岸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削弱,尤其是物流业的竞争力。港珠澳大桥还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中心地位以及为澳门提供更广阔的经济腹地,推动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香港工业(指制造业,下同)兴起于50年代,经过60年代和70年代的蓬勃发展,成为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支柱。80年代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促使香港工业北移.香港的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为主导经济。香港工业曾依靠国际商港的有利条件而发展,现在工业的北移,使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在香港本地日渐式微呈萎缩势态,目前香港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约占三成以上,工业仅占一成半左右,这一经济转型,大多是经济发达国家演进的规律。但是六百万人口的香港不能没有工业,如果工业生产空洞化,不利于香港创汇和缩小有形贸易的逆差并将增加众多失业人员,将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0.
香港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创造新的竞争力,其经济体系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创新科技为导向,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系,实现第三次转型升级。创新科技的发展不能缺少工业。香港工业存在自80年代以来不断北移珠江三角洲等地而引致不断萎缩,以及长期以来整体科技基础薄弱和水平低下等严重问题,已不适应香港经济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必须建工业,明确路向,采取各种积极的发展策略,推动工业新一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建国 《新高考》2007,(12):53-55
一、知识解读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特别是对陆地交通运输线路及交通线网密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地形地貌的类型、成因、特征及其发展过程,地形地貌与岩性、构造等地质条件的关系,对路线选择和路基工程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重要的,有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但有许多不可逾越的自然障碍。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交通运输业在需求、结构及管理方式方面的变化和未来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三种趋势,并据此得出结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的交通运输增长方式必然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应从提高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入手,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重点解决提高交通增量投资效率和存量交通资产利用效率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交通通道的基本形式、功能定位,交通通道的演化与发展,交通运输与地域经济运动三方面分析通道经济的基本载体内涵,并对中国交通通道建设规划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当前香港经济面临转型,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缺岗并存。发展香港经济,解决香港就业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制定更加灵活的吸引内地优才政策,改变现行的教育制度。加强人才培训.促进两岸三地人才交流。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内地与香港的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了两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两地的合作关系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无论从眼前或从长远看,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有着极广阔的领域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一、该节教材教学处理上的几点困难 ·教材内容素材新、观点新、教师原有知识储量有所欠缺.城市交通运输是研究城市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和组合规律的学科,是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一个新研究领域,既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紧密联系,又是交通运输部门的重点.教材中呈现的香港、莫斯科、以及假设的两个城市的城市布局对于教师来说均是全新的.教师原有的"一桶水"受到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战后40年来,香港从一个不起眼的转口贸易港,经历了从轻纺加工工业起步到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的过程,实现了工业多元化,带动了以金融、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经营多元化、功能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对战后香港实现工业化与经济起飞的历史条件、发展轨迹及香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考察。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香港政府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对于岛形城市经济的香港来说,这种以“自由港”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行之有效的,对香港的经济起飞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积极不干预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长远规划性,因而到了香港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九十年代,这种经济政策在遇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亚太区竞争格局激烈化、行业垄断抬头等来自岛内外的严峻挑战时,便显得软弱无力了。因此,要保持香港经济的稳定、繁荣,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必须在吸取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过去的政策加以研究和改进,推陈出新地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更符合香港实际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与香港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互补性。过去,湖南是香港副食品供应基地之一;香港是湖南主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湘港都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笔者认为,按“梯度开发理论”,双方可在绿色食品开发、加工业、房地产和旅游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前景广阔。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加强研讨与协商。发展民族工业,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0年代 ,香港因其制造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迅速北移 ,以对外贸易为龙头的服务迅速发展 ,使香港从一个轻型产品的加工制造中心 ,演变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商贸服务中心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由于这一转型并不是由内部的新技术革命带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所引发 ,给香港经济的发展后劲带来了影响。特区政府提出发展高科技产业正是对经济转型的补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