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兼跨文理学科,地理中的“地”——如地理事物、名称、景观、数据等包罗万象,地理中的“理”——如地理概念、成因、分布规律等复杂抽象。地理教学由于受学生认知基础的限制.许多问题往往不作深入探究.而学生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更是找不到学习地理的突破口。因此。地理教学必须要注重深入浅出.使学生真正了解地理,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地理。  相似文献   

2.
王旭东 《地理教育》2005,(2):38-38,41
一、建立起知识网络 1.熟记地理事物: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地理数据等等(大洋、大河、大山名称,重要国家、城市、工业部门、农作物名称等等).  相似文献   

3.
地理兼跨文理学科,地理中的"地"——如地理事物、名称、景观、数据等包罗万象,地理中的"理"——如地理概念、成因、分布规律等复杂抽象。地理教学由于受学生认知基础的限制,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彭小柏  杨恒 《求学》2001,(5):50-50
“3 X方案”落实到地理学科,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②描述和概括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③熟练判读各种地图,在地图上填出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熟练运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相似文献   

5.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比较法就是把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地的乡土地理事物同其他地理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6.
黄真理 《贵州教育》2005,(21):46-47
地理知识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许多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演变过程等地理感性知识,以及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基本观点等地理理性知识,都需要记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快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省略记忆法、歌谣记忆法、对照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理解联想记忆法五种,在教学中,这套方法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一、省略记忆法就是将地理事物如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地理数据等省略、简化后记忆,有时这种方法也叫字头(…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地理图像,有效学习地理理性知识 1 利用地理形象.有效学习地理概念学好地理概念是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其概念是直接反映在地图上的,如大陆、海洋、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内海、湖泊、昼夜、水系等,都可以让学生利用地图信息比较、描述、概括、提炼得出。如让学生观察地图(图1)说出大陆与岛屿的区别,海峡与海湾的区别,岛屿与半岛的区别,这本身就是在理解、掌握这些概念。  相似文献   

8.
地理知识十分庞杂,许多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演变过程等地理感性知识,以及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基本观点等地理理性知识,都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各科教学中,比较法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方法。由于地理学科的内容决定了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在地理教学中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都搬在眼前,又不可能都前去观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这一地理现象和另一地理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新的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10.
以综合测试十一项能力为基础,国 家考试中心将高中地理高考目标 分为十个项目。在学习、领会有关文件和文章精神,分析、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根据对2002高考命题走势的分析,我们对十项目标作如下具体的解析。 一、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识记即识别与记忆。是指对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感性的、初步的认识。其基本要求是能够说出它们的要点和大意,对于地名还必须落实到地图上。再认是指当学习过的地理事象在相应条件的刺激下再度呈现在眼前时,人们仍能准确地识别它的心理过程。如,连线配对题,选择和比较地理事象名称、位置的题亦属此类。再现是指学习过的地理事象没在眼前呈现,但在相  相似文献   

11.
鉴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理中的比较法就是把一种地理事物或现象与另一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从而形成新的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12.
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地理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部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综观湘教版的地理教材,不难发现与以往教材相比,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许多"活动",它更多地要求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索、求证、总结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一、让地图"活"起来 1.图文结合 地理教材的鲜明特点是地理知识图像化,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地图及各种地理图像形象生动且比较准确地传输大量的地理信息.有些地理知识,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地图来表示;有些地理知识,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地理过程等通过设计合理的示意图一目了然.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系统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理解地理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学生习惯于利用地图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图文互动,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4.
林霞 《地理教育》2014,(1):67-68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相似文献   

15.
一、“区位”的重要性 “区位”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地理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地理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地理事物与周嗣要素的联系。“区位”贯穿了高中地理教材的始终,尤其是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我们主要会进行这样一些角度的区位分析,如图1: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图像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地理图形或图像为主要形式,揭示地理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能亲身经历或直接进行观察,所以直观的“地理图像教学法”是学生产生地理表象,形成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地理学科准确完整、稳固的表象,  相似文献   

17.
姜竹丽 《函授教育》2001,(5):103-104
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理论、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事物的基础,但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概念的学习恰恰十分薄弱。文章通过诸多教学实例,指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对地理概念学习产生的模糊认识。文章提出了有效学习地理概念的方法和应把握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即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将各种地理事物及现象进行对比,进而找出其中差异与相同之处的学习方法。地理比较法包含诸多比较方式,如图形对比法、概念对比法、同类对比法等。下面,本文以这三种对比法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潘佃献  戴艳骆琼 《新高考》2004,(11):i006-i008
教育部考试中心近年来编制的地理高考大纲对考生有10项能力要求,其中“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被列为首项,第4、5项中也要求考生“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能“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准确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已成为解题的门槛,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蔡晓莉 《广西教育》2014,(9):122-122
对地理事物属性的抽象概括叫做地理概念。初中地理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非常多,这些地理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将地理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是教学的难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地理概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