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是1998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对于中国新闻界来讲,扩大内需的宣传报道一直是近两年的一个重点。1999年,各新闻媒体就展开了集中、强势宣传,无论是开设专栏还是组织系列报道,无论是通讯还是述评、评论,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代表性的如:人民日报“如何促进消费增长”系列报道、“继续扩大内需”系列评述、“扩大有效需求”系列评论;经济日报“扩大内需大家谈”系列、“增强扩大内需力度”系列评论,等等。进入2000年后,有关扩大内需的报道面越来越宽,内容越来越广,假…  相似文献   

2.
管先海  程媛媛 《档案》2020,(12):58-61
学习与宣传好新档案法,尤其是贯彻与执行新档案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来充实和延伸档案法的各项规定,要用法的精神去做那些没有写进档案法的事,用档案法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遵循档案法又不能囿于档案法,从而将档案法更深入、更全面地贯彻与执行。  相似文献   

3.
武晓华 《新闻界》2001,(5):62-62
“七分采访,二分思考,一分写作。”十多年新闻工作日积月累的磨练,我对这句话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特别是通过对巴中农村的采访,更使我领悟到:只有深入采访才能挖掘出好新闻。去年3月,我在巴中农村采访了半个月时间,写出了连续报道《大巴山的脊梁》和《历史性的跨越》(巴中文明新村建设纪实上、下),刊登在《精神文明报》2000年3月21日和3月23日头版头条。此报道荣获2000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二等奖。“七分采访”强调了采访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采访,就能完成任务。而是指…  相似文献   

4.
《古城喀什数千名维吾尔族妇女更新观念,揭开面纱走上街头经商》(刊1986年11月16日《新疆日报》一版),被评为自治区第二届报纸好新闻二等奖、全国第八届好新闻三等奖。《新疆新闻界》的编辑同志鼓励我总结一下自已的经验教训,现把采访经过和认识谈一下,请同志们指正。维吾尔族妇女经商这个线索,是我的一位同行朋友提供的。我一接触到这个题目,就感到它很新鲜,觉得值得一写。但是究竟怎样写,却又心中无数。为了弄清楚维吾尔族妇女经商的来龙去脉及其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作为独立反映新闻事件和传播社会信息的载体。正以其直观的可视形象和纪实性强的特点展示着特殊的魅力。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报道方式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幅成功的新闻图片往往在新闻版面中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不过。在我们现在的图片报道当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内容涵量低、表现效果差、时效性不突  相似文献   

6.
雾霾、台风、龙卷风、冰雪冻害——全球变暖导致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和社会公众对气象工作更加重视,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将气象报道融入时代大背景中,向公众解疑释惑,将气象信息传播至千家万户.如今,气象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8.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所以新闻素材必须到现实中寻找,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新闻采访搜集新闻素材,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却“得来全不费工夫”,机遇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采访中的机遇,可以理解成能获取高价值新闻的机会,如:采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采访重要人物的活动和典型人物的事迹等等,能有这样的机会并将之成功地报道出来,对记者来说是一种幸事,它有时可以让人“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9.
长期干记者工作的人,想必都遇过这样的事: 听人提到很不错的新闻线索,让正挖空心思到处“挖”新闻的记者精神为之一振,而当记者想去采访时,却又被告知这条线索已过去多时,成了昨日黄花算不上新闻。这时,记者一定很沮丧,因错过了一条好新闻而感到惋惜,却也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身条例》已于2009年10月1日施行,这是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战略转移的一个具体体现。作为传承文化、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大众传媒应当用实际行动积极宣传这一条例,深入挖掘社会体育新闻。无论从当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化还是从社会体育新闻自身所蕴涵的报道价值来看,它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大众传媒应当利用这大好时机,拓宽体育新闻的报道领域,以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从我国大众体育观念变迁与社会体育新闻报道价值两个方面评述和分析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通讯》开辟《笔谈“新、深、活”》专栏,总结交流新闻写作经验,不仅对提高《新华日报》新闻写作质量有很大好处,对我们业余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下面我就今年三月间,与《新华日报》记者单永华合作采写的一篇人物通讯《一颗种子》,谈点对“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我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写出了一些反映人间真善美的人物通讯。如《夕阳下,那个温馨小屋》、《爱意融融的小院》、《青春燃烧》、《站立着的人生》、《半个世纪不了情》、《有个女孩叫李康》、《永不褪色的美丽》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性的报刊发表,有的还在江苏省、全国好新闻评比中获奖。这里,谈谈我是如何发现、挖掘这些作品的主题的。  相似文献   

13.
交警新闻,被很多人理解为“马路新闻”。在他们看来,跑交警线的记者,就是跑马路突发新闻的记者,报道马路上发生的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事故。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狭隘的。交警新闻不应仅局限在马路上,它有无限拓展的空间。原因很简单,交警是跟车子打交道的,而车子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据统计,杭州主城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00万辆,每3户人家就拥有1辆车。本文以钱江晚报为例,谈谈如何深入挖掘交警新闻报道,使马路新闻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4.
北宋时期,苏轼曾任密州知州,其治所位于今山东省诸城市。苏轼在密州创作了《水调歌头》《江城子》《超然台记》等千古名篇,留下了超然台、雩泉亭等著名建筑,为密州留下了深厚的文化遗产。诸城市档案馆充分发挥地缘和馆藏优势,深入挖掘苏轼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近年来,诸城市档案馆参与编写专著《苏轼在密州》一部,多篇文章入选《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在省级档案刊物发表相关论文两篇,另有多篇文章在各级报刊、网站刊发。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在谈体会时说:“调查研究,不仅是记者搞好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记者成长、成熟和成才的重要途径。”这番话,是我们党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经验总结;也是启迪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成才的至理名言。我到新华社当记者已有二十个年头,特别偏爱专题调研,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究其个中滋味,有失败的苦涩,更有成功的甘甜。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在河北农村听到一些地区的党委、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河北日报的政策宣传的一些反应,他们说,河北日报半年来的政策宣传搞得较好,“办得带劲”,“成了我们在执行政策当中不可缺少的拐棍”。不少社、队干部都把报上登的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剪下来,反复学习。为什么河北日报这个时期的政策宣传这样受欢迎呢?我们曾就这个问题向河北日报的同志们作了一番了解,他们谈了三点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一彪 《新闻战线》2023,(21):17-18
<正>评论是媒体的灵魂,体现着思想导向、价值追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机组成部分,党报评论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读人民日报时政报道和重要评论”的习惯,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也对包括人民日报评论在内的党报评论提出更高期许。进一步做好党报评论工作、高质量写好党报“楷体字”,我们使命光荣、重任在肩。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党报评论,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这些年来,人民日报评论把握“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向着“政治家写评论”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主题是指作者在新闻稿件(如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评论等)中所要说明和表达的主要问题。它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是判断和衡量稿件质量的根本因素。一篇新闻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主题,一看主题的真实性,二看主题的针对性,三看主题的深刻性。我们平时常说主题一般化,主题模糊、不集中等现象,无不同挖掘和提炼主题不够有关。怎样挖掘和提炼新闻广播稿的主题,这是个要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手机报:有待深入挖掘的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平 《传媒》2007,(5):31-32
手机报的概念及发展形式 近年"手机报"在全国不少地方纷纷问世.所谓"手机报",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深入挖掘档案价值"是档案工作要义所在,值得每一位档案工作者深思. 一、深入挖掘档案价值,加强资源建设是前提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源头,是档案工作安身立命的根本.深入挖掘档案价值,首先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把好档案的入口关.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要建立一个从国家到地区,从档案馆到档案室,覆盖各个领域、各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