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有这样一则报道:上海某区教育学院就课堂提问的专题随机抽取6所中小学,调查了语文、数学课各9节,发现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和教师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现象相当突出。在被调查的18堂课中,经统计只有一名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向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将“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沈小英 《教学月刊》2006,(11):24-25
问题教学是初中社会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问题教学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学生答。能回答问题固然是能力的体现,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遗憾的是,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常常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往往只关心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在这种“生从师问”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学习心理,无疑是消极被动的,很难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在初中社会教学中,我们应转变思想,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具体可实行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还没有用数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的阐述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数学活动.是教学的目标所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张秀英 《时代教育》2009,(11):182-182
通过对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最基本有效手段的阐述,提出课堂提问中应注意问题的重点性、问题的启发性、问题的情感性、问题的开放性以及问题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9.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 ,问题能使学生心理上困惑 ,产生不满足感。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而巧设课堂提问 ,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 ,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激趣性提问 ,培养思维积极性数学课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 ,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疑问 ,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激起强烈的学…  相似文献   

10.
李玲玲 《广西教育》2012,(22):93-93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初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做出了明确表述,其中,要求初三学生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做出简单的分析和评述”,“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做出简单的结论”,“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据此目标,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梦龙 《中学文科》2009,(11):95-96
中学化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如果他们只重视引导学生解决“现成”问题,忽视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解决问题”又如何能真正地落到实处?孔子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还把“问”作为君子的九思之一,并且自己也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种积极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13.
杨建领 《河南教育》2005,(10):28-28
就历史学科而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基本观点,设计若干问题。并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再从中点拨、讲解,从而使教材的基本观点深入人心,力求达到知识、情感和理论的有机统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下工夫,引导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小凤 《广西教育》2007,(6B):21-21
在现行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非常弱,没有问题意识,不知如何提,或者是不敢提、不想提,科学探究的问题大多是由老师提出,学生再进行猜想和探究。学生是光“究”不“探”,学习模式是被动的、接受性的。这样的教学结果只能是:培养出的学生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人参加了多年的课改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思考并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设问,能紧紧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驱使学生回忆、想象、创造、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重要性就在于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魏希芬 《宁夏教育》2006,(7):142-143
对学生的问题如何回应,不能一概而论,要判断学生问题的价值,依据价值性大小给与回应。课堂上学生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学生提问的意图看,一类是为了自己更深入地了解知识而提问的问题(视为“良性问题”),一类是有捣乱嫌疑的问题(视为“不良问题”);从提出问题的内容看,可以分为与本节课教学目标相关和不相关两大类;而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又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既有“是什么”的问题,又有“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8.
19.
中学历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必学的一门学科,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通过教学,不仅传授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教学生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然而,近几年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导向,历史学科考试分数仅占总分的十五分之一。因此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难题。究竟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要经常思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也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学习活动,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而“提山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并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