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与“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对比,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与发展,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要求教育必须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智能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有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出现。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体现出新型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当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现代教学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情境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转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整体优化,共同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英语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是教改中的新生事物,体现了当代英语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宗旨,它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对传统学习模式的认知,以学生为团体加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此外,其简单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交际合作过程.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该模式的基本理念、意义、实施策略及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贺舒 《广西教育》2009,(20):23-24
“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学的共振,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敢于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要求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勇于自我创造。构建该课堂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英语主动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跃上新的台阶,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操作上的依据,能促进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此,笔者就构建“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朱鸿伟 《西江大学学报》2006,27(4):72-75,82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时代性课题。协商课程教学模式蕴含了沟通、理解、交流、自主和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语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与语课程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相契合。只有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突破传统,力求革新,才能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语教学实践中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9.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可以使英语课堂学习更灵活、更具趣味性,让师生交流更顺畅,有效降低学习疲劳度和教学难度.应用多媒体技术要遵循英语学习的内在认知规律,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活化教材、优化教学、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帮助做好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文提出一种特殊的心理意识——暗示对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影响,并从学生、课堂情境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英语课堂教学如何达到“人”与“环境”间的共振,论述了暗示教学法渗透下的英语研究性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赵延亮 《双语学习》2007,(5M):28-29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及具体运用。拟从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他们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将来他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教师自主和学习者自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教师自主是学习者自主的前提。教师应从五个方面来提高其职业自主性发展:掌握二语习得规律,进行教学反思,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校本教材",成为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运用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针对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所涉及的三个层次--阅读认知过程、阅读管理和阅读内容,着重探讨自主阅读教学的有效监控机制,从而使开放的自主阅读教学在课堂内外有方向、有压力和有动力下进行,自主阅读的内涵也因此变得更明确、具体和丰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行动研究探讨大学英语学习环境下教师在学习者自主中的作用以及教师如何中介学生自主能力发展。通过对自主学习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及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行动干预结果分析,发现: 1) 教师是大学英语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自主的必要构念: 2) 基于行动研究范式的教师介入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和行为。文章最后讨论本研究结果对实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数学分析课堂教学的现状,将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分析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理论,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分析课堂教学中,融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被动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提前预习,与老师、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enhancing learner autonomy has become a key concern for curriculum planners and classroom teachers. The significant body of research about learner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over the last 20 years (e.g. Holec 1981, 1988; Riley 1985; Dickinson 1987, 1992; Wenden & Rubin 1987; Little, 1991; Dam, 1995; Benson & Voller, 1997) has indicated an on-going search for more understanding of how learner autonomy can be implemented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research study which was conducted in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The study explores learners' attitudes and expectations of language learning, teacher and learner roles, their learning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learner autonomy. The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and discusses their impli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learner-centred approach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以调查与实验为基础,论述了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对于实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在事先确定好教学目标及实现手段的前提下,教师亲身参与学生有组织的分组讨论,通过目标指引、任务设计和氛围调整,实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监控与反馈,以实现通畅的师生双向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调整上课气氛,提升课堂效率,振奋学习兴趣,并最终成功地带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力的双重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云服务能够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为教育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存在课时少,课程内容单一,实践应用性不强等。该研究结合学习者特点,利用云服务平台系统支持同伴互助、自主式学习、作品展示及集体智慧培养等活动,设计了云服务支持的课程信息化教学方案,来补充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并依照设计研究法,实施了三轮教学活动。研究表明,应用云服务支持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实施,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   

19.
赵月 《文教资料》2006,(1):50-51
随着语言教学不断地向交际化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学习者自主性;提倡学习者自主性的原因及必要性;教师培养在学习者自主性中的作用及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中任务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如此,任务还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中有关增进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策略、沟通策略、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锻炼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意识与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教学和评价任务的设计,比如:教学目的,认知策略,学习者和任务设计者(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