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在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高举“女性意识”的大旗,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七巧板》等一系列小说中,执著于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对真正爱情的深情呼唤,对独立女性的礼赞和同情,对庸俗女性和低俗男人的嘲讽,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女性意义的社会共识代表着女性主义在历史发展上的一种觉醒,女性解放不仅要从经济上获得自主权,在社会上确立地位,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意识领域中彻底地让女性觉醒,从精神上解放。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在影视作品中女性都以男性的附属身份而存在,电影在不断塑造着彼此类似的男性嘤中的女性形象。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展,以及西方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影响,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尊变得丰富、饱满,更接近真实生活中的自我,女性意识不断的得以体现。本文运用了综合分析法,针对国内外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从人物个性的复杂化、主体性意识、独立自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分析能够开拓影视作品的表演视野,塑造更加完整、真实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是一个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女性本体的强烈关注。随着作年龄的增长和写作功底的加深,王安忆女性意识呈现出明显的转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构筑“天使形象”的乌托邦,叛逆的妇女乐团,用生活说话。每一个阶段都表露出作对女性本体如何走出图境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研究女性文学的论著比比皆是,女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女性意识的发展,本文以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文学对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女性学即妇女学、女性研究,源起于西方妇女运动。女性研究相关课程的开设最早是在1892年的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学系。西方女性研究逐渐形成规模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西方妇女运动再次风起云涌,这次高潮推动了女性研究在诸多学科中的确立与发展,至1970年底,美国各大学中开设的女性学相关课程约有110门,20世纪80年代初,全美大学与学院中的相关课程已达3万个,而跨学科的女性研究计划的数目也达到500个,1991年,68%的美国大学都提供有女性研究的课程。相类似的研究计划和教学课程,在加拿大、欧洲相继出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出现女性学的教学与研究,在亚洲,韩国、日本起步较早,韩国从1975年开设女性学课程,现已有女性学博士课程和学位。全球女性学的教学与研究,以欧美国家较为发达。  相似文献   

7.
孙海芳 《都江学刊》2002,14(2):32-36
本以中西女性在人类历史中曾经受制于男权社会的相同化境遇为切入点,指出中国和英国女性学发展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女性学在不同时期反映的主题虽有不同,但始终没有偏离女性意识这一主题,中英女性学在表现女性意识这一内容上表现出了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小说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女性意识的增强和女性自传性的书写。在文中的直接表现即是对源于女性生命意识深处的个人记忆以及个体经验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叩问,这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女性解放的深入以及女性的与时俱进。文中仍然潜隐着一些传统性的因子,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女性难以走出的一个怪圈。  相似文献   

9.
福楼拜在创作中超越了自己的性别身份,站在女性的立场去体察女性,对女性表现出同情、理解、欣赏和批评的复杂态度。这种强烈的、具有现代性的女性意识,与他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个性缺陷和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文坛,女性文学高潮迭起,却不是真正的“女性写作”,与西方对照,甚至截然相反相比于前者在女性意识上的开阔视野,后者仅局限于身体和性的狭小空间,不仅没有达到前者反抗父权的目的,反而在商家与传媒与男性批评操作者的合谋下,再次落入父权意识的樊篱之中。可见,“女性写作”在正确把握、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还需警惕各种陷阱,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