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彪 《视听纵横》2001,(4):30-31
在新世纪,电视媒体面对宽带网革命带来的冲击,应如何迎接伴随着宽带涌现的在线点播、互动式视频节目的挑战,获取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份额竞争时代卫星电视突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众总量增长有限,有线用户接近饱和,观众总体收视水平下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广告收入总体成长空间有限,五大因素促成中国电视进入份额竞争时代进入份额竞争阶段,市场将出现强弱两大阵营的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化会不断加速,在这一过程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充分彰显“双虞效应”是“马太效应”在电视收视市场上的真实反映,全国性频道格局正在重组,“双虞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实力比拼将成为份额竞争的主题,市场的集中化会更加明显优质电视剧资源在往央视集中,央视8套于今年5月的再次改版,迫使省级卫视把节目创新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自制节目创新是媒体在影响力经济时代提升媒介品质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强调自制节目创新标志着卫视间的竞争已进入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品牌竞争新阶段,未来的强势卫视将会是由电视剧和品牌栏目相互支撑的频道结构及品牌的播出组合份额竞争时代卫视间竞争实质就是资源战,独占性资源的掌控对于奠定卫视在未来几年内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省级卫视能否成为份额竞争“淘汰赛”之后的全国性频道,资源的掌控状况如何就是成败关键速度是资源的一种替代,份额竞争时代的电视媒体面临的是无情的市场极化效应,市场竞争要求媒体市场化运作提速份额的竞争也是一场营销的竞争,是一场品牌之战,战略研发和策略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王兰柱 《视听界》2005,(6):11-14
磐木份额竞争时代,央视争地方电视,省级卫视争城市电视似乎成为不变的格局,面对夹缝式的生存险境,城市台该何去何从?不论是上星还是落地,扩大覆盖一直被当作救命的法宝。但频道的增加、覆盖扩大是不是真能带来有效的收视?本文作者不囿于既定结论,独辟蹊径,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为引导,以国内外同类媒体的分析为坐标,力图向我们说明:从媒体的内容生产来看,打造区域媒体优势、挖掘栏目核心竞争力才是地市台突围之路;从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做好自我否定的准备,努力实现自我替代,通过否定之否定式的自我创新,地市台才能实现一种凤凰涅式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传媒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而新闻媒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今付费电视进户了,星空卫视落地了,更多实力强大的跨国传媒也要来了。这都意味着真正激烈竞争的到来,而且这种竞争或许是全新的,形式和手段都是我们陌生的。如果广播电视只依赖率先进入市场的先发优势,而小尽快  相似文献   

5.
技术的急剧革新与全球化的发展,引发了一场视听领域的新革命。一方面,各种新型的信息传输手段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娱乐方式和信息另外一方面,它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电视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使它们能够参与全球性的竞争。这场由数字化促动的技术进步,极大地削弱了各国政府限制外来节目内容进入本国电视市场的能力,贸易自由与文化主权自然成为世界各国首要解决的矛盾关系。其中.在电视产业领域.电视频道的分配与节目的制作就成了各方利益争夺的焦点。德国政府力图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制度和规则等来加强对电视产业的管理.并维护公共电视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媒体竞争关系的变化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媒体之间生存与竞争的关系,是前者强于后者,当时广州的媒体环境,除广播之外是三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两台(广东省和广州市电视台)的平稳格局,各媒体在社会宣传上扮演着各自角色,最多也只是报业媒体与电视媒体在报道内容上的偶然相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屡受真人秀、文化类节目与网络综艺节目的打击,其内容的同质、单调也被受众频频批判,在商业与艺术的追求中难觅合流。电视访谈节目转型路径的研究不仅关注节目类型本身的发展轨迹,而且与当下仍在坚持制播的节目互动,完美溶解了访谈节目与市场的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8.
大传媒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的汹涌发展和迅速壮大,让电视的媒体霸主地位受到了动摇,媒体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网络新媒体是年轻人的最爱,对电视综艺节目而言,能否抢到这部分受众至关重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在媒体以市场为主导的今天,为了拼抢市场份额,各大省级卫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或推出独播剧、联播剧和周播剧,或抢占综艺节目的制高点。而“限广令”“限娱令”,乃至境外节目版权引进限制。对各大省级卫视的影响不可小视,媒体收视和广告创收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在内忧外患、竞争加剧的今天。打造和培育“现象级”综艺节目成为各大省级强势卫视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态势下,新老媒体出现交流与融合的趋势。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体相互融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设计形式更应该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整个电视媒体节目的重心就是围绕选材、品牌知名度、阐述原则、传播途径等综合方面进行发挥,尽量保证整个过程主要内容的阐述效果,争取在不同电视节目类型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当前,电视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电视台要必须做好节目编排工作,从而提高频道本身的竞争力和收视率。所以,在进行电视节目编排时,必须根据人们的需要,合理的定位,切实提高节目编排的实际质量,更好地进行资源的整合。本文主要研究了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和延伸,希望能够帮助电视频道提高收视率,更好参与到电视竞争中去。  相似文献   

12.
李琼 《新闻世界》2013,(1):31-32
新媒体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和高端人群选择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接受信息,而减少或者放弃电视的信息接收,由此导致电视到达率水平呈逐年下滑趋势。自2000以来,我国电视观众的人均收视时间呈现稳定中逐步下滑的态势,2010年,已下降至近十年来最低水平171分钟。我国电视媒体有着怎样的现在?面对哪些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此作一...  相似文献   

13.
郑亚琴 《视听》2018,(6):122-123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较多机遇与挑战,需立足于新闻节目自身特征,不断创新,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本文对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表现进行分析,并以《生活圈》节目为例,分析节目的创新表现,提出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电视由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同质化竞争进入差异化个性定位竞争,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电视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东方卫视的“时尚化”定位的成功便是明证。  相似文献   

15.
创办于1999年、全国第一个省级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以下称“新闻频道”),七年多来,不仅‘存活“得很好,其《现场》、《F4大搜索》、《环球报道》等几  相似文献   

16.
创办于1999年、全国第一个省级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以下称“新闻频道”),七年多来,不仅“存活”得很好,其《现场》、《F4大搜索》、《环球报道》等几档栏目收视率稳居福建省可收视节目的前茅,而且广告总额不断攀升。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只播新闻性节目不播电视剧的新闻频道,在卫星电视覆盖范围日益扩大、电视频道日益增加的激烈竞争中,成为福建电视媒体中的佼佼者呢?  相似文献   

17.
陈默 《视听纵横》2005,(4):111-111
近年来.电视媒体不断增多,各频道之间收视率的竞争更日益激烈。如何提高收视率,把观众留在自己的节目前,成为各级电视台的最重要议题。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受地域、人才、题材等因素制约的县级电视台怎样才能克服先天的劣势。在与上级台竞争中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18.
段欣 《新闻实践》2013,(9):49-50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挑战。其中,电视因其制作成本高、传播相对慢、收看受限大等特点,受新媒体的冲击最为严重。尤其是地方台,面对中央台和省级台的强势竞争,处境日益艰难。地方台必须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才能闯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一、地方台生存现状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使电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接收设备来看、传播方式上看,新媒体传播基于已有的通讯网络,具有搭建简便快速、传播形式多样、互动性超强等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相比之下,电视要做到即时快速的报道,则需要动用卫星传播、调整节目版面,  相似文献   

19.
刘启强  顾金萍 《新闻传播》2010,(1):29-29,3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目编排已不仅仅局限于节目和栏目的播出顺序的安排,而是上升到一个让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的高度。节目编排的巧妙合理,不仅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还可以拉动收视率一般的节目,使整个频道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升级速度,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信息传播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社会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广播已经很难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基于此,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广播碎片化节目的优势和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