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课程改革为美术课程与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何将这些新鲜的理念落实到活生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去,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大,需要改变原有的"讲授-接受"的教学观念,还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美术知识,让他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会将美术的精神真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这才是"教师"这一职责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美术区别于数学、语文等科目,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人文学科。美术课程的互动教学是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培养与提升学生们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例,从不同角度谈谈小学美术激趣教学。一、走近生活,培养创作兴趣小学美术激趣教学可以从很多不同方面展开,对于小学生们最受用的一种便是从生活中找寻美术课程的趣味素材,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创作兴趣。小学美术课程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以生活为依托,许多教学要点都是从生活中取材,这也非常符合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们能够对于  相似文献   

3.
《海南教育》2013,(6):124-124
<正>小学美术课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画画课,上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画画,其实不然。根据美术的含义,按照现在较为公认的分类,美术的种类应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绘画只是美术课程内容分类中一种最为主要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长期狭窄的错误认识,使一些老师上小学美术课时,只往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简笔画或者线描画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下面"依样  相似文献   

4.
小学美术课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画画课,上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画画,其实不然。根据美术的含义,按照现在较为公认的分类,美术的种类应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绘画只是美术课程内容分类中一种最为主要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长期狭窄的错误认识,使一些老师上小学美术课时,只往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简笔画或者线描画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下面"依样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往往因为班级少,教师忙而开不了美术课。也往往因为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升学考试之列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一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在农村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们的心情我颇有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校的小学生,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常玉香 《考试周刊》2012,(58):184-184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使学生感受美,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说,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学习,他们不仅能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在高中美术课上,我们教师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着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创设教争睛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激励学生互助合作,弘扬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儿童刚经过启蒙教育,开始拥有一定的自己思维,有一种想表现自我、展示自己心灵感受的强烈欲望;并有着想与他人共  相似文献   

10.
刘鹏 《成才之路》2014,(24):6-6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使得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农村学校和家长的观念陈旧,以及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始终不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效率,是每位美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们推行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由过去单纯注重传统文化课程转变到现在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美术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范围,提高审美情趣,能够对美术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对简单事物用美术手法表现出来,为今后美术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叶敏 《广东教育》2007,(7):129-130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课教师一般对计算机的操作驾轻就熟,而往往缺乏艺术审美素养,而美术教师常常惊恐于受到技术的控制,而忽视信息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课,由于专业要求不同,开设课程不同,而没有统一的教材。美术教师如何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对各美术课程的教材进行整合,成为极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它要求美术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对自己所教美术课程的对应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各种美术内容和技能中选择与所教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使美术知识与本专业知识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14.
魏虹 《教育艺术》2000,(1):38-39
美术欣赏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 ,可以陶冶情操 ,培养艺术兴趣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当自觉地为他们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 ,帮助他们欣赏一些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优秀作品。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 ,教育目标虽低 ,但困难也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识到 :一、美术欣赏应重在对艺术的整体审美感受。艺术大师阿恩海姆认为 :“没有哪位真正的艺术家能够用文字说明他们要说的事情。”而美术教育如果坚持把美术作品传达的意义阐释清楚 ,那么 ,这种阐释往往是不真实的 ,…  相似文献   

15.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我们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努力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活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此,我谈几点对美术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重视和强化基本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美好心灵最直接的手段。小学美术重点是让学生形成美的感知,能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较好的美术素质呢?当然是抓好美术教育。为此,我们就要思考怎样上好美术课,这里,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白海容 《贵州教育》2008,(22):45-46
从教小学美术以来,我发现,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美术教师在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培养与欣赏能力、创造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发展是不协渊的.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老师通常把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技巧当作其终极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重视学生的造型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或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实用教学用具能力的培养.把技能技巧的训练,作为整个美术教学内容来抓,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艺术审美的熏陶.基于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今笔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地位,一味地追求学生对现有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一定要使自己的美术教学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在教学中要能够坚持学生的主体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人格的形成,确保全体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学中应从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赏析美术作品要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联系;面对美术作品时,欣赏者要创设情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美术作品为切入点,以画家的经历故事为内容进行精神教学;探索美术鉴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促进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