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道德修养为第一要义,青少年的道德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持和强化。本文以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相关性为切入点,阐述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传统孝文化有很多优秀的道德内容是青少年德育不可忽视并需要借鉴的,但是随着当前的社会转型、制度变迁,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孝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出现混乱。孝文化的当代困境,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孝文化价值来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十四孝》中的孝文化有其合理性,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孝顺,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启示。在当今这个浮躁功利、人情淡漠的社会里,以其孝文化来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尊重意识,让青少年学会从细处关爱他人,培养博爱情怀。  相似文献   

3.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中蕴含的丰富孝文化表达,彰显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文化滋养。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文化与价值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于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往和追求讲孝尊孝守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亲情血亲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有序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充分挖掘我国传统典籍中的孝文化表达,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道德修为、构建民族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教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对青少年进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是否定道德虚无主义和 道德复古主义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传递给青少年一代。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渊源流长,其发展曲曲折折。早在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礼、义、廉、耻”为国的四维,把它作为道德的核心。孔子提出“仁”,孟子强调了“义”。近代孙中山先生主张“四维”、“八德”教育国民。但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孝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孝文化有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内涵。孝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弘扬孝文化,要对社会全员进行加强孝文化的认知教育和实践教育,特别是要重视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学校和家庭都应做出努力;要净化培育孝文化的社会环境,监督媒体传播的信息;要健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给子女减轻负担;宣传法律法规,让民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相似文献   

6.
聂洪霞 《考试周刊》2011,(41):212-213
作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孝文化进行分析,认为: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孝文化在学生中出现了断层,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大力加强学生"孝"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孝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很多优秀的道德教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成长,本文在阐述弘扬爱国思想、提倡民族气节、崇尚仁爱思想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把中华民族优秀思想道德和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古典文学教学相结合等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孝"的基本涵义包括善事父母、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和爱护自己四个方面。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孝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被现代人所忽视,人们在"孝"观念与行为上存在着不能供养父母、不能体谅和尊敬父母、自伤甚至自杀等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的主导性作用、大众传媒的引导性作用和法律的规范性作用来传承优秀孝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支柱,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孝"意识现状,构建基于孝文化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孝文化深厚底蕴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充满孝文化氛围的育人环境,对于培养高质量护理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论“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孝”陈勇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社会主义家庭伦理的过程中,“孝”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孝”,人们的看法历来并不一致。笔者认为,批判地继承“孝道”这一道德遗产,大力提倡养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社...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德育教育内容中严重缺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致使我国青少年的道德精神贫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今天我国道德教育陷入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文化非理性的全盘否定.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在于有多么深厚的古代文化功底,关键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在进行教育时,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形化,杜绝口号式灌输;同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特别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行动来做出表率,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青少年摆脱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文化浩瀚博大,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科学和人文精神蕴含其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可以说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当前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袭来,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大文化背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4.
试论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余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本文以此为宗旨,试图探讨如何应用儒家伦理的精华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服务,以增强德育有效性,培养跨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当前我国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文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力度、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体系建设、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方面探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思想,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在探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本文以此为宗旨试图探讨如何应用儒家伦理的精华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服务,以增强德育有效性,培养一代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8.
马月 《现代教育科学》2015,(2):67-68,87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部分,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本文从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价值观、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方式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着手,以传统道德文化为视角,试图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点,完善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明了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论述了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提出要弘扬、阐释、转型孝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庞国明 《教师》2010,(20):10-11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享乐主义严重、拜金主义盛行等不良现象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取向,给我国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传承优秀中华民族传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