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技术作用于教学发展方面,当前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教学技术化与教学去技术化。前者是一种技术自大,后者是一种技术封闭,二者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显然都不利于教学发展。我们主张教学合理技术化观点。教学合理技术化认为,技术工具与教学工艺密不可分。从古代到现代,技术工具革新持续推动着教学工艺演化;教学工艺发挥出好的教学效能,是以技术工具的遮蔽为前提的。正是教学合理技术化的未完成状态,促使技术工具及工艺继承与发展,推动着教学系统的发展演进。教学合理技术化应注意技术工具选择的适效性、把握技术应用的阶段性、树立合目的性的教学技术观,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育技术化与传统伦理框架的开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类自身的缺陷和与之相关的社会需求促成了生育技术的产生,而该技术引发出的有争议性的问题,往往又与技术所应用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们某些观念的滞后有关,传统的封闭型伦理框架应该趋向开放,具有弹性的边缘区,以便在较大的程度上适应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同时,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也应建立起来,以便对技术的应用加以调控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麦当劳化"是指将快餐餐厅的准则逐渐主宰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由于一味地追求教学过程的"高效"、"可量化"、"可预测"和"可控制",当代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麦当劳化"趋势:教学技术化倾向导致不少课堂"唯技术化"现象突出。教学"麦当劳化"的根源在于教学崇尚"工具技术理性",教学过程盲目崇拜科技,忽视教学主体的感受,从而必然导致整个教学的"去技术化"恶果产生。因此,技术与教学必须有机整合,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对话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以及教育者对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当下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目前教学技术化倾向的表现主要为教育思想的技术化和教学活动的技术化两方面,导致教学技术化的根源主要在于技术乐观主义无限膨胀和突破技术应用限度。教学技术只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的一种工具,而非取代教师成为教育主体。  相似文献   

5.
技术化生存是人类自为生存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特指工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阶段,人类对近代技术和技术产品高度依赖状态下的人类生存方式.技术化生存作为技术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生存时代的近代工业化、生存基础的技术依赖性、生存状态的技术意识形态化和生存活动组织方式的"非理性"等特征.技术化生存中人类生存面临着困境,从本质上说技术生存中人类的生存困境是文化的困境.摆脱人类生存困境,需要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技术化生存向创造性生存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存在着许多技术化问题,如软硬件建设不同步、管理体系欠完善、重视设备管理轻视教学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克服教育技术技术化倾向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技术时代  我们这里所说的技术的概念 ,是指和科学紧密相连的现代技术。和传统社会的技术概念相比 ,现代工业社会的技术不仅仅是指技能或者技巧 ,它还具有一些为传统的技术概念所不曾拥有的内涵特性。最主要的 ,在现代工业社会 ,技术已经上升为一种价值观———一种与科学紧密相连的价值观。[1]在传统的农业社会 ,技术虽然也对生产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虽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 ,由于农业社会本身的发展机制并不十分依赖于技术本身 ,因此人们对它并不是很重视 ,技术本身也因此而不能上升为价值观 ,在某些地区某种特定的场合 ,比如 19…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技术化发展倾向,使教育活动出现了方向性偏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使具有丰富意义和无穷生机的教育的根本意蕴被去除。在这种状态下,真正的"人"的发展,真正的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难实现的。而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则致使学科的逻辑起点发生了漂移,造成了教育技术事业的混乱,技术至上主义的盛行。在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作为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主体,人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深刻反思,直接导致了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先进理念与有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缔造现代课堂典范形态的两大支撑点。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内在线路之一是寻求一条高效课堂理念与现代技术文化之间更为完美的结合方式。技术是"形而上"的思想与"形而下"的工具组成的有机体,高效课堂理念在技术文化的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等层面都能找到相应的结合点。高效课堂理念技术化过程的实质是先进课改理念与技术文化全面融合的立体化过程,是先进课改理念借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来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课改理念的精确化、课堂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过程的工艺化,构成了高效课改理念技术化的"三部曲"。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在技术条件中的完美耦合与整合匹配,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思路。这一平衡的实现需要重点解决三大平衡:有形模式与无形变革间的平衡、理念创新与技术配合间的平衡、学习环境与教学控制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追求,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了。教学技术化的现实表现主要有教学目标操作化、教学过程程序化和教学评价数量化。教学技术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本性,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一项纯粹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教师要克服教学活动的技术化,做教学技术的主人,就必须对教学技术所内蕴的“实用理性”的功利倾向予以深刻的批判。当前,最重要的是,不能把教学技术作为一个自成系统的教学体系,而应把教学技术视为一个更为复杂的教学活动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与“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工业社会,随着生产工具作用的不断强化,已把人对自然界的直接领带转变为人对物质产品的直接依赖,凸现出人为获取物质产品而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占有,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被遮蔽和遗忘,当今,我们必须恢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一直关注着人,认为人具有自然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人的"三性"分别从人的自然本质、人与动物最终相区分的一般本质和人与人相区分的特殊本质三个层次上全面的界定了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完整形态.这为比较文学中分析人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主体概念和正确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13.
世界能源技术的三次革命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薪柴时代,中国凭借“朝贡体系”成为世界的中心,确立了其天朝大国地位;蒸汽机革命引领下的“煤炭时代”里,中国落后于西方,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国家;内燃机革命引领下的“油气时代”中逐步自立自强的新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面对以核能的和平利用为标志的“新能源时代”到来,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要接受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新闻在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本文从对社会新闻的界定及社会新闻本身的流变规律,并结合国内外及社会新闻自身的革新来阐述社会新闻在当下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技术进化凝聚的是人的意向性,正是因为人的意向性,作为人造物的技术才得以存在,才得以进入人类所生活的世界。自主性并非是技术进化的真实意向,需求反映技术进化的社会意向,技术进化的本质是人类主体的意向性的展开。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经济的振兴,英国积极招募外国的廉价劳工来填补自身劳动力的缺乏。随着大批的移民的不断涌入,英国的民族和种族成分变得日益复杂,社会文化变得格外多元,种族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为了让外来移民更好融入英国社会,促进社会的融合,政府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文章将英国社会融合政策的演变分为三个时间段来进行阐述,通过解读英国各个时期所实施的社会融合政策,旨在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提供思考和借鉴,进而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需要     
人作为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物 ,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不同的需要。人的自然需要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生物需要、生理需要 ,包括物质生活需要、性生活需要、健康和安全需要 ;人的社会需要即人对社会的需要 ,包括人与人的相互依存需要、人际交往需要和劳动合作需要 ;人的精神需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和意志需要三个方面。其中 ,认知需要包括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 ;情感需要是人对积极、愉悦情感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消极、忧郁情感的克除和消解 ;意志需要即对良好意志品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流大学源于一流学科,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农业科学居世界前列的康奈尔大学在政府法案赋权和资助扶持政策之下,坚持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服务农业产业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引领产业转型,实现了高校与产业产教融合、双赢发展。追溯康奈尔大学农业科学的发展历史,揭示农业科学的发展规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农业科学的发展轨迹与内在逻辑,对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等农业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道德是逐步演进的。自然道德的特性是本能的共同感受,适应于小群体的生活方式,并由此而演化出具有抽象特性的道德准则,适应于大群体的生活方式。自然道德的演进过程既有冲突又有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