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通用的初中语文课本,共选入文言课文二十八篇。这些课文多是传统名篇,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大都值得借鉴,也适合教学。但是,作为语文教材,其中某些注释、 标点略嫌美中不足。为了有助于课本的日趋完善,谨就管见所及,悉依册次、篇目,提 出一些点滴商榷。 《狼》 (第一册)的结尾标点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相似文献   

2.
古文的释义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须要“不同的声音”多角度分析,以期获得对文章更为准确、深入的理解。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更应该精益求精,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古文根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教研时发现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文言文一些注释存在的问题。兹列于此,求教于语文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对初中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人教版课本文言文注释的质疑,结合古代相关典籍及文献资料,重点就"素琴""泯然""得无""固"等值得商榷的文言文注释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在十年制中学的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它所担负的任务却很繁重:许多将来从事整理、研究、教授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工作的人才就从这里入门儿,打下一定的基础;即使是将来要从事科技工作的人,也无不要从这里吸取营养,受到陶冶。因此,课本所选的文章要精,课文的注释也要考究。注释是教师讲授的基础,直接影  相似文献   

5.
高其良 《天中学刊》2000,15(3):111-113
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版)文言文注释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白玉微瑕的是,有些注释或释义有误,或表述不确,或语法分析欠妥。这无疑对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形成误导。笔者将有上述问题的例子整理出若干,予以纠正,以期使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更加完善。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与专家指正。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注:可使报秦者:可叫他去回复秦国的。此注训“使”为“叫”,训“者”为“的”,显然是因不明该句内部语法结构而解释有误。“人可使报秦者”是一个定语后置结构,“使”为“出使”义,“者”…  相似文献   

6.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1988年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琐忆》一文的注释,将其溯源于《史记·张仪列传》。其实此语在邹阳笔下就有,语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偏昕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已经很详尽了,但是仍然存在词语解释简单、含义笼统、错误解释或者未解释等瑕疵,这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将针对文言文中的注释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1.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现代语言,文言文的阅读相对比较吃力,因此需要注释进行辅助,帮助我们阅读。文言文注释一定是通过研究古代汉语言文学,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含义之后,提出科学的理解,并采用规范  相似文献   

8.
新版高中语课本中的言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通过参照前人的古注、严格区分语义注释和意注释等途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9.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通过参照前人的古注、严格区分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等途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二十一页习题四引了《韩非子·内储说上》一段文章:“齐宣王使人吹等,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竿,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课本注解:“〔以〕同‘巳’。”我认为此注不妥。如将“以”解作“巳”,便同上文语意毫不连贯。上文说;  相似文献   

11.
一、闻寡人之耳者(高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注:[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闻”《辞海》第四义项为“达,传报。《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可按《辞海》第四义项作解,“闻”后如果补出省略的介词“于”,就和《鹤鸣》中的“声闻于天”结构相同了。那么“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成现代汉语就可为:“能在公众场合议论(我的过错),传达到我耳中的,受下等赏赐。”课本原注将“闻”解为使动用法,绕得圈子似乎大了些。二、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高一册《赤壁之战》)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标点指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标点不妥。“土橐”不是一种官职,释为“做官和依附权势”较妥。“植其杖”的“杖”是一种辅助性的劳动工具,“植其杖而芸”译为“拄着他的杖除草”。“走卒类士服”的“类”释为“类似、像”。“践华为城”的“践”释为“凭借”。文言断句注意文章的思路和层次。  相似文献   

13.
幸敬存 《学语文》2011,(5):72-72
一、《寡人之于国也》的“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喻”。课文注:“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可以说是犯了以今律古的大忌。先秦时代,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晓也。”《汉书·项籍传》:“喻以所为。”颜师古注:“喻,晓告之。”据现存训诂材料,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注释的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多版教材出现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考证对勘的方法,以《四部丛刊》《十三经注疏》等作为版本校对的主要依据,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选文注释方面的校对工作。在选文校勘的基础上,具体采取比较的方法比较选文校对前后的优、缺点,指出教材中文言文选文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日翻检在学习和使用初中语文课本的过程中所作的零星札记,得与课本注释的商榷意见二十余条。有的是原注有误,愿为订正;有的是原注欠确,欲予改饰;有的则只是将“更佳解”置换了“合理解”——而这些意见却又都是以个人的认识为基准的,因之,不敢妄言自己的看法全部有理。敢竭鄙诚,谨陈浅见,以就教于课本编者和读者诸君。 (一)注释有错漏 1.“佛印绝类弥勒(四册《核舟记》) 原注:“[绝类弥勒]极象佛教的弥勒菩萨。”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的注释,有两条似觉欠妥。一、《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课本将“临”字注为“靠近”这样以今解古,有失文意。“临”在古汉语中没有“靠近”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可作“靠近”解,意思是“在旁边儿”,没有方位性。文中已说明亭子在“泉上”,若将“临于泉上”解为“靠近在泉上”,显然不通。“临”在这里实际是“居高临下”的“临”,应该解作“居高处朝向下处”(《辞海》语词分册“临”字第一义项),这是“临”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文中介绍亭子用  相似文献   

17.
信陵君窃符救赵》1.“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课本注:“[遍赞宾客](向侯生)周遍地介绍客人。赞,引见,介绍。”此注对“赞”字的解释并不错,问题是介绍的“方向”不合语境。诚然,所谓“介绍”总是双向的,即向侯生介绍“宾客”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言文注释经由前辈学者详细考证后编写,作为专用教材对提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仍注意到有一些词的注释值得商榷,本文就中学文言文中的一些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适当考证和补释。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于文言文注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接受.而应该对注释本身的是非优劣作出评判,发现错误的或不足的注释要予以更正或补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注释,进而理解原文。  相似文献   

20.
入选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有注释,这些注释对于语文教师从事教学起到了很好作用,是教师备课、教学必须参考的重要材料。应该肯定,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文言文注释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多数注释是可靠的。但是,毋庸讳言,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尽管不断修订,远未臻致完善的程度。只要备课用心钻研,时时可以发现一些败笔、疏漏。对此,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予以纠正、补充,切不可盲目依从,尽信其注,甚至奉之为金科玉律,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五种类型。由于受篇幅限制,本文每种类型但举一例说明之。第一,由于入选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