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节韵律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音节韵律偏误进行了分析,认为汉语自身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对韵律教学的忽视是韵律偏误产生的原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音节韵律搭配训练,加强学生诵读教学等将有利于学生韵律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与语言自身的特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现代汉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汉语的音节构造形成了汉语特殊的节奏韵律并贯穿制约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不同层面。尽管作为母语学习者,学生的口语听说能力在入学前都已经具备,但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特别强调汉语音节韵律组配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3.
语音实验发现与本族语使用者相比,多数中国学生在英语朗读状态下并不能有效地做出正确的韵律切分,而是呈现出类似两词一顿的情形。在重音分配上几乎每个词都被赋予了重音,且韵律短语中重读词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有类似汉语去声的声调类型表现。闭音节结尾词后面普遍増音。语音实验分析显示,英语中际语韵律短语模式的形成有其类型学原因,语言韵律类型的不同是制约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韵律的底层原因,英语语音教学应注重韵律知识的灌输。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可以起到监听纠正、培养语感、体味汉语韵律和感受汉语结构的作用,并能对听说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此文以汉语韵律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以罗兰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写的80篇汉语作文作为研究语料,归纳出其中出现的与韵律有关的偏误类型,总结韵律偏误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同素词修辞的功能,以期在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对同义词、多义词、和同素词能区分开。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有关汉语韵律特征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研究成果表明:重读可以有效对指代歧义句进行解歧;时长与停顿可以有效对层次切分歧义句进行解歧;重读可以影响口语语篇的加工速度和加工效果;韵律边界是口语句子切分的重要线索,其中音节时长分布模式起到重要作用;汉语语调早期加工表现出大脑右半球加工优势,支持音高加工的声音假设;语调整合的时间窗口不影响语调早期加工的敏感性,但影响语调加工中大脑的激活程度;对韵律边界的感知可以诱发特定性脑电成分CPS。未来可以围绕语句边界韵律特征在话轮提示和言语行为中的作用及其声学参数规律、韵律线索对留学生汉语句子理解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真实的英语口语语料为基础,通过对湘语与新疆汉语方言的英语录音材料的韵律特征的统计分析,对比了湘语与新疆汉语方言对大学生英语朗读中的韵律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的英语韵律的异同,试图找出规律,希望以此来推进语音韵律研究的进展,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雨舟 《文教资料》2012,(32):105-106
韵律句法学是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它的产生颠覆了语言学界"韵律受句法的影响与控制"的主流思想。汉语语法研究的韵律词法、韵律句法学视角,多视角研究综合互补已经成为了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色。文章阐述了韵律句法学研究的意义以及简要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自己对韵律句法学发展状况的简单浅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词汇发展与修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词义的演变、新词的产生以及词语形式的替换等很多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将汉语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发展的体系中,把韵律修辞分为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音段延长的不同类型及其韵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汉语口语里,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音段延长,每一种类型都与一定的韵律事件相对应,都有各自独特的时域变化方式。韵律域末尾延长、即边界前的音段延长以音节的韵母为主,韵律域起始延长、即边界后的音段延长以声母辅音为主,而与重音凸显相关的音段延长则是涉及整个音节的、相对平衡的延长。音段的不同延长效应,可以作为了解言语韵律结构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述宾结构是汉语作为SVO语言中十分重要的语法结构之一,汉语句法关系的许多特点,在述宾结构中都有反映。其变化丰富复杂,在句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语也属于SVO型语言,但两种语言中的述宾结构及其特点等有同有异,包括两国的语言学家对动词加宾语这一结构的理解和划分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述宾结构的句型结构、语义、韵律、跨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两种语言述宾结构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发掘汉语句法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词的复音化是指汉语词汇由古代以单音词为主逐渐演变到后来以复音词为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汉语词汇中复音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汉语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着的符号系统,其词汇的复音化过程不是孤立的,它关系到构词法、词的内部结构、词义及其表达、韵律、语体风格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汉语复音词的产生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VO式动词 N"结构的产生具有语用上的合理性以及句法上的合法性,它有结构简洁、表达有力、信息突出、印象深刻、节奏明快、悦耳顺口的特点,符合语用需要,符合汉语的韵律句法,也是语句用法最终定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对汉语语法特点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现代汉语语法有三大根本特点: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汉语是重语用的语言,语法跟语境的关系密切;汉语是重韵律的语言,节律对句法结构有制约作用。三个特点的关系是“一体二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格律诗、散文和语篇等三种不同文学体裁,探讨了英汉语的节奏和韵律美学功能的异同,并以大量的实例或数据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美学功能特征,意在让朗读者或阅读者准确把握英汉语朗诵的技巧与标准以及对美感的体验,而且对语音、文学、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对翻译均有指导意义,为大学英语审美化教学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谈汉语诗歌韵律观,必然联系到汉语诗歌的韵部,而谈汉语诗歌韵部的演变,却又最能有效地启示人们去认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汉语诗歌韵律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汉语韵律句法研究逐渐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一般认为,对汉语韵律制约句法现象进行专门的研究始自赵元任、吕叔湘等人。文章借鉴冯胜利、吴为善等学者的汉语韵律句法研究成果,通读《马氏文通》,找到了该书所涉及的若干汉语韵律制约句法的现象;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分类,并主要与冯、吴二位的汉语韵律句法研究相系联,试图证明《马氏文通》是汉语韵律句法研究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朗读流利度是阅读流利度的主要表现,因此发展第二语言朗读流利度在第二语言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朗读流利度主要包括三项指标:朗读速度、朗读准确度和朗读韵律.考察了多样化认读和拼音输入训练以及朗读录音作业相结合的朗读教学方法对初级汉语水平的英语母语者汉语朗读流利度的影响,并将中国人的朗读语料作为基线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汉语朗读教学方法提高了英语母语者的汉语朗读流利度.多样化认读训练提高了解码的自动化程度,拼音输入训练增强了学习者的语音意识.朗读录音作业改进了学习者的朗读韵律;言语任务的难易程度对英语母语者的汉语朗读速度和朗读韵律的影响较为显著,对朗读准确度的影响不显著;学习时长对英语母语者汉语朗读速度的影响比较显著,对朗读准确度和朗读韵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重言叠字是汉语千年传统。汉语的重言叠字具有乐音性;重言叠字姑且可以称为韵律格。现代汉语主要有十二种韵律格,常用的有AA格、ABB格、AABB格、ABAB格、ABAC格等。韵律格的模拟建构过程是任意几个方块字的全排列,并在这个基础上设条件优化排列结果。所设条件是重字的排列;汉语的重言叠字理念就浇筑在所设条件中。《秦腔》有丰富的韵律格实例;这些韵律格实例都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从而强化了《秦腔》的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