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不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
浅谈语言思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心理学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其焦点是存不存在无语言思维,无语言思维是不存在的;无思维语言也是不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语言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言。两者无法分开。 我们认为思维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用概念进行的思维”——语言思维。为什么只有语言思维,而别无其他?自从人类有了语言  相似文献   

3.
一、管理格言不泥古不化,不惟"新"是从,不墨守成规,不随波逐流,追求管理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敏性、独立性,直面缺憾,学会反思,变封闭式思维为开放式思维,变单向式思维为多维式思维,变守成式思维为创造性思维,将继承与创新和谐地结合在学校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4.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正确的思维,便不可能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没有生态化的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构建生态文明的实践.加强生态化思维的培育,既是建设两型社会、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思维方式生态化的关键.研究主要就生态思维的培育举措及其途径、方式进行论述,以期促进思维方式生态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柯祥发 《生活教育》2011,(16):40-42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不唯书、不唯师、不唯权、只唯实"的创造性求异思维,因此逆向思维被称为思维学上的革命。逆向思维能力是一种努力开拓、勇于创造发明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  相似文献   

6.
魏明 《课外阅读》2011,(10):81-81
传统教育比较注重复合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阅读教学中,只承认一种思路、一种解释、一种结果、一种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提出其他同样是正确的思路、解释和结果,不允许出现与“标准答案”相近、相关或相反的实际上又是正确的答案,忽略和阻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教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即基础知识好,而思维不活跃,头脑不灵活,一个个老气横秋。可见,阅读教学应注重发散思维、创造性形象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让他们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和幅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形式。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表现可跳跃式的、弹射式的、方向多变且无一定。并即解决问题时,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法。如果某个问题有多个答案。那么思维将以  相似文献   

8.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用词和句子记载下来,固定下来,使人类社会中的思维交流成为可能.“人的思维——无沦它以何种形式实现——没有语言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对此西方的哲学家也形象地说“思想是卷  相似文献   

9.
蔡群 《学子》2012,(12):75-75
开放性试题通常不具有定向的解题方法,答案往往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能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同时得出多个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有利于思维的开拓和深化。同时开放性试题由于各个要素的开放性、生动性、关联性,能使...  相似文献   

10.
“思考不周到,答题不全面”这种思维的残缺性在中学生化学学习中非常普遍.化学学习的思维残缺现象常常表现为化学性质的归纳不全面,化学问题的探究未穷尽以及化学问题答案的检验欠考虑。这种思维的残缺根源于学生思维的被动性,直接源于思维活动的无组织性,因而通过教学中创设自主思维的环境以及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学生思维的组织性将是化学教师应对学生思维残缺的有效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立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必须首先了解发散思维产生的过程、活动规律及其特征。发散思维,是在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2.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不按习惯思维方向,而是从其反方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解题时,顺推不行时考虑从其反面来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转换为探讨不可能性.总之,当我们反复思考某个问题陷入困难时,逆向思维会使人顿开茅塞,绝境逢生.  相似文献   

13.
悟性思维特征:主体主观能动性、跳跃性、体验性、不确定性等。悟性思维对工程思维影响:悟性思维主体主观能动性可化解工程思维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问题;悟性思维的跳跃性可促进工程创新成果产生;悟性思维客体的体验性可更直观、具体把握工程对象;悟性思维不确定性有助于在信息不充分下帮助解决工程思维不确定推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那么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基石。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顾名思义就是向四面八方展开、扩大、分散。发散思维就是思考者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想开去,善于多向观察、多路思考,打破思维定向性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它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正确把握发散思维。一是要保证思维的流畅性,即在思维过程中善于排除干扰;二是要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即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三是要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即具有超常的独特见解,不人云亦云,不“炒现饭”。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判断.因此,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中小学思维教学的研究发现,思维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明确与教学方式不完善的问题。基于此,采用"学科知识—学科方法—思维方法"的"研究路径",建构了中小学思维教学内容的三维模型,提出了"方法理解"的思维教学取向,设计了"思维方法—学科方法—学科知识"的"教学路径",并以密度教学为例,诠释了中小学思维教学应有的本真之意。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12)
发散性思维的独特性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指人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固定的思考模式,采取开放的思维方式,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案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陈建芳 《广西教育》2012,(29):87-87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思维缺乏缜密性、完整性。因此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太全面,也不能富有逻辑性地分析问题,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短视性思维障碍。这些障碍的造成可能来自于老师的教学,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本身不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不健全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短视性思维障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探寻学生数学思维的障碍,并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对数学学习意义重大.初中生的数学思维障碍表现为思维不缜密和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要帮助初中生克服思维障碍,则要培养初中生缜密的思维和打破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20.
林丽丽 《班主任》2004,(5):30-31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思维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不拘于已有结论,不迷信权威,力求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式找到新的不同的结论,因而具有开拓性和开放性.在班级管理中,我尝试运用创造性思维,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