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概念;掌握有关倾斜角和斜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A版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第三章是解析几何,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本章中,学生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直线、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点到直线距离,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应用.初步形成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直观地说直线就是简单的曲线,我们将从讨论直线方向的概念开始我们的研究.直线的一个几何特征如下:如果选择直线 l 上一点 P_1并通过画直线段连结它与 l 上的其他点,通常这些线段有相同的方向,这个方向被称做直线 l 的方向.反之,如果能用和直线同向的线段连结某点和 P_1,那么这点在直线 l 上.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其他曲线上的点 P_1并用直线段连结 P_1和这个曲线上的其他点,得到的这些直线段通常不总是具有相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直观地说直线就是简单的曲线,我们将从讨论直线方向的概念开始我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关键是要在宏观层面把握和整合教材,构建单元整体教学逻辑,提炼出适于学生学习探究和素养培育的单元学习主题,并以此统领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流程、打通知识到素养的通道。“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课就是笔者基于单元教学理论指导的一次尝试,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课题"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基础模块)(下册),主要内容是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本节课通过微课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探究倾斜角和斜率的变化规律。学习和借鉴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课前,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课前练习反馈表。课堂上,解决学生课前自学中产生的疑惑,并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倾斜角与斜率的变化过程,推动学生去发现倾斜角与斜率的变化规律,促进知识的内化;通过课后分层作业,拓展学生思维,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制作了发展题的解题视频,便于学生重复观看,自主学习,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1.知识点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学生对几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中所学的直观图形的感性阶段,因此需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直线入手,去研究刻化直线性质的量——倾斜角与斜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本节课中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都应当得到适当的体现,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有倾斜角、斜率的概念,还应当包含坐标法、数形结合思想、解析几何发展史等.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都描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材分析“巴西”是人教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围绕“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三部分内容展开,分别涉及巴西人文特色、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内容。这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首先介绍地理位置,为学生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分析人种特点进而延伸到文化的多元性;最后从经济发展联系到环境保护。内容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61-63
以艾滋病实例入手,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人体三道防线抵抗病毒的免疫过程,并将类比想象、交流合作等方法合理运用到情景再现中,让学生在轻松掌握免疫调节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能力,在体验获得知识乐趣的同时认识到知识源自生活并可用于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利用系列问题,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实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版本]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俄罗斯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的特点"三部分。俄罗斯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面积广阔,自然环境地域差异显著;自然环境的特点对其工业、交通等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显著。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巩固认识国家位置和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下节课学习俄罗斯的人文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第1节第一课时.内容分析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初步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课标要求与教材简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植被”。《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节课为“植被”第一课时新授课,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从教材知识体系看,“植被概念→植被的类型→植被的形成过程→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是对植被研究逐步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设计思想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获取者,是传统课堂与主体性课堂的根本区别。实现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发展是我们的追求。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其作用在于营造师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定义、数形结合求解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准确找出直线的倾斜角并求解. 例1 求过原点且与圆(x-2)^2+(y-1)^2=1相切的直线的倾斜角.  相似文献   

17.
“直线的斜率”为新教材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第一课时,“教材在处理过程中,直接通过问题‘直线的倾斜程度是如何刻画的呢?’揭开解析几何研究的序幕,再通过分析‘坡度’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得到研究直线倾斜程度的量——斜率.”在对直线斜率的处理方式上,完全区别于旧教材,用增量刻画直线斜率,将微积分思想融入教材之中,让学生接触近代数学,展现了与高等数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以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建构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深挖概念教学的自然生成过程.笔者着力于探究如何进行概念课教学设计并有效开展概念课教学,如何在概念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问题的能力,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朱盛 《生物学教学》2013,38(1):33-34
运用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实施概念教学再通过模型教学,深化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的建构,在"做中学"中培养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二项式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能力,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感受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和对称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