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正在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在这次转变中土地流转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南省土地流转模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其特点是经营主体向种植大户、企业转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等,要进一步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需要坚持多种模式流转,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激励措施,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首批土地确权试点省份,利用补贴政策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实现了政策目标,但却出现"非粮化"和农地流转率偏低等难题,为此,从土地流转补贴角度提出建立粮食生产各环节经济激励机制,从法律和制度层面禁止流转土地"非粮化",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效能,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尤为重要,有了土地农民就有了生存来源,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粮食产量虽然持续增长,但是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开展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浙江省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表现在耕地分布集中,生态环境较好;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土地流转比例较高等。但同时也面临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较弱,土地流转稳定性较差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由于大庄园的发展,许多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不得不租种别人的土地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奴隶制经济的危机,奴隶主为了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越来越多地把土地租给了失地的隶农。于是,隶农在农业生产中也逐渐取代奴隶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尽管隶农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但他们的物质经济条件却在恶化,他们的人身法律地位也下降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封建社会民族贸易与民族战争的苦干问题刘付靖一、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民族关系──农业和畜牧业是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生产部门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工商业处于从属的地位,商业资本最终流回土地或畜牧经营,土地或牲畜是商人最重要的产业。封建...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新疆土地得以大规模开发、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的时代,在新疆的经济开发史上、特别是在新疆的土地开发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后来、乃至今天新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产生过和发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清朝统治新疆的150余年中,维吾尔农民为开发新疆的土地、促进新疆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特殊的贡献。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工作,以促进新疆经济开发史、特别是清代土地开发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春 《考试周刊》2011,(49):231-232
农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农八师是新疆生产兵团经济实力较强的生产师。本文阐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分析了农八师的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条件,认为农八师农地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并提出了推动农八师农地规模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处祖国腹地的河南,地权在集中下又呈不同的态势:地主占有的土地较此前有所降减,失去土地的农民也日趋增多,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地主靠出租土地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实物地租占有极大份额;农业商品化生产虽有发展,但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显得十分微弱。农村经济呈现日趋衰退的态势。这些情况表明,只有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农民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承包制在明确农业经营的微观主体并进而实现农业大幅增产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也造成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状况的长久存在。土地承包制作为一种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农民不仅难以有效利用农业科技,而且难以有效应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各种风险,导致了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在坚持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活农地使用权,同时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辅以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较为合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中原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在岭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对岭南农业的开发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政治上的大统一、汉越两个民族的大融合、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传入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岭南的逐步确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了岭南农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固原地区农业经营在经营形式,经营主体,经营目的,经营方式及土地承包占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种家庭承包经营影响了农业科技进步,使机械力应用程度受到制约,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技术性能难以改进,农业生产过程中较大范围的专业化协作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经营,才能提高使用效益,特别是在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实现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要求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如何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土地使用权流转及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隐含着牺牲土地生产功能而权当保障功能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地区的土地经营存在着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应在切实保证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改变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实行适当的集中合作经营,使农村土地的保障和生产双重功能同时发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长远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略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制度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其中规模化经营是基础。但是,中国在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机制。现阶段中国农业不具备广泛推广规模化经营的条件。中国推广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不能脱离中国农村实际。一、现阶段土地收益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离不开土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条件下,农业规模经营是以土地的集中使用为前提的。在我国目前土地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村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土地集中使用必然要求大量农民离开土地b现阶段农民是否能离开土地呢?这里有一种矛盾:一方面,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约束效应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对农业产出、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三方面的制约。通过进一步的数理分析,对于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有如下结论:要降低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并以此减少农业对土地过多的依赖性是关键;而在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进步以及扩大资本投入是保持农业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突破"股田制"农地经营模式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分割成为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主要体制障碍的背景下,农业经营体制新一轮变革的难点聚焦在如何使分割小的土地嬗变成大片集中使用的土地,其有效对策是必须建立、培育土地有偿转让机制。在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土地流转形式中,“股田制”是一种新型的农地经营模式和农村经济形式。本文从客观根源及法律、政策层面上对“股田制”作了全面分析和释疑。  相似文献   

18.
《六朝经济》一书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类叙述了六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与交通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六朝时期各地之间的区域性差异、部门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因素的积淀,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六朝经济的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其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别具一格,对于六朝经济的研究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有这些成果,既是这一领域后续研究的基础,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视野,利于我们更多更好地还原六朝经济的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当前的土地经营流转。分析历次土地制度的产权关系,可以发现只有土地产权明晰,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土地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所谓小农经济,又称个体农民经济,它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的基础上以户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的农业经济,其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使用手工工具,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地位很不稳定,贫富分化严重。近代时期的法国在农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正是这种小农经济,它的长期存在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关于小农经济为什么一直牢牢扎根在法国被分割成小块的土地上,其原因要追溯到雅各宾派专政的时代。1793年6月初雅各宾派开始执政时,法国形势十分危急,内有反革命叛乱,外有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