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赋”是宋代科举考试特别是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在继承隋唐旧制度基础上,宋代科举所试诗赋内容和文体有显著的变化。这鲜明地体现出了宋人的文学观念和文章趣尚,也对宋代一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行状的文体观念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演变。六朝至隋唐五代时期,人们认为它属于哀祭文章,其主要用途是为其他文体提供原始材料,文体地位明显低于传记。宋人则发现行状具有传记的特性,将其从哀祭类划归到传记类,其文体地位得到了提升。文体观念的流变受到时代变革的影响,宋代出现史学化的传记观念、以行状修史被广泛接受、宋代史官群体多元化等方面的变化都影响到宋人对行状文体观念的变化。由于宋人将行状划归传记,导致宋代出现了将行状视为私修史书、私家传记,行状书写体例呈现传记化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宋代边塞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意义上的宋代边塞词数量不多,但是词中却多用烟、霜等清冷的意象和冷色调,营造出不同于唐代边塞诗词的凄清衰飒的情感氛围和美学风格特征。在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反观边塞词美学风格以及词体观念的演变。宋人"诗庄词媚"词体观和孱弱的人格心理素质是形成宋代边塞词风格的原因,也是其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宋代农村词的创作心态比之田园诗、前代农村词和其他题材的词作有了很大的转变,带来了宋代农村词词境的扩展,主旨的深化以及艺术风貌的新变,体现了宋人词体观念革新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宋代农村词蕴含着丰富复杂的主题内容,其雅化和净化的创作取向带来了新的艺术特色,为词坛提供了新的抒情范式,反映了宋人不断变革的词学观念和推尊词体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词人。精通音律,在宋朝中央音乐机构大晟府审定过古乐,并创制了大量新调,对词乐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清真居士文集》,已佚。词都《清真集》,陈元龙为之作注,题作《片玉集》。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考察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即是考察清真词在宋代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无疑,这种可供考察的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从宋人对清真词的评价来考察;  相似文献   

7.
从宋代词选看宋人的词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词学发达,因此选词活动也很兴盛。由于编选者所处的时代的原因,对词的理解较少有时代的偏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宋代词选来管窥宋人的词体观。“娱宾遣兴”是词之为体的社会功用;“雅”是词之为体的体制特征;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词之为体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各个朝代中,宋代的文学家庭可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家训很发达,宋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宋代咏物词的题材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咏物词共有2999首,所咏事物多达250余种,涉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统计表明,不同词调、不同词家在对具体咏物题材的选择性或日适应性上,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植物、气象、饮食、天象、动物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人的生活情趣、审美习尚和词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宋代文人对李煜词的接受情况,指出宋人从传统的帝王之道、封建的正统思想、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出发,评价李煜词的接受心理,造成了他们褒扬李煜词的艺术成就而批评其词思想内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宋人对柳文艺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柳文语言上的善造新语和柳文文体上的模拟之格。柳文在宋代被接受与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进程一脉相承,反映了宋人志于创新的文章学思想和力行古道的复古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2.
宋人对柳文艺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柳文语言上的善造新语和柳文文体上的模拟之格。柳文在宋代被接受与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进程一脉相承,反映了宋人志于创新的文章学思想和力行古道的复古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3.
宋代元宵词的数量颇多,且极富特色。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允许妇人出游的节日特征以及时局衰.变造成的宋人独特的心理是宋代元宵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那秋生 《中文自修》2012,(11):61-62
宋人好词,并创造了一种叫"隐括词"的文体。"隐括"又作"櫽括",原义是矫正曲木的工具,顾名思义,词的"櫽括"就是将前人诗文剪裁改写为词的形式。"隐括词"是非常有特色的文体,它不仅丰富了宋词的表现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人的文学观念和文体观念。"隐括词"作者通过对名作的临摹改编,获得了同原创者思想感情的共鸣。其直接动机是对前人作品的极端欣赏之情,或因为前  相似文献   

15.
花间词以其在北宋词坛上“倚声填词之祖”的地位,直接导致了宋人“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并因此使得词、尤其是婉约词得以抛却传统抒情文学背负的政治与伦理包袱,发展成为与诗并峙的独具特色的抒情文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抒情文学。  相似文献   

16.
悼亡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一种特殊题材,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对宋代悼亡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个别作品的分析比较,而对其进行系统完整研究者相对较少.本文在对宋代悼亡词全面系统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悼亡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宋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探究了宋代悼亡词反映出的宋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宋代词学批评中的苏轼论摆幅较大,特征各异:北宋,苏轼论是非多誉少,执着传统词体观念;南宋,苏轼论则是褒多贬少,立足词作含寓的现实内涵;延宕到南宋末,又表现为抑扬相共,已开始从词体审美表现形式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立论。这实际上已超出了单个词人词论的意义,显露出后世词学理论发展中词派梳辨之端倪。  相似文献   

18.
词选,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兴盛于宋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宋人"娱宾遣兴"的词体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宋人代词选的兴盛,与此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词之所以在宋代繁盛起来,并形成了我国词史上的黄金时代,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宋代词论和宋人审美思想的发展不无关联。随着词的不断涌现,词论也逐渐产生与发达起来,并影响到宋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趣;而词论的繁荣和审美思想的演进给词的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词的发展。正是在其相互影响与作用之下,宋词的园地里才不断结出硕果,成为词在宋代得以兴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庸》升格是一场以概念重塑为实质的思想运动。从唐到宋,《中庸》的言说文体依次经历了汉唐注疏体、唐宋论说文、宋人笔记体三种主要类型。汉唐注疏体以"礼"为统,随文释义,不能自由言说概念;唐宋论说文可以自由言说概念,但在经世致用倾向影响下,其话语特征以命题为中心,对概念辨析形成牵制;宋人笔记体为概念重塑提供了最自由且最恰当的话语载体,《中庸》的独特思想价值遂得以凸显。此后,宋代《中庸》言说史呈现出注疏体、论说文、笔记体互补发展的局面,三者的话语特征也在交融中不断变化。从文体角度考察文本、命题、概念,或可成为唐宋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