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秧歌是集歌、乐、舞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不同类型的秧歌表现出不同的舞蹈语言特征,也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鼓子秧歌和伞头秧歌是秧歌的典型代表,两者的舞蹈语言受到了各自舞蹈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重在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我国东北地区满、汉族的原生态秧歌,以及在实施全民健身第2期工程背景下,秧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本文以辽宁省现存的原生态秧歌为切入点,对东北秧歌文化进行发掘、整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的宗族,现今有许多宏观性的研究,本文作者在搜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国二十世纪以来南北方宗族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南北方宗族特征进行大体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主要论述东北秧歌的产生、发展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从秧歌起源的历史地理学角度出发,以史料为依据,分别考察了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西北和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秧歌的起源情况,探讨了秧歌起源与灯节表演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泽州秧歌是流布于今山西晋城市的一种民间小戏。它是由民间秧歌舞及说唱曲艺发展演变而来。它之所以能形成,井在泽州繁荣、兴旺,是与当地较发达的经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蕴,崇文尚礼、喜看优乐及重视春祈秋报、迎神赛社的社会习俗等密切相关的。艺人们在秧歌舞的基础上,揉合当地曲艺的优点,接受上党梆子的影响,在道光年间把它搬上舞台,使它成了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8.
陕北秧歌,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广场、街院文化艺术形式,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它起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傩祭”。处于黄河中上游的陕北关中地区,人们历来就将给人们带来灾祸的魂灵称为“殃”。至今民间还传承有“躲殃”、“驱殃”、“起殃”等民俗事象,陕北秧歌正是“殃歌”的演变。盛唐以后。它不断吸收胡人的舞蹈、音乐、杂技以及民间武术等文化因素,从驱魔辟邪、娱神功能逐渐向娱人方面转化,并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成为人们庆丰收、祈吉祥的文化娱乐活动。20世纪30年代以来,其内容又有所创新,出现了现代秧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延川秧歌有着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及其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渗透着黄土意识、乡土意识及潜在的文化心理素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等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0.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类型。山西秧歌品种繁多,分布广泛,从音乐形式看,有11种属于民歌类,14种属于歌舞类,10种属于戏曲类。侯马白店秧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既可以广场表演,也可以上舞台表演,曲调优美,动作奇特,表演形式主要是跑队形和演唱民歌小调。  相似文献   

11.
陕北秧歌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魁宝,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和审美特性。从传播学、民俗学、符号学以及"狂欢化"角度对陕北秧歌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西太谷秧歌的传承和发扬正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正是缘于此,才更应该重视其文化研究。文章从太谷秧歌的渊源与名称、艺术特征、民俗、晋商文化、艺人群体及其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等诸多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比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与中国作家张爱玲的《秧歌》,发现两位作者均思考了人的生存境况,并号召弱者争取自己的温饱权。然而两位作者在对"饥饿"的描述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映射出了他们在文学风格上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东北秧歌历史悠久,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论述了东北秧歌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东北秧歌传承的方向,以为进一步开发东北秧歌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太谷秧歌幽默的语言风格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变换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要素、运用方言熟语、巧用修辞格、违背逻辑法则等都是太谷秧歌语言幽默产生的途径。研究太谷秧歌语言幽默技巧,可以指导太谷秧歌新剧本的创作和旧剧本的改编,促进太谷秧歌的传承、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陕北秧歌是我国著名的秧歌流派之一,被我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大量观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艺术的进步,陕北秧歌文化生态系统也产生了相应变化。本文对陕北秧歌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从"走街型"向"舞台型"转换、娱乐型向专业型转换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陕北秧歌文化生态内容的发展特征,也介绍了如何对陕北秧歌文化生态保护信息系统进行构建,以期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及传承。  相似文献   

17.
壶关秧歌历史悠久,音乐唱腔上和伴奏、调式等方面借鉴了其他剧种的精华,语言浅显易懂;柔美婉转的唱腔、绚丽多姿的表演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上党人亲切地称它为太行山上小黄梅。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家长里短的真实生活,优秀剧目有《打酸枣》、《雇驴》、《侍女登科》等,曾多次在省市演出。200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公布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由民间传统秧歌改造而非自然传承来的延安解放区新秧歌一改传统秧歌戏谑调笑、自在不羁的特色,而成为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激励鼓舞民众战斗激情的武器。作为意识形态的直接产物,新秧歌应时而生的意识形态特质已将民间秧歌的本质内核彻底改写,其在创作观念、文本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体现出与传统旧秧歌截然不同的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胶州秧歌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百年前背乡农民的卖艺舞蹈如何蜕变成今日的文艺瑰宝,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方修成这般体态婀娜,动律独特,节奏鲜明的美样儿秧歌的呢?本文通过对胶州秧歌起源的挖掘,传统表演形式的分析,艺术特征的阐述,力把胶州秧歌的美味儿尽书其前。  相似文献   

20.
秧歌,这门通俗易懂、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中庄村的秧歌具有典型的黄河流域民间秧歌艺术特征,2011年被山西省政府正式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中庄秧歌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其在晋东南地区表演性秧歌的典型性、代表性给予充分剖析,从而对其加以保护并拓展其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这一经典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延续,促进本土的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