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慎言"知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要从自身职能和客观条件出发,以满足读者期望为基本原则,选择与其建设水平相匹配的服务模式,理性思考其服务定位,必须舍弃一些自身力所不能及的服务,切忌脱离实际地生搬硬套知识服务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和高校国际影响力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英文网站的建设成为衡量高校国际化水平和留学生教育资源的重要因素。文章探讨如何把握信息化时代读者服务的新趋势,以高校图书馆功能为基础,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推动智慧高校和高校图书馆的国际化发展,为高校师生进一步提供现代化读者服务和高质量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资源。高校图书馆一直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服务广大师生读者。随着国家智慧图书馆体系的提出,如何适应新形势,推动图书馆管理优化和服务创新,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组织能力的杨三角”理论为指导,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旨在通过高校图书馆服务意愿、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三位一体的体系化建设,使高校图书馆工作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助力高校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导入ISO9000族标准的实质是通过建立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高读者服务的水平、质量和读者满意程度。海南大学图书馆2006年和2007年围绕基本信息服务和本地网络资源服务等进行问卷调查与评价分析,并强调以ISO质量管理为契机,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技能和读者信息能力,不断提高图书馆读者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加速了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并逐步向数字图书馆和网上图书馆迈进,要求图书馆转变服务观念,更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功能,以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的改革与需求.我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全校2万名师生及部分校外读者的资料查询和文献信息服务工作,近几年来,依托学校的大力支持,图书馆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外树形象,内抓素质,加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自动化及网络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把"三育人"工作--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图书馆现代化服务上台阶、创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典型的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都应将读者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隐性和显性教育功能。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从不同层面注重读者的个性需求。文章以心理细分理论为分析视角,对高校图书馆读者个性化服务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讨论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基本要求,并从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等角度给出了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慧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体验,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朝着智慧图书馆的方向转向升级,这与智慧校园建设的长远规划相契合,且满足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图书馆的主要业务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文章从图书馆读者服务出发,着重研究了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的读者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读者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生命线,高校读者的满意率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也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标志.因此,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这样才能为高校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文章从积极推行读者服务艺术、营造软硬服务环境、加强自身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满意率进行探讨,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探讨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功能特点,为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和空间再造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 以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新馆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调查读者对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意见和满意程度,分析新馆在建设理念、布局和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考。[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要以物理空间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新技术为手段,以服务创新为保障,推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变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保障读者权利进行服务变革的8大重要策略,从管理、技术及服务模式的角度,提出其最有效的策略是: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及服务规范、以技术为手段,打造新型知识服务体系及提供融入用户的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并简述了高校图书馆在诸如“图书馆网站建设、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和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保障读者权利的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图书馆的建设目标阐述了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员的工作永远是为读者服务。同时,还针对有学者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读者第一”的观点永远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信息服务的人性化是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的核心内涵,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为重点,以"为读者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属,遵循人本、尊重、理解、合作原则,着力构建图书馆和谐文化,实现服务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11工程"院校为样本,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利用手机终端为读者服务的现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开展手机服务的图书馆较少,地区分布不平衡;以短信服务为主,手机上网起步晚.建议要积极为读者提供手机短信服务,积极构建手机版图书馆网站,并要注重宣传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读者是高校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中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针对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重视读者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鄂丽君 《图书馆》2011,(3):74-76
美国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残疾读者服务,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提供服务场馆,服务设施完善,服务细致入微。我国高校图书馆为残疾读者的服务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残疾读者服务办公室,关爱残疾读者,加强馆藏及设施建设,开展适合残疾读者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以人为本”从理念到现实跨越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职能。文章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对高校图书馆党员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通过高校图书馆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等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图书馆员工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读者服务质量,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向璨  李彬  张晓苗  王海英 《图书馆学刊》2012,34(11):133-135
以Web2.0为研究背景,以国内"211"院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Web2.0技术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情况,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2.0建设以及读者2.0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Web2.0技术的理论基础、图书馆2.0理念、信息交流服务对图书馆2.0建设进行探索性思考,提出解决各种相应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以促进高校图书馆2.0建设水平、图书馆服务水平及图书馆优势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确定读者的主体地位入手,探析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重点读者"的缘起,提出个性化服务"重点读者"的做法和途径,论述由静态服务变动态服务,单向的被动服务变双向交流的主动参与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重点读者"模式的一种创新.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坚持优先重点,兼顾一般,区别对待,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做好个性化服务"重点读者"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读者服务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