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科高职院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双师型"教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但工科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整体素质不高、培养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别受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因素影响。从宏观层面:构建政策保障体系,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观层面: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双师型"教师共建平台;微观层面: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双师型"教师职业人格三个层面提出路径探析。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和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引进方式单一、培养体系不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强化思想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改革招聘机制、强化校企协同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等多种问题一直横亘在民办高校之中,严重影响着学校教学和科研等各个方面。为了应对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各民办高校一方面应当从教师队伍管理的层面入手,在相关人才的招聘、引进、保留、稳定、发展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应不断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综合能力,优化其在教学、教研与科研三方面的能力。究其根本,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为学生培养、学科发展而服务,在教师管理与能力提升方面双管齐下才是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4.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双师型”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理念、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系的重要举措。当前,“双师型”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双师”结构不合理、资格认定不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需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加大校企合作,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师型”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人才补充机制不健全,培训渠道不通畅,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借鉴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完善"双师型"教师补充机制、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何昌岳 《阅读》2023,(39):58-60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这一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出彩,属于“被埋没的金子”,还存在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何能让这块“金子”破土而出?在宏观层面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加大监管和督查力度;在校本层面上,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本文着重从学校实践的层面,研究和探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校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愈发重视,而中职教师的自组织发展是建设“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动力。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常州市L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自组织发展的现有生成条件,针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健全、未有效使用交流学习平台和出现职业倦怠情绪等问题,结合自组织理论群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高水平高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分析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教师师德薄弱、技术技能水平不足、师资引进与培养力度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强化师德建设、健全约束机制;坚持引培并举、实现人才强校;优化师资结构、构建规划体系;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等举措,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本文总结分析了德国高职教师的状况及培养模式:德国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要求较高;教师专业发展规范,教师在职培训严格;聘用大量兼职教师。借鉴德国成功经验,提出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应重新核定教师编制、研究制定高职教师入职标准,制定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培养教师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健全兼职教师机制等,使我国高职高职教师教队伍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尤为重要。在“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精准构建在学生和学校层面都具有必要性。文章从以健全准入机制和正确的职业定位、理顺教师梯队建设、提供优质的实践活动、完善考核体系和奖励机制四个维度阐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民办高职院校的视域维度,研究思政课青年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发展势头总体较好,但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足、队伍结构畸形、教师流动太大,经分析原因是公办和民办体制不对等、民办高职内部机制不健全。提出破解这一难题要从教师政府、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精准发力,找准培养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理论素养的路径,进而激发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积极性,真正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立德树人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运用制度互补性理论,指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互补性问题主要有:资金投入与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着滞后效应;人力资源建设制度改革的缺位,并提出进一步健全资金投入与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可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建设制度,提升学校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服务水平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公共外语教师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存在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少、高级别课题获准少等问题。但是公共外语教师队伍年轻且学历趋高,具有学术研究的优势。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把握学术前沿,进行跨专业学习和交叉学科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一定会提升;从管理层面健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重视教师的在职教育,加强学科建设,同时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扶持,公共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必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文章针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从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健全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通过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深化思政课教师内涵建设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结合的方法,对幼儿园聘用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聘用教师存在学历偏低、部分教师无任职资格、社会保障不健全、缺乏专业认同感、培训机会少等问题,使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因此,要重视聘用教师的培训,提高聘用教师的学历和经济待遇,使聘用教师明晰成长路径,提高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和教学能力的源泉。目前一些新建本科高校科研方面存在着基础差、水平低、平台小、氛围淡和力作少等共性问题。从学校层面,应当进一步重视新建本科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断加强教育引导,营造科研氛围;加强工作考核,完善政策导向;注意制度配套,力求人尽其才;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扶持力度;加强横向沟通,做好服务工作,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能够培养新型创新创业职业技能人才和健全专业设置等。以A职业大学为例,发现其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融合存在职创融合育人理念有待强化,融合文化环境相对欠缺,融合实践育人合力效果不佳等问题。因而,需通过融合教育理念,培育新的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构筑教师层面、高职院校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四位一体”融合圈等措施,构建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融合体系,以期为地方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民办学校的教师,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积极探索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种途径;民办学校要自觉履行法人义务,规范学校管理行为,保障教师的权益不受侵害;民办学校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在“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学生,既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更要注重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培训、一机制、四平台”建设路径,即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创新意识;完善鼓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教师的相互学习,提升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搭建人才共享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教师能力发展平台,提升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提升助力,为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发现,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把好教师招聘关,及时补充教师队伍新鲜血液;通过继续教育改善师资结构;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体系等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