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最近几十年英文论著中关于中国民国时期报纸研究的情况,梳理了近期包括文学研究者、历史学家在内的大量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个领域的现有研究主题,如民国报纸与民主主义、上海的民国报纸、民国报纸与中国新闻业的职业化、跨国视角下的民国报纸等。论文还提出了未来研究民国时期报纸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何雨蔓 《今传媒》2024,(1):75-78
民国时期新闻业是我国新闻史发展的源头与火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不一,因此,民国时期新闻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民国时期它的新闻事业受当时区县政府的限制,广播、报纸等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但是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因此,其新闻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本文以1948年2月5日《涪声日报》第八四六期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进行文本细读并作简要分析,且对民国文献的保存和利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旨在为民国报刊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丽 《新闻记者》2008,(5):85-88
民初记者黄远生(1885~1915)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书香门第,自民国元年(1912)起从事新闻业.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10):78-85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在电视知识引介中,他们有的把电视看作是一种视频通讯技术,有的把电视看作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媒体,部分学者则就电视发展对其他媒体和新闻业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民国知识分子对电视的认知紧扣"电视"的字面含义,认为电视即通过电气技术实现人类视力的延伸,将其看作是"千里眼"、"顺风耳"神话的实现。这些电视知识的引介既来自于国外科技发展的实际,也是基于中国古代神话产生的想象,构成了民国时期特殊的知识生产点。  相似文献   

5.
民族新闻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兴起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百余年来,少数民族新闻业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迂回发展的道路。如今,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像为其信息载体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全面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业队伍日益壮大。少数民族新闻业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我国民族大团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新闻的定义及民族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做出既符合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规律又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  相似文献   

6.
民国江西的陶瓷教育从一开始就与留学生分不开。留学生受西方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创立学校,充当专业课程主要师资力量,从而有效推进了民国江西的陶瓷教育由传统向近代转变。  相似文献   

7.
胡焱  王理 《青年记者》2012,(17):74-75
职业主义理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并形成了一套阐释新闻业职业理念和特征的“新闻职业主义”的专业话语.我国民国初期新闻事业逐渐发展起来,职业化进程也开始起步.但是由于民初报业的独立性脆弱,报人的客观性原则出现一定程度偏离,新闻团体的内聚力不强等因素,致使民初新闻事业虽出现职业化倾向,但较之西方的新闻职业化运作机制而言,远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8.
为筹备2010年10月在陕西咸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笔者于2010年8月先后到西藏、新疆考察调研新闻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民国图书馆学思想是民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环境的产物,是继承与发展中国古代图书馆思想和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借鉴与吸收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的结果;民国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内容来源丰富、思想传播主体多元、本土化和世界先进性等特征;研究民国图书馆学思想有助于预见图书馆学未来发展方向和图书馆学理论创新.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0.
民国报刊数字化是图书馆保存和利用民国报刊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已经建成了民国期刊数据库和民国报纸数据库,本文分别从民国报刊的综合性全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三种类型分析已建数据库的开发现状和开发特点,给出了民国报刊数字化建设的四点思考,以期对还未进行民国报刊数字化的图书馆以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传统目录学的最高成就。对《总目》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通过对民国时期《四库全书总目》学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清晰看出,民国的目录学家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目录学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积极汲取西方目录学思想的养分,从而使中国目录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从分类思想探讨、标记符号设置、适用图书语种界定、分类组织成果、期刊分类实践、索书号加工工艺变迁的角度考析了民国历史上清华图书馆创立和使用的书刊分类法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4~2013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主要从民国文献的保护观念、民国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民国文献的脱酸、民国文献的修复、民国文献的影印、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近10年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江义 《档案》2014,(8):17-20
王可风在长期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工作的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民国档案编辑注重方法理论、档史紧密结合、优先统筹规划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距今最近的一个历史时期的治河档案,民国治黄档案具有形成机构的复杂性、内容的丰富性、保存的分散性三个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江义  ;吴红玲 《档案》2014,(11):13-15
王可风在长期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工作的实践中,切中肯綮地提出了民国中央机关档案边整理边鉴定、边编辑边鉴定、边清理边鉴定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档案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档案管理实践以及档案法规中所体现出的集中统一、民主科学与发展变革的管理思想,适应了近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力地指导了民国档案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档案事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而且对新中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新中国民国档案事业开拓者的王可风,在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和编研利用民国中央机关档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探索出适合民国档案整理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伟 《出版史料》2011,(3):91-99
一、引言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依据当时民国社会之实际需求,该馆依托于其丰富雄厚的媒介平台,充分发挥其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于1915年3月创立中国第一家英语函授学社,  相似文献   

20.
浓墨重彩 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丁  王兆辉 《图书与情报》2011,(2):139-141,144
民国处于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新中国过渡的转型时期,因此民国文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民国文献存世多、数量大、流传广,是我国各级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不同,这些民国文献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