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在传媒产业中的运用目前已经从最初的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延伸到促进传媒产业分离。内容生产与资讯分发的分离,使生产与分发流程被重构,原本由媒体统一负责内容生产与资讯分发的模式被技术催生的分发平台所代替,平台的精准分发成为主流的资讯分发模式。本文聚焦传媒产业分化下版权利益失衡的格局,梳理这种格局下盈利模式与媒体版权控制力的变更、版权的“地域性”与资讯分发的“跨地域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侵权责任归属和信息采集边界不明确下的版权利益冲突,从法律环境与媒介环境两个层面提供版权利益格局的平衡路径,为我国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生产与资讯分发分离下传媒产品的版权保护提供认知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电视媒介平台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以"湖南广播电视台"为例,探讨电视媒介实现平台经济盈利的模式。中国电视媒介平台化发展盈利的关键在于打造平台、生产优质内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整合营销等。  相似文献   

3.
李宇 《传媒》2014,(24)
正电视播出(或内容分发)渠道是指电视节目内容从电视台(网)或集成平台分发到播出终端的路径或技术手段。传统的渠道包括地面无线、有线电视系统、直播到户卫星平台、IPTV等,另外还有互联网等新型渠道。就整体发展趋势来说,有线电视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主导地位,是最大的数字电视播出平台。2012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总数为6.67亿,到2018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将达到14.53亿的规模,其中数字有线用户为5.13亿,免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3.63亿,付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1600万,付费交互式网络电视用户为1.67  相似文献   

4.
"三农"内容生产是县级融媒体的重要业务."媒体+"的理念要求县级融媒体实现从"信息传播式"到"信息服务式"的媒介价值观和实践的升级,在"三农"内容生产上依据"三农"内容宏观、中观、微观的需求特点,构建"三农"内容生产新范式.新范式是由策划定位、选题原则、呈现形态、生产组织、内容分发五个方面构成的运行体系,形成了循环跟进式的信息服务机制,可以为县级融媒体"三农"内容生产提供可靠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中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即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从时间节点、用户使用与内容生产等方面简单阐述了各自的界定性特征。广播在旧媒介范围内属于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由专业人士负责内容生产;之后经历了互联网的第一代媒介到第二代媒介,广播在传播技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介在不断演化,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广播APP在突破了旧有传播范式的基础上,更是在知识付费、线上收听、线下体验上寻求内容生产多元化、受众需求精准化的策略。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着重对于国内最大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从"广播"走向"窄播",走向定制广播的内容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媒体时代,信息生成与传播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关系"在所有信息生产要素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关系"的力量深度统合了"内容"的生产,它不仅占据了信息消费入口,拓宽了内容分发渠道,还再造了新闻生产型构,深度革新了媒介生产"语态","关系至上"的理念或将超越和取代传统的"内容为王".于是,注重关系、发现关系、经营关系、通过关系之桥梁寻求和强化同用户、市场的普遍连接,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组织尤其是媒介机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出版相比,融合出版整合图书、音像、期刊、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广播与电视等媒介在内容生产、产品与内容交付、交互要素与方式以及创作创新等方面优势并使之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出版形态。这种出版形态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既包括独有的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的交互与个性化的关联,也包括产业领域共有的个性化推荐。本文通过对融合出版中个性化特征包含的内容进行解读,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申启武  李颖彦 《传媒》2019,(10):24-28
当前,音频聚合平台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依然沿用着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时期"技术+内容"的融合范式,尚处于弱智能化融合阶段,若要实现纵深融合,还需在明确媒介边界和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完善"生产—分发—进化"的发展链条,从而形成以精准经营为导向,以智能技术和聚合内容赋能的声音媒介。  相似文献   

9.
陈君聪 《中国广播》2012,(11):23-24
深圳广电集团一直致力于推进并实施全媒体发展战略,推进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向全媒介推送与分发,建立多媒体传播平台,牢牢把握舆论宣传主导权,引领主流价值观,全面提升媒体传播能力。音乐频率"鹏城歌飞扬"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并将继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短视频是融媒时代伴随着短视频的蓬勃发展而内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新闻分发形式。本文聚焦于一点资讯旗下的"沸点视频"新闻短视频平台,借助笔者在"沸点视频"实习的优势展开田野调查,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对"沸点视频"内容层面的剖析,从拍客体系的搭建、线性生产流程的再造、奖惩刺激与导向把关、全网矩阵的构建等方面考察其新闻短视频的内容运营策略,以期为融媒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艺淳 《视听》2022,(3):156-159
流媒体技术使声音内容领域出现了新的传播结构与传播内容形式,比如播客.目前,中国播客的内容生产模式与商业化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服务于中文播客的小宇宙客户端作为播客内容平台的积极探索者,为中国播客产业的内容生产和商业化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用户、内容生产者与内容分发平台形成社群,稳定的商业化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播客内容的良性生态...  相似文献   

12.
何芳 《编辑之友》2015,(12):75-79
T2O模式是电视媒体对"互联网+电视"模式的尝试,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节目内容的生产、互动与传播.这一模式探索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电视终端的内容传播到网上即时消费、线下实时体验的融合发展.通过内容生产方式的重构,将电视媒体、电商平台、实体产业和移动客户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价值链,有效地实现了电视媒体和网络电商平台的优势互补,更加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的转变,也是电视节目制作寻求新突破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传媒》2015,(20):6-7
@陈珂: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竞争日益加剧.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外部冲击,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的内部对峙,迫使电视媒体不得不走媒介融合之路.在实施媒介融合战略过程中,借助云技术、大数据、众包等新技术开启"TV+"的崭新时代,为用户提供全新、体验式的服务.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元素在电视转型中,虽然不可或缺,但应居于内容之后, "内容为王"才是电视生存的制胜法宝.内容创新、内容转型以及内容优化是电视媒体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庄雯雯  杨颖 《东南传播》2021,(4):123-125
同网络媒体的平台优势相比,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方面.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之下,电视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挥内容生产所长,寻求网络平台合作.本文以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探讨电视媒体如何在坚持"内容为王"理念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出发,汲取短视频的微叙事模式、探店"Vlog"和网络综艺等网络化制作与传播经验,借鉴平台宣传策略和分季播出模式对纪录片进行内容运营,以最大程度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5.
陈维超 《出版科学》2016,(6):102-106
经过技术驱动、渠道与平台驱动的发展阶段,基于优质内容资源的创新服务在数字出版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背景下,台湾数字出版内容从“生产—分发—消费—反馈”等环节全面发生转变:交互式的内容呈现形态、内容产品的多介质延伸、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内容生成与传播机制,以及优质内容资源的服务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6.
TRS CDS 内容分发服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科技》2004,(5):54-55
<正> TRS内容分发服务器(TRS CDS),是TRS内容管理平台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于内容的分发及评估反馈。TRS CDS拥有频道管理、可视化模版编辑、动态查询发布、会员管理、订阅推送、访问统计和计费等丰富功能。能够为内容服务供应商提供强大的内容实时分发、内容反馈评估服务,同时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内容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邢浩鹏 《青年记者》2020,(12):80-81
受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形势的冲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公众认可并使用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新传播手段的发展也激发了传统大众媒介集中利用自身资源与人才优势,生产出"广而精"的优质评论类内容,在社会上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政论片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媒介融合背景下产生的内容交易为切入点,以手机报为样本,研究内容交易中传统媒体作为内容供方,与内容买方(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内容集成商)之间的议价原理,分析内容资产的价格形成机制,并运用无形资产评估收益现值法构建了内容交易中的内容资产定价模型.研究发现内容资产交易价格的形成是在均衡考量供方要价与买方给价的基础上,最终由交易双方的议价实力对比决定的,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议价能力均体现在其受众(用户)群的数量上.在内容交易中传统媒体内容资产的合理定价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内容资产价格至少等于生产内容耗费的总成本,二是内容生产获得的利润率不小于传统媒体所在行业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全文从定价的微观视角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内容生产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支持,也有助于引导传媒业内容交易回归到公平的秩序中,促进传媒产业生态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弘 《声屏世界》2013,(10):123
"未来,视频行业不再是点对点的竞争,而是在平台与平台之间展开。"乐视网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对视频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有过这样的概括。"战略领先性是未来支撑视频网站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指标。"而建立在乐视生态"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布局上的多屏联动,成为最有价值的全新视频营销模式。在乐视生态链条中,云视频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负责分发内容及硬件产品;内容层包括乐视影业、乐视采购及自制的版权节目;终端层则是包含超级电视在内的各种智能终端,以及letvUI操作系统,是内容达到的载体;应用层(LeTV Store),如同智能手机一样,可以让电视成为互联网生活的大屏延展。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0,(4):66-67
电视剧抢播之争的本质是对高质量的视频内容的争夺,核心症结是媒介泛化、制播分离与有效高质内容的匮乏。时下优质电视剧已成稀缺资源,昭示着“多元渠道、内容为王”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媒体应当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重新控制与利用内容资源,打通和扩展电视媒介垂直供应链,从抢内容“蛋糕”提升到生产销售内容“蛋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