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介绍托德·吉特林《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一文开始,展现了传播学界围绕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媒介有限效果研究而引发的经验研究与批判研究的范式之争。通过展现不同立场学者的争论与探讨,解读这场论争的主要议题以及理由,分析其中有助于跨越经验研究与批判研究之间的分野的学术共识,为寻找超越经验主义的媒介效果研究范式,进行积极探索与有益思考,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解读的多元空间。  相似文献   

2.
托德·吉特林的《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一文是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学实证研究学派与批判学派开展研究范式之争的经典文献。本文尝试将其置于范式争论和传播学学科发展困境的历史背景中,解读该文对于大众媒介研究的主要价值。文章梳理了以媒介效果为代表的实证研究,自1940年代起,成为美国传播学研究主导范式的因果脉络;并从吉特林的学术旨趣和写作背景出发,揭示其学理逻辑和批判价值——如何评价媒介效果研究在成为主导范式后,对媒介社会学造成的影响。文章认为,《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一文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了传播学科的发展缺失独立性的根本原因——应用性研究领域的主导范式不可避免受权力宰制;而实证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使其难以担当媒介社会学研究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4.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不断普及和发展。基于此,从新闻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发展进行梳理与解读,并尝试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四个维度,较为深入地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所言,传播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媒介效果的研究.从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来看,的确如此.作为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媒介效果研究不仅仅在该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研究价值,同时它也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媒介效果的研究,不但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起点,更是新闻和传播实践领域努力触及的彼岸和"灯塔",因此,从最初开始,研究媒介效果就在拉斯维尔所谓的"5W"模式中占有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媒介效果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其中尤以加特林和高内特两人的批评最有影响。但他们对效果研究的批评乃是基于自身的批判范式取向,是不同范式之间的话语对抗,而不是从媒介效果研究所信奉的实证范式内部去揭示其先天不足。通过重读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对客观主义限度的揭示,我们可以获得一种从实证方法本身来理解媒介效果研究局限性的新视角。而胡塞尔哲学后期发展出的生活世界现象学则为超越客观主义的媒介效果研究提供了理论可能。  相似文献   

7.
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骐 《现代传播》2002,1(1):118-121
大众媒介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 ,因而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态度取决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从媒介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它先后经历了从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到表征范式的变迁 ,而影响这些媒介教育范式变迁的决定因素就是人们对大众文化观念的变化 ,且这些观念变化又与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及符号学的产生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存在着"把人变成丧失辨别能力和顺从现状的单面人"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著名报人邹韬奋批判性地解读媒介、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国内外媒介等史料的搜集、整理,试图回归历史,寻找那个时代中一些非自觉状态①的媒介素养教育因子.希望能为当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3):43-5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日益成为西方媒介批判领域的显学,它反对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经济化约论"倾向,通过对媒介文本及受众的聚焦来实现对意识形态控制与抵抗过程的分析。然而,由于对资本权力和生产性体制的忽视以及对"话语"和"快感"的过分沉湎,致使文化研究流连于象征性抵抗,并逐渐从意识形态批判领域撤离、隐匿于代码之后。因此,只有破除对政治经济学的偏见,保持经济与观念的历史辩证性,将文本和受众分析置于更为宏观和广阔的结构语境中,才能纠正晚近文化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虚假批判走向,恢复其激进性和政治性锋芒。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媒介环境学发展历程,总结其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门派如何获得合法性、建立正规建制化学科思想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继承并超越麦克卢汉研究是当下媒介环境学完善理论体系,争取生存发展空间的基本方向。同时,结合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最新发展所带来的媒介革命的基本状况及影响,为媒介环境学的未来发展提出研究命题,即诠释正在发生的媒介革命。  相似文献   

11.
当代媒介传播范式变迁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慧子 《传媒》2015,(7):70-72
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人类的传播一直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媒介传播范式的变迁进行纵向的梳理以及横向的比较.通过对漫长古典主义传播范式的政治宣传特色、大众媒介时期传播范式的平民意识及新媒体时代传播范式的在线传播等进行分析,以及对当代东西方传播范式现状的比较,考察传播范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于计算机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作为信道的经典传播学模式遭遇挑战,现今的媒介功效更像是办公室、实验室……在这种趋势下,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暗喻应运而生。信道与生存环境的转变体现在人与环境、人与媒介以及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厘清库恩反思科学的两个重要概念——科学共同体和范式,并将这种"库恩式"的思考引入传播研究领域,对该领域的"学术共同体"和范式进行考察和分析。由于长期以来传播研究领域主要存在着两个分立的"亚学术"传统——人际传播研究和大众传播研究,且多种流派(学派)共存于传播研究领域,因此整个传播研究领域不存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学术共同体"及其共同范式。尽管如此,在大众传播研究的"亚学术"分支里却孕育出了一种以效果研究为重心的"主导范式"。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专门培育人的媒介素养的活动,有其特定的实践范式。伴随着媒介社会的发展与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化,媒介素养教育在凸显其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实践困境。本文以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途径和教育效果等为纬度,构建了新时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应然范式,并依此提出了依托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优势、建立多方联动的实践机制和深化本土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周天健 《青年记者》2021,(2):103-104
媒介素养的参与范式主张以受众为主导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适应了当前技术革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媒介素养接触、认知、理解、评估四个维度的分析,指出参与范式能有效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能力,有助于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参与范式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出路,赋权、引导和在线课堂是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9,(1):60-70
在传播学的话语版图中,媒介效果研究无疑是最耀眼的坐标。作为传播学研究主流范式的经验学派与批评学派在媒介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诸如"皮下注射模式""第三人称假说""媒介文化",等等。但在媒介效果研究的本质归属上,两大学派的观点却发生了较大分歧:经验学派认为批判学派的效果研究只不过是借用了现象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等其他研究范式的一些新名词,其研究成果缺乏形成"理论"的社会基础/实证调查;而批判学派认为经验学派过于推崇实证/量化研究,所谓的"研究结论"充其量只能归属于"假说"的范畴,难以建立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范式。由此,媒介效果研究到底是"假说"还是"理论"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研讨的学术问题。本文尝试在借鉴哲学、社会学有关"假说"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现状探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这两大主流范式的媒介效果研究的归属问题以及二者的"可能性融合"趋势,以期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种基础的、本质的话语范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范式概念的辨析,将目前学界公认的三种传播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研究、诠释研究以及批判研究———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探讨这三种研究范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最后针对传播学多元范式并存的现状,提出要正确理解范式之间的张力,避免其负面影响,以促进我国传播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海龙 《国际新闻界》2005,(2):53-59,75
为了更全面地研究中国的媒介改革和各种现实问题,需要一个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成熟范式作为切入口。笔者认为,“媒介场”范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视角。在回顾了场域理论的发展历史后,本文重点对布尔迪厄的媒介场范式进行了介绍和批判,并且对其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批判型受众"是德国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通过对德国战后五十年媒介批判能力教育发展情况的历史分析,介绍了德国学者关于媒介批判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并结合当代德国著名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杂志——Spinxx的项目案例,指出在新媒介情境下,德国青少年"批判型受众"培养模式的作用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讨论了这一模式对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5G技术革新带来的万物互联、万物皆媒新传播图景下,将媒介看作信息传递工具的认知范式已丧失解释力;媒介天然是一种居间性的概念,这种关系联结属性随着技术发展逐渐成为最关键的媒介逻辑。构成智能时代基础设施的算法便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媒介,它通过一系列判断架构连接、匹配与调适价值关系,形塑认知、建构关系、整合社会。把算法理解为一种媒介,不仅为解读算法的社会性提供了有益视角,更高度概括了新传播图景下媒介运作的核心逻辑——价值关系联结,对未来传播主流媒介的建设路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