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①的权益问题.虽然日益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屡有发生的“记者公权益遭受自侵害”的问题,我们的理论研究仍然有所忽略。笔者提起对该问题的关注,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出路,尽可能减少因记者公权益被自损害而殃及广大受众的知情权.避免因部分记者的自侵害而有损整个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2006,(4):36-36
《新闻导刊》2005年总161期发表张晓远、曾娅妮的文章《新闻记者的公权益与自侵害》。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的权益问题,虽然日益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屡有发生的“记公权益遭受自侵害”的问题,我们的理论研究仍然有所忽略。笔提起对该问题的关注,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出路,尽可能减少因记公权益被自损害而殃及广大受众的知情权,避免因部分记的自侵害而有损整个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5.
李瑾 《声屏世界》2011,(9):31-32
近些年,记者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在记者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尤其是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不但要面对利益诱惑的考验,有时还要遭遇人身攻击或事后报复,因撰写新闻报道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刘宁 《青年记者》2017,(26):22-23
记者主要是从事新闻采集工作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记者最常用的工作方法就是采访,采访就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通常情况下记者都是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记者主要通过报道和披露社会事件,让公众有知情权,有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揭露社会中侵犯他人或者公众权利的事件,力求做到公正公平,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正是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时会受到威胁甚至伤害,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批评建议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和人身自由权等权益会受到侵害.如何更好地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让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调查,消除他们可能遭受侵害的顾忌和担心,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个记者节,在忙碌的工作中如期而至。无数的新闻工作者仍像往常一样奔走在采访路上,坚守着职业的节操,捍卫着真相的荣耀。 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与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年年纪念记者节,不是图个热闹。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电影植入式广告在我国呈现全面爆发之势。在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参与主体的盲目、随意以及相应法律及监管机制的滞后导致问题频发,对受众权益的侵害现象尤为凸显。  相似文献   

9.
一、未成年人在性犯罪报道中受侵害的特征1.隐私权最易被忽略与侵害隐私权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人权,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新闻采访侵犯隐私权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五种:(1)非法侵入侵扰私人空间;(2)强行采访;(3)监视与窃听;(4)窃取个人资料;(5)暗访。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1)披露他人婚恋家庭生活;(2)不当披露未成年人的相关资料;(3)不当披露当事人不愿披露的历史;(4)不当披露其他个人资料。  相似文献   

10.
记者挨打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剑 《军事记者》2002,(6):44-45
舆论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它不具有司法监督所具有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一种最具威力的监督。但是,一件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记者流血事件,也让许多人对舆论监督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记者为什么会挨打?记者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新世纪的焦急呼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系列记者被打事件见诸媒体,新闻记者已经成为高危人群之一。单位或个人为了阻碍记者和群众的视线,防止不正当行为在媒体上曝光,不惜采取暴力手段,以维护局部或个人私利,这严重阻碍了记者的采访权、舆论监督权和受众的知情权,记者维权问题日益突出。去年,记者被打事件更为频繁,有许多专家认为去年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13日,我们《黄河报道》俩记者在清徐采访一起治安纠纷案件,由于清徐县公安局个别人不能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滥施淫威,致使记者证件被扣、机器被抢、人被滞留公安局达两个小时。事件发生以后,山西电视台、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两次派员到现场,多方协调,最终以对方赔礼道歉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3.
记者因为写舆论监督稿件而成为被告且屡屡败北,已是见惯不惊的事实。这事实让记者不能不感到一丝悲凉。信念坚定,心理健康的记者或许能一如既往,以铁肩担道义地面对自己的职责;但对于把工作只作为饭碗而不是神圣事业的部分记者来说,却可能让其一蹶不振,从此对人世的不公道与丑恶闭上眼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1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为贯彻教育部《关于民办二级学院文凭发放的有关通知》召开内部讨论会,《南京晨报》记者王晶卉、《金陵晚报》记者谈洁和该报实习生刘佳(三人都为女性)获知消息,到教育厅试图采访,被告知此次会议不允许除江苏省教育电视台以外的媒体采访,请她们立即离开。三记者坚持留下,工作人员随即叫来保  相似文献   

15.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4,(11):13-14
“记者险”的推出,虽然能够使人身受到伤害的记者获得一定的金钱保障,但毕竟不能有效改变记者成为“高危人群”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10,(16):119-119
在目前现有条件下,解决记者人身不受侵害和新闻单位利益不受侵害的问题,主要还是靠自身。  相似文献   

17.
尽管打记行为屡屡受到舆论声讨,可打记事件仍然有增无减,殴打记的人更是想出手时就出手。打人也不再都是那些无知“无畏”的不法之徒,而是开始向那些“化人”蔓延。近日《千机变》剧组在云南殴打《中国广播影视报明星》摄影记冯科、朱振华,《云南信息报》记郎启波就是一例。据报道,该剧组的七八名大汉不仅公然围殴3名记,而且还将其中一名记踹进冰冷的河里。此举在国内娱乐记中引起强烈反响,有50位媒体记以个人名义联合发表声明,声援被打同行。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图书馆用户权益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从国家层面、图书馆组织层面和用户自身层面,探讨了图书馆用户权益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两权益论与维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工作者的权益问题上,笔者主张两权益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益有两类:一是公权益;二是私权益。何谓公权益?就是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代表公众应该行使的权利。具体而言,公权益指的是新闻传播权益:即法定的新闻采访著作权益、编辑出版权益、媒体的经营权益、舆论监督权益。何谓私权益?即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甘勇  李瑾 《新闻前哨》2006,(10):49-49
因不满一篇有关富士康员工“超时加班”问题的报道,最近台湾首富郭台铭所控制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两名记提出总额人民币3000万元索赔,并由法院查封、冻结了两名记的个人财产(以下简称“富士康案”)。据悉,该案是目前国内向记个人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本拟从法律角度,指出其瑕疵,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