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分为立体几何初步(苏教版必修2)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苏教版选修2—1)两部分内容,立体几何初步主要内容为空间几何体和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主要内容为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以及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空间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分为“立体几何初步”(苏教版必修2)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苏教版选修2—1)两部分内容.“立体几何初步”主要内容为空间几何体和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主要内容为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以及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空间角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空间角的求解则是立体几何中对空间思维和运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主要包括异面直  相似文献   

4.
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与我们传统的立体几何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把立体几何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立体几何初步,主要是依托三视图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像力,依托长方体去认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另一部分是立体几何的组成部分,是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而它作为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成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一道障碍,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沿袭平面几何的思维,缺乏空间想像能力,造成思维受阻。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载体.高中实行课程改革以后,立体几何内容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分成“立体几何初步”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两部分,形成螺旋式排列;二是增删了一些内容,全体考生都增加了三视图,而文科考生减少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的内容.新课程中删去了圆柱、圆锥、圆台的内容,只保留了球.对球、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要求降为了解,而且不要求记忆公式.由于课程内容的变化,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求相应地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6.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内容主要是指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判定及证明,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空间向量的相关内容及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结伟 《考试周刊》2014,(62):57-58
立体几何是数学高考中的重点内容,空间想象力薄弱的文科学生的立体几何比较差.本文主要探究如何通过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强化立体几何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模块,也是高考数学中的必考内容.通过学习立体几何,会促进学生几何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与以往相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中增加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内容,使得课改之后的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本研究拟通过对天津市近7年高考数学理工类试卷立体几何试题的分析研究,探讨立体几何内容的改革与评价方向,为立体几何内容教与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空间距离的概念及其计算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尽管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距离多种多样,但都可以通过适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数学新教材对应的数学课程将《立体几何》内容分成两部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第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第二部分内容则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提供了解决几何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B)第九章为立体几何内容,其中安排了空间向量一节.安排这部分内容,除了向量作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利用向量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非常强的优势.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角的计算往往要涉及到作、证、求,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中每年必考的内容.借助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法向量在空间距离、角的计算上,优势十分突出.但教材中对平面法向量仅出现一个概念,对涉及应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例题(包括复习题) ,大多是利用向量来判别线线垂直,…  相似文献   

12.
现行教材立体几何内容分成了必修和选修2部分,并且要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必修内容中以公理、定理体系为理论基础,对空间中的点、线、面的关系从“形”上进行了认识;而选修部分内容则借助于空间向量,把立体几何从“形”向“数”上延伸,形成了用代数运算的方式求解立体几何的问题.从2个方面学习、认识立体几何,极大增加了立体几何学习的灵活性,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必要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立体几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 辑推理能力,因而立体几何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中占有很大 的篇幅。而目前大部分学生表示对于立体几何的内容的掌握 有一定难度,而将空间向量引入立体几何中正好可以帮助学生 减少一些复杂推理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帮助学生 掌握立体几何的内容。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就高中数学立 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 望能够为其他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人员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童罡 《考试周刊》2009,(9):113-113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是一道难度较高的台阶,立体几何成了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一道障碍,学生往往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倍感畏惧。究其原因,不外乎沿袭平面几何的思维,缺乏空间想象力,造成思维受阻。因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突破空间思维上的障碍,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笔者根据10多年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谈如何巧用《几何画板》教学突破学生空间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5.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和空间数量关系的计算是立体几何的主要内容,随着空间向量的引入,立体几何中这种数与形的关系凸显,更使得立体几何的内涵大放光彩.数量关系中的空间角和空间距离以及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高考数学对立体几何考查的重要载体.向量法在解决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问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举例说明法向量在解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是高中非常经典的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标准》)中的“立体几何”包含3个部分,数学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以及系列3和系列4的部分专题.根据整体性原理,“立体几何”内容显然不是这3部分内容的简单相加.那么,数学2中“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达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立体几何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而求空间角又能比较集中反映空间想像能力的要求,所以成为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用向量方法探求立体几何问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一大改革,《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立体几何教学采用传统的综合法与向量法相结合,以向量法为主,这充分体现向量的工具作用.本文就立体几何中角的向量求法举例说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实验教材引进了空间向量的内容,并运用向量理论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中的"点、线、面"等问题.引入空间向量,用向量代数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淡化了传统立体几何教材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解题变得程序化,学生易于接受,这是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独到之处.利用空间向量可以解决的立体几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利  相似文献   

19.
1问题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下的立体几何包含必修2的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选修2-1的空间向量.高考文科考查内容是必修2.理科考查的内容是必修2和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原立体几何相比增加空间几何体和空间向量,降低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逻辑证明.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们感受到在立体几何的教学和学习中存在一定障碍,于是我们成立课题组申请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立体  相似文献   

20.
3 立体几何的结构体系、知识内容、处理方式、呈现形式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比较突出的是《数学2》中立体几何初步的内容.与传统的立体几何的结构体系相比,新课程中的立体几何的结构体系有重大改革.传统的立体几何内容,常从研究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点、直线和平面开始,讲述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点、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和有关公理、定理,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