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嘉莉妹妹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摇椅三番五次地摇荡着 ,嘉莉三番五次地幻想着。这是我们阅读伟大的英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通过嘉莉妹妹的形象 ,热情地呼唤人类的良知 ,强烈地抨击金钱万能的社会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2.
3.
栾明  辛莉 《海外英语》2011,(11):253-254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杰出代表作,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全貌,对现代生活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拟从消费文化角度入手,解读了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分析了《嘉莉妹妹》所反映的新兴消费文化现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状况对其消费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嘉莉妹妹》中的消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20世纪初的美国开始转向挥霍性消费的商品化社会,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最早反映这一文化现象的小说。从物质消费、情感消费、身体消费三个方面重新解读《嘉莉妹妹》中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探讨了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鲁亚德.吉卜林早期短篇小说《莉丝帕斯》的身份问题。同吉卜林一样,莉丝帕斯兼具印度和英国两种文化身份。然而,处于两种文化边缘,既遭印度人排挤,又受英国人轻视的莉丝帕斯无法找到自己真正的文化身份,在追寻中陷入了迷失。  相似文献   

6.
伊迪斯·华顿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生于美国社会由工业生产向消费享乐转型的时期。出身豪门的华顿自然而然地卷入到这次消费浪潮中,她情感细腻敏锐,并把她的社会感受巧妙地刻画在她的作品中。笔者试从消费文化这一角度来分析《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特和《纯真年代》中的梅·韦兰,通过分析她们的地位及命运,来揭示上流社会的女人在消费社会中的可悲形象。  相似文献   

7.
余妍 《海外英语》2011,(5):323-324,332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上物质基础的日益丰盛,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消费,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消费社会大众媒体的鼓吹与宣传下,对品牌物品的消费还反映出消费者社会身份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将符号消费视为一种能够建构自身身份与提高社会认同的途径,试图通过消费某种品牌的产品来显示自己的社会身份与地位。该文结合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符号消费研究理论,试析中国社会现存的符号消费现象,研究认为: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仅被大众文化的消费话语和符号操控下进行符号消费,并且这种异化的,虚假的消费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会导致整个社会乃至世界承受资源匮乏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学习者处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如何从语言入手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文化身份显得很重要。试图用顺应论的观点来指导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设计多元文化的语境,诸如多元文化角色扮演、辩论、写作和阅读,让学习者在变化的语境中"选择"语言,以达到建构文化身份与使用语言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9.
嘉莉妹妹是20世纪初进入芝加哥的打工妹,她的人生经历具有某种典型意义。她的人生追求经历了物质、事业、精神三个阶段,或者说包括物质、事业、精神三个层面。传统观点指责她一味追求物质享受,道德堕落,精神空虚,是不公平的。透过她的人生追求,对于认识当下的社会生活,认识当下社会中某些人的生存处境及灵魂秘密,是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0.
美籍华裔形象是那些由美籍华裔中国作家自己塑造出来的中国人形象,以异国读者为受众,或以处于异域中的中国人为描写对象,这些形象都具有超越国界、文化的意义,形象学上称之为自塑形象。作家在进行形象的创造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创造者的文化身份在形象塑造中起关键作用,而形象创造是确立创造者主体性作用和重建自我文化的一个过程,在他国文化吸收过滤中构成创造者本人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饮食消费的文化因素出发,对全球化过程中饮食的克里奥尔化进行了分析,并以丹麦格陵兰岛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饮食为例,探讨了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饮食消费的克里奥尔化对身份建构和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处女作,描述了嘉莉从一个农村少女登上百老汇明星宝座的历程。嘉莉是个永不满足的女人,其欲望经历了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的嬗变。本文运用让.鲍德里亚消费理论对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语境多元化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身份构建。通过调查,不同文化环境并没有给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身份带来显著威胁和挑战。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身份有利于正确理解和处理西方文化和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的探讨已经从早期单一固定的身份,走向双重甚至多元文化身份的认识,而文化身份认同的背后,体现的是不同文化融合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喜福会》中所体现的中美文化的融合程度来分析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建构,可以得出这个融合过程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会一直进行,融合不代表不同文化的同化或者消解,相反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文化自我找到真正独立的特殊方式,真正的文化独立建立在融合的基础上,而真正的融合存在于文化协商的动态平衡中。  相似文献   

15.
对于身处欧洲的非西方族群而言,传统的“他者”身份是西方话语霸权的产物。他们不得不被动接受。并任由这种模式化、僵硬的文化身份束缚自我的发展。但以赵淑侠为代表的欧洲华人主动解构旧有的“他者”身份。不断把日益变化的族群意识充实到新的“他者”身份之中,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自我的文化身份。赵淑侠的小说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研究》2017,(3):19-24
身份是个体社会等级地位的标识,具有结构性和建构性双重特征。反思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激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源性动力,能促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身份经历了学官、技艺人和单位人三个阶段,这些身份反映了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和文化形象。针对当下高职院校教师在建构性和结构性身份上的危机,需要从作为人的存在和社会规范的存在两个方面重构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塑造其"经济人""社会人""技术技能人"三种身份标识,并通过建构实践文化、反思文化和服务文化,固化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性和建构性身份。  相似文献   

17.
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学的标志。民族特色,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的形成与获得是一个建构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身份认同、文化想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构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就是要求作家在文学中表达民族的生活,关注民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与现实处境,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民族精神与文化品格,揭示民族命运。  相似文献   

18.
李桃 《文教资料》2014,(21):32-33,50
蒂姆·温顿的短篇小说《邻居们》主要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搬到新社区后,从与移民邻居们的冲突到逐渐融合的过程。本文从身份建构的角度,探寻新婚夫妇在物理空间发生转移后对身份的诉求,以及从批判焦虑到获得认同、逐渐融入的过程,揭示了消除精神隔阂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交往,促进相互了解。身份的重新建构意味着他们与社区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白人主流文化的环境里建构黑人文化身份是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创作的一大主题。莫里森以独特的视角和书写策略,对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进行了睿智的思考。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莫里森创作中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发展特点和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消费时代为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接受提供了崭新的文化语境。这种语境既为儿童文学的持续伸展提供了相应的创新空间.同时也向儿童文学惯有的价值诉求提出了严峻挑战。准确判断并重新确认儿童文学的现代文化身份.进而探讨其既成和应有的叙事路向.已经成为严肃而紧迫的学术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呼唤并珍视儿童文学的人文关怀、诗性品格、游戏精神以及与科学理性相反相成的幻想冲动。面对消费时代商业化、电子化、多元化的叙事路向,继续秉持健康的人文情怀.尊重率真的儿童意识和游戏精神,追求表达方式和叙事路径的多样化实现.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