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彩红 《科教文汇》2007,(8X):181-182
霍桑是人之子,他一生都在探索人类的罪恶问题,对人性、人的价值作过许多思考,形成了其独特的人学思想。本文将从霍桑独特人学思想的来源,霍桑对人性的探寻之路,霍桑指出人的救赎之路以及对霍桑人学思想的评价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试勾勒其人学思想的整体概貌,呈现其人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极为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梳理.重点研究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本质等方面的特征,总结归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是人的主体性特征,在这一哲学基础的指导下分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关照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人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继承,最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人学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特点,将人从抽象拉回具体,从实践角度解读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可能。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推进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是从哲学角度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思考,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它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其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教育任务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误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重要理论基础,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扬弃的基础上,转变观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典文本,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关于人的问题,从社会学层面和哲学本体论层面对人的本质特性作了简要剖析,以此强调在当今时代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一部惊世之作其不朽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无情的鞭挞了清教法规对人性的践踏,更重要的小说中所隐含的早期的女性主义思想。在《红字》中,霍桑也将这种意识融入到反派女主人公海斯特的内心世界。霍桑通过揭示海斯特的社会边缘地位,反映在清教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霍桑还谴责那种源于男权意识对妇女不平等待遇。从女性阅读的视角,来对《红字》中三个刑场的场景及海斯特和婚姻爱情、女儿、女红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作了具体的分析来表现这种女性意识,从揭示出作品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思想等从哲学层面阐明了"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现代生态学则从知识论层面认证了这一问题。"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思想,构成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生态伦理学则昭示了人类对"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黄春兰 《大众科技》2009,(6):219-220
有关《红字》的评论文章,主题多以霍桑的写作目的是在于揭露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迫为主。文章通过将霍桑的一生和《红字》一书内容进行比对,发现作者力图通过其作品《红字》隐喻早年与俗世的隔绝,小说中有关清教徒的生活和宗教色彩是作者创作的工具和小说背景。  相似文献   

9.
张莹  徐军 《科教文汇》2014,(19):6-7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哲学的一种认识论,其主要观点是反理性、反传统和反中心主义。它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并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领域内逐渐渗透,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我们认识人及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也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以之应对,可以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哲学的一种认识论,其主要观点是反理性、反传统和反中心主义。它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并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领域内逐渐渗透,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我们认识人及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也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以之应对,可以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的工作的哲学基础.在这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民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共产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承担者,为中华民族培养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缔造者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关键;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理论指导作用,挖掘二三课堂的文化育人功能,抢占新媒体阵地是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凯 《科教文汇》2014,(26):12-1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蕴含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容性的理论出发,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原则,进一步揭示全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嫄 《科教文汇》2008,(21):221-222
霍桑的《红字》中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文章通过对三个人物形象独特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不仅深刻地剖析了作者的清教观,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宗教现状。  相似文献   

14.
1 人学:时代的课题 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识自己是如何存在的,其特点和本质是什么.人文学审度是价值判断构成的内在生命,研究人对事物所持"态度";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则是人的"行为";人学,是从另一角度体察和认识世界,目的在于综合提升、完整人的"本质",正是全球一体化趋势才把人学研究静悄悄托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论争的焦点.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哲人,他们对人性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如有人认为人性善,有人认为人性恶,还有人认为善恶混合……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孟子是主张人性善论的代表人物,试从以下几方面论说孟子的性善论.  相似文献   

16.
从80年代初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开始,在我国学术界就兴起了一股人学热。但究竟什么是人学?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建构其理论体系?从那时到现在,见仁见智,已经出版有几十部人学著作,其中多为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或关于人的哲学等。最近由河北经贸大学郭晓君教授等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人学引论》,可以说是在人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中的又一新著,并在许多方面作了开拓性研究。任何一门新兴学科能否成为科学,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人学引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发展目标,而这些发展目标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个人、社会到国家的不断升华使得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加的明确。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梳理,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杨晓莉 《科教文汇》2010,(35):3-3,6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已经由过去的理论思辨转向了社会实践,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已经有了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性假设演进与管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颖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210-212
对人的有效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要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本文系统阐述了人性假设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各种人性假设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并对我国企业的人性结构判断和管理模式选择提出了一些初步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凯景 《百科知识》2021,(3):3-5,23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在论述为政思想之时,"人性"是绕不开的核心话题.作为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人性"是所有理论和观点形成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首要对象就是人,只有研究人这一管理主体,对人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化",整个国家才会向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人性"的研究是教化的基础,教化民众,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德治成为政治管理手段的重中之重.董仲舒的教化治理思想,为家庭秩序的构建、为社会的和谐和治理以及对家国情怀的传承和发扬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