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折的道路十多年来,我们山西分社在深入实际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直到最近几年,才算摸到了一些门道。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五年,在农村报道方面,我们基本上是采取驻组或驻社蹲点的办法,进行采访活动。记者蹲在李顺达的西沟或曲耀离的曲庄头,一下子就是大半年。那时候,虽说记者活动的范围小,但  相似文献   

2.
我搞剪报资料是从初当记者时开始的。那时,为了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增长知识,就把自己喜爱的文章和一些知识性的资料,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贴在过时的旧杂志上,以便翻阅学习。日子久了,“报贴”越来越多,再经筛选,然后分门别类地贴起来,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历史人物》、《春夏秋冬》、《艺海采珠》、《联海拾趣》、《书林折枝》、《文史集萃》、《花鸟鱼虫》、《祝你健康》等八大本子。  相似文献   

3.
《新闻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栏目之中。又增加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栏目——“改改评评”。编者简明扼要地提出开办“改改评评”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刊物的知识性和实刚性,提高读者的鉴别水平和改稿、写作的能力。显而易见,开办这个栏目,能荟萃海内新  相似文献   

4.
1958年秋,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组织各所业务人员下放劳动锻炼,文学所由陈翔鹤、夏森两位老党员带队,率领我们二十多人到河北昌黎荣香公社后两山大队参加劳动.进入冬季后,农活闲了,领导决定抽调我、青林(作家、卞之琳夫人)和当地文化馆的两位男同志,到当地去收集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回忆资料,这项工作在翔老与昌黎县委宣传部共同领导下干了半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河南投资,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河南旅游、观光、经商,这既给我们的采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惑和难题: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怎样使外事报道既符合外事报道纪律,又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  相似文献   

6.
<正> 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3月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公众的眼睛,社会的关注点就是媒体的关注点,中外记者忙碌的身影在会场随处可见,除了领教他们摸打滚爬的百般武艺之外,记者们随身携带的各色“冲锋枪”更能抓人眼球,瞧,NIKON、SONY、PANASONIC,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更有新意的是今年闪现在两会现场的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7.
1940年1月9日,史沫特莱从五战区右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那里,得到了前往新四军驻地的通行证.史沫特莱与安娥跟随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小分队在山里整整兜转了三天,经过了好几个哨卡,夜晚,终于抵达京山八字门——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的首脑机关驻地. 史沫特莱和安娥来到鄂中,没有停驻于挺进纵队司令部机关,相反,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她们的足迹遍及今湖北省孝感市的安陆、应城、汉川等县的山地、平原和湖区.两人的采访都结成了文学果实——史沫特莱闻名于世的报告文学《中国的战歌》第九章“再访游击区”,安娥的日记体采访纪实《五月榴花照眼明》.  相似文献   

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些名言,都是提醒人们:只有经过艰苦的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知,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从事新闻工作当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采访是记者的一项主要工作。深入,写出来的文章就扎实、有分量;道听途说、拼拼凑凑,价值就不高了。这是众人皆知的理,毋需我多嘴多舌。可是在当前,一些记者稍不留神,就会生出某些想象不到的后果来,“羊肉没吃到惹得一身羶”,于人于己皆不利。这些不留神的问题,我把它归纳为采访“四忌”。  相似文献   

10.
4月3日,笔者经河南省某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介绍,到县监察局采访一起人命管司。在监察局,接待的同志详细看过了笔者的记者证(系  相似文献   

11.
在运用语言的活动中,“画蛇添足”的现象不乏其例。《新闻战线》1980年12期22页: “……为繁荣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有益的贡献。”北京日报1981年1月28日: “老方积极搞革新挖潜,为增产节约和提高产品质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以上两例中“贡献”一词前面都用“有益”加以修饰限制。乍读起来,似乎并无语病,而仔细推敲,便觉有“蛇足”之嫌了。“贡献”的词义,《辞海》解释说:把力量、  相似文献   

12.
《大学时代》是在长沙办的一份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月刊。《开卷》是《大学时代》卷首语的栏名。  相似文献   

13.
王士彬 《军事记者》2007,(10):18-18
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回到北京后,社领导和同事与我初次见面,几乎都是问我"脸咋晒得那么黑?"我听后颇感欣慰,因为脸黑是千万里追随参演部队跨国输送及"野营村"驻训留下的印记。  相似文献   

14.
记者随领导外出采访,是个辛苦活。没有上下班之分,随时随地都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捕捉新闻。近几年,我曾先后跟随李铁映、王震、朱镕基等中央领导采访,跟随省领导同志采访的时候更多。每次接到任务,从进入角色到发完稿子,几乎是只要不睡觉就采访,只要采访就不睡觉,活象气象台的“全天候”观天雷达。1990年11月18日到22日,李铁映同志来河南考察,我跟随采访。头一天,李铁映同志在郑活动,第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大采访"的科学性和未来发展以及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关系;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含义,图书馆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系,认为传统模式需要转型,并论述了传统模式的转型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善于采撷的人,知道如何去用群众的思想火花,编织智慧的摇篮。我不善于采撷,而这次也未想到要采撷,战士们闪光的思想和乐趣丛生的谈笑,却如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了我朦胧的心扉。那是35年前的事了-1947年夏天,在全国解放军"百万族旗大展开"之时,我跟战士们一起,依依告别沂蒙山区,向着鲁西南挺进,由内线作战转人外线作战。战士们刚刚从阎王鼻子山上  相似文献   

17.
于鸣镝 《编辑学报》1993,5(1):53-54
办刊——出刊——用刊——评刊,是一个不间断的链条,期刊正是在这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自我完善,以完成高速传递最新信息的重任。1 开展期刊评论的作用 处于链条末端的评刊活动对于办好、出好和用好期刊有着不可轻视的积极作用。 期刊评论,就是从政治观点、思想内容、学术水平、技术工艺、审美价值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鉴定,它不是对期刊的表面印象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结论;不是少数人的主观评语而是既有专家又有广大读者对其进行有根据地中肯分析,指出何刊、何文好,好在何处;何刊、何文差,差在哪里。肯定好的,否定差的,有褒有贬,有扬有弃,  相似文献   

18.
翟新群 《新闻战线》2013,(2):113-114
曾经有一位报社领导给驻地记者讲话时说:"你们与报社编辑部的记者相比,只能算是‘偏师’。"言外之意,驻地记者不是报社的主力部队。他何以有这样的认识?应该来自于驻地记者平素的业务能力表现。平心而论,  相似文献   

19.
初当通讯干事的时候,见啥写啥,夜夜熬更,日日投稿,偶尔见报的不过是些“豆腐块”。便忿忿然,怨天骂地,唉叹自己不是吃新闻这碗饭的料。想改行,闹调动。一日信手翻阅一本书刊,见登有一幅漫画:“挖井”,明明再努一把力就挖到水了,但挖井人却没有恒心,认为此地没有水,再换一个地方挖,结果又是前功尽弃,挖不出水来。看到这里,顿有所悟,联想到自己以往采写中的毛病,不就是挖掘不够吗!  相似文献   

20.
定期或不定期清点藏书,是准确掌握馆藏、及时发现问题、检查书刊是否完整的有效措施。 1.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藏书,充分发挥藏书的作用。清点工作必须将书、目录、财产登记帐逐一核对,一本书经过反复记忆,可以使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