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把让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 ,称为“问题情境”。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领悟课文的深层意义。一、无疑处生疑1 在学生读书不觉得有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如《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 ,从窗子到门是七步 ,这个 ,我很熟悉。”“走过来是七步 ,走过去是七步 ,是的 ,这一切我很熟悉。”学生读这些似乎很普通的句子 ,只知“七步”是写牢房的狭窄 ,往往不去思考蕴涵在“七步”、“熟悉”中的深意。于漪老师教学时这样设疑 :“这里为什么要写这四个‘七步’ ,两个‘熟悉’ ?为什么用…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二六七号牢房》中运用了很多数量词,在叙述内容和表达感情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举例说明。一、数量词的反复“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  相似文献   

3.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老师批改作文 ,为一篇文章开头而拍案叫好 :“一间教室 ,两个监考教师 ,十六张桌子 ,三十二个学生 ,一点声音也没有。”他想起了伏契克的《二六七号牢房》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 ,从窗子到门还是七步 ,”又想起了林嗣环的《口技》 :“一桌 ,一椅 ,一扇  相似文献   

4.
“把一根磁铁从中间截断,你想磁铁会有什么变化”这是《磁铁》的课后作业第二题。五(3)班在学习这课的实验过程中,有个同学不小心把一条形磁铁掉到了地上,断为两截,我正好借此材料,灵活地解决了这道题。即把一根磁铁从中截断,它每段  相似文献   

5.
《晏子使楚》(高语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五题)中,有这样一个假设性的对话,原文是:“王曰:‘何为者也?’对  相似文献   

6.
《挑山工》课后的三道作业思考题既是阅读提示,也是学习目标的检测。围绕课后题组织本课的教学,对吃透编者意图,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具有现实意义。《挑山工》课后第一题要求我们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懂得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题是紧扣阅读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清文章的条理”而设计的,它要求  相似文献   

7.
︽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银川市城区教研室丁爱莲《爬山虎的脚》是“义教”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王铧老师执教第二课时,其教学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围绕课后“思考·练习”进行教学设计课后“思考·练习”题,是编者遵循教学大纲精神、依...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今天的语文作业是完成《与课堂同行》上的练习”,“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补充习题》第一到四题”……这是语文课结束前,老师习惯性地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本无可厚非,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如果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  相似文献   

9.
李雪萍 《新课程研究》2009,(10):166-167
“同学们,今天的语文作业是完成《与课堂同行》上的练习”,“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补充习题》第一到四题”……这是语文课结束前,老师习惯性地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本无可厚非,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如果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  相似文献   

10.
课后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对本年段、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而精心设计的。笔者认真地剖析了《丰碑》一课的“思考·练习”题,认为它起着点明教学重点、难点、提示教学思路和指导学法的作用。故以此为凭借,设计这课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课本中“思考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有的“思考题”与课后“练习题”雷同 ,题问不够明确 ,缺乏应有的思考价值。兹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举例说明。第 64页 :“请思考 :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这和课后第一个“练习题”(第 66页 )重复。第 1 43页 :“请思考 :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与课后第一个“练习题”(第 1 46页 )也几乎一模一样。课本前的《说明》指出 :“思考题为高一个层次的练习 ,不做统一要求 ,练习题为学生必须做的作业。”而像这样对同一个内容作出两种要求显然有悖于《说明》 ,课本因…  相似文献   

12.
周玉玲 《现代语文》2013,(12):132-133
这个话题是由一次研讨课和一篇论文引出的。不久前听一位教师讲《孔乙己》公开课,课后讨论时,这位教师说:“我从人性的高度来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缺陷……”无独有偶,笔者曾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谈《项链》教学体会的文章,那位教师在文中也说:“我把问题拓展到人性思考的高度,引导学生从人性角度深入地思考,玛蒂尔德身上也存在我们今天应该发扬的美德……”  相似文献   

13.
统编教材《孔乙己》一课后面有这样一道“思考和练习”:“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道题很有份量。这句话的确是全文牛耳,理解得好,全文豁然贯通,搞得不好,就会当作等闲文字轻轻放过。我认为对这句话应着重从两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做”是国内外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在不同的国家,对“一题多做”的理解存在差异,具体操作也有差异。透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思考不同国家教育观念的差别,也可以通过比较,用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寻求中小学作文教改的途径,使作文教改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将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为依托,通过中国与美国、日本作文教学“一题多做”的比较,思考作文教改的一些问题。在我国,“一题多做”是在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改中提出的主张。这一主张在相当范围…  相似文献   

15.
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之间,正如《二六七号牢房》,从窗到门是七步,从门到窗是七步一样,成了局中人生活的常态。而高考、中考意味着转折,意味着你将步入知识分子这一社会精英的行列,或将步入更高的人生阶段。放眼社会、思考人生这一社会责任与三点之间的狭小空间的冲突是一道必须求解的题。沸腾的社会中人以他们的爱恨亲仇,以他们的执着、勇敢、胆识、魄力演出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他们的故事浓缩的是丰富的人生哲理、社会思潮。走近他们,作文人生将会鲜活许多,靓丽许多。  相似文献   

16.
《普通劳动者》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二题:这篇小说里的景物描写,文字简洁,真切生动.试就描写后坝工地巨大的劳动场面和雷雨前大坝的雄伟景象  相似文献   

17.
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之间,正如《二六七号牢房》,从窗到门是七步,从门到窗是七步一样,成了局中人生活的常态。而高考、中考意味着转折,意味着你将步入知识分子这一社会精英的行列,或将步入更高的人生阶段。放眼社会、思考人生这一社会责任与三点之间的狭小空间的冲突是一道必须求解的题。沸腾的社会中人以他们的爱恨亲仇,以他们的执着、勇敢、胆识、魄力演出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他们的故事浓缩的是丰富的人生哲理、社会思潮。走近他们,作文人生将会鲜活许多,靓丽许多。  相似文献   

18.
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之间,正如《二六七号牢房》,从窗到门是七步,从门到窗是七步一样,成了局中人生活的常态。而高考、中考意味着转折,意味着你将步入知识分子这一社会精英的行列,或将步入更高的人生阶段。放眼社会、思考人生这一社会责任与三点之间的狭小空间的冲突是一道必须求解的题。沸腾的社会中人以他们的爱恨亲仇,以他们的执着、勇敢、胆识、魄力演出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他们的故事浓缩的是丰富的人生哲理、社会思潮。走近他们,作文人生将会鲜活许多,靓丽许多。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教科书编者”一词,提醒教师解读教材时不可忽视编者的意图。我们怎样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呢?经过解读课后练习题,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材编者依据文本相关特点而设计的能够体现三维目标知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设计的思考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瞄准课程三维目标,立足课文阅读具体目标,引导学生以课后思考题为凭借,进行对话,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1990年10月版)第一册的《赤壁之战》中,有两个字的解释各家说法不一,值得商榷。在此,我们不揣浅陋,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 关于“操军方连船舰”中“方”之解释此句在课本上没有注释,但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题三选了它作为例句。1990年12月版的高一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参考答案(第211页),它解释说:“正。副词”。在教参上附录的译文中,此句也被译为“曹操的军队正连接战船”(第221页)。把此句中的“方”释为时间副词“正”的解法,大约是取自于在春先生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