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祖英,当今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歌手,又是第一个在悉尼歌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中国歌唱家。在歌唱事业上,宋祖英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了解她的人都说宋祖英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但是,在她辉煌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辛酸历程。1966年6月27日,宋祖英出生于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在她还很小的时候,便尝尽了人间的苦涩与艰难。宋家有5口人,她是长女,身下有一双年幼的弟妹,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是个裁缝,却患有严重的肺结核。  相似文献   

2.
1991年 ,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 ,宋祖英以一曲《小背篓》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 ,此后 ,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晚会都少不了宋祖英的歌。这一年她被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舞团 ,并被评为一级演员 ,享受正师级干部待遇。但宋祖英并没有因此停止在艺术上的追求。 2 0 0 1年 7月 ,她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研究生班毕业 ,并获得音乐硕士学位。宋祖英出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苗民家里。在她 12岁那年 ,因为无钱治病 ,父亲便早早离开了她。在宋祖英的记忆里 ,童年时除了父亲的病令全家人揪心外 ,还有弟弟…  相似文献   

3.
宋祖英:启蒙老师不“丢脸”宋祖英的音乐启蒙老师,是湘西大山深处一名姓向的普通音乐教师。正是貌不惊人的他,把六七岁的宋祖英领进了音乐的大门。宋祖英每取得一点成绩,他都乐在心里。中央电视台一次做家祖英的节目,特意把他和宋祖英的其他老师一起清到北京来。为了不给自己的学生“丢脸”,每月工资不到100元的他,咬牙花180元买了件‘’好西服”穿上。当20多年没有见面的师生二人在摄像机前相认时,宋祖英眼中泛起了泪花:对她而言,启蒙老师是一把火种,点燃了她人生的理想和希望。蔡明:老师悄悄放过了我匕岁周老艺人”蔡明在电影…  相似文献   

4.
母亲出身农家,出嫁来到的也是农家,一身泥土的芬芳散发着母亲勤劳的品质,她的心清澈如水,她的毅力凝重如山。我读书的时候,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生产队还没有解体,我们姐弟四人读书,靠的就是父母日夜艰辛的奔波劳碌。秋天的时候,小队分粮了,父亲挟着口袋上场院去,  相似文献   

5.
母亲出身农家,出嫁来到的也是农家,一身泥土的芬芳散发着母亲勤劳的品质,她的心清澈如水,她的毅力凝重如山。我读书的时候,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生产队还没有解体,我们姐弟四人读书,靠的就是父母日夜艰辛的奔波劳碌。秋天的时候,小队分粮了,父亲挟着口袋上场院去,刚走到院里,队长就大声叫喊着说:“你回去吧,没有你的份。”父亲没有回话,默默地回到了家。母亲安慰说:“四个孩子能读书,学习好,这是咱家的福份,不给粮,咱也照样活下去,再等几年看看。”父亲点着一锅旱烟,望着这秋后凉凉明月,思度着走出困境的路。母亲则是凭这月光一夜没睡,…  相似文献   

6.
母亲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文友小余给我讲了他的故事——我很小就没了母亲。整天酗酒的父亲几乎就没有管过我,我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的家是冰冷的。我很少看到父亲,我也讨厌见到他,因为他醉酒之后经常打我。我遇到现在这个母亲,缘于我小学五年级时的一次郊游。就是那次郊游,我病了,发高烧,只好暂住在乡下的一户农家里。农家的那位妈妈特别好,一共照顾了我六天。那六天,我得到了长大以来最温暖的爱。她看我的眼神,是那么慈祥,那么温和,我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像受到温暖的爱抚,熨帖无比。我走的那天,她告诉我,她是我母亲家里的一个远房亲戚,让我管她叫姨。我才明  相似文献   

7.
母亲疯了。因为我和她看到父亲跟刘辣椒在一起鬼混。母亲与父亲发生争执,父亲火气上来了,便暴打母亲,母亲的惨叫声一次又一次在屋顶上响起。而这时,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除了哭。母亲朝我们这边爬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和妹妹。那眼神充满恐惧、绝望、愤怒与乞求,也许她以为她就要死了,她得在死前拥抱一下她的骨肉。我的哭声盖过了母亲的呻吟,她无力了,仰躺在地,眼睛闭着,喘着气,满嘴泥土。父亲还在骂些不是人话的话。我和妹妹哭着,父亲骂着……母亲睁开了眼。突然,她笑了———像极了邻村疯了20多年的六子。我吓住了。父亲也吓住了,…  相似文献   

8.
月,很漂亮、很可人。她几乎无忧无虑,只是她没有父亲。从小到大,月没有见过父亲,哪怕是一张照片。月问母亲,父亲什么样子?他上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回来? 母亲告诉她,父亲很英俊,照片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月很沮丧,她好想见见父亲啊! 她好渴望有一个父亲,因为她越来越羡慕其他的同学,可以和父亲一起上街,可以有父亲来学校接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月更想知道父亲的事情,这一直是她的心病。母亲含  相似文献   

9.
徐建平 《老年教育》2011,(10):35-35
90年前,奶奶出生于一户贫穷农家。那年久旱少雨,庄稼歉收,即便如此,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奶奶和她的母亲饥饿难耐。一天早晨,她的父亲带回几根黄瓜说:“吃了它吧,邻居送的。咱家菜园里的黄瓜也开花了。”奶奶长大后常听她母亲说:“那年如果没有黄瓜,咱娘俩都过不了那道坎。”从此,奶奶与黄瓜结缘。  相似文献   

10.
正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相似文献   

11.
罗海亮 《广东教育》2004,(10):64-64
年过半百的父亲因车祸匆匆离世,五内俱焚的哀痛就开始袭击母亲与我,非亲历者不能深切体会。父亲是木匠,生前母亲在他的作坊里帮助忙点手活,也算一个工作;然而他走后,她便无力为之,闲赋在家——由忙到暇更增添母亲的哀戚愁绪,我不只一次见到母亲偷偷地哭。我看在眼里,伤在心头。母亲出身农家,只念过几年小学,操劳几十年,不料中年遭遇这等事情。……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在湘西古丈县的大山深处,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无不为之陶醉,赞叹它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我的妈妈是一位闻名四乡的苗家美女,只是繁忙的劳作使她没时间欣赏自己的美貌。那时,她每天都要用小背篓背着咿呀学语的我到很远的山上去劳动。远处不时会传来山民们高亢、充满激情的山歌声,每当这时,妈妈也会情不自禁地哼起甜美的乡曲。这就是我受到的最早的音乐熏陶。长到四五岁时,我已经学会了许多山歌,家里人都为我的聪慧灵气而高兴,寨子里的人们也十分喜欢我奶声奶气的歌声。对于一个农家女孩来说,生长在大山里并不真的全是诗意,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这是外人很难想象得到的。与山里的其他小朋友一样,八九岁时,我就告别了玩耍嬉戏的童年,帮父母下地干活。我父亲是名裁缝,本来有门手艺,家里的日子就可以过得好一些,可他得了肺结核,挣的钱几乎都要买药治病。12岁那年,父亲离我们而去,家庭重担落到了柔弱瘦削的母亲肩上。作为家里的老大,我成了母亲的得力帮手,我上山砍柴,下地挑粪,不折不扣是个劳动力。对于山里孩子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上学。我家那个村寨只有3户人家,因为人口少,没法建学校,上小学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一路上全是险峻的山...  相似文献   

13.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父亲答应过等她过6岁生日时送她一个布娃娃,但生日还没到,父亲就跟随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父亲去台后,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学会了承受诸多人生的艰辛。只是,偶尔看到人家的孩子怀抱布娃娃时,她的目光里才会闪烁出光亮来。在海峡这边守望了一生的母亲带着遗憾去了。没有想到,母亲走后不久,一个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出现在她家门口。面对着这个自称是她父亲的人,她心里竟没有多少激动。此后,她办好了一切手续,到台北来接孤独的父亲回大陆定居。当她找到父亲的单身公寓,发现老人已死去多时。父亲的遗物是他房间里的好多个樟木大箱子。…  相似文献   

15.
爸爸在湘西工作时,我常常在假期去看望他,所以,我对湘西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爸爸推荐我读读湘西作家彭学明先生的作品《娘》。这本书由五大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贾平凹、阿来、张纬、刘震云)联袂推荐,他们称该书是震撼人心的母爱经典。《娘》以第一人称深情回忆了从作者幼年至母亲过世间的生活点滴。彭学明从父亲抛弃母亲和自己开始写起,真切描述了湘西大山深处一位中国母  相似文献   

16.
<正>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hù),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里,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责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曾经,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处老宅子。后来分家,本  相似文献   

17.
半只小公鸡     
<正>从前,有一只漂亮的母鸡,她快活地生活在一座农家院落里。她有许多孩子,其中有一只小公鸡长得丑得出奇,实际上他只能算半只鸡,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一个翅膀和一条腿。这只小公鸡的父亲是方圆二十里内最漂亮的公鸡,可是,他却比父亲更骄傲,他以为自己是群鸡之首,别的小公鸡取笑他时,他还以为别人在忌妒他呢。有一天,这只小公鸡对母亲说:“听  相似文献   

18.
和父亲牵手     
何嘉 《今日中学生》2012,(11):42-43
橘子今年上初中三年级,父亲在外面打工十多年了,只有母亲总是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说句实话,橘子有点恨自己的父亲,因为从她懂事起,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她;偶尔打来一两个电话嘘寒问暖,她也认为那是虚伪的。每年过年的时候,只有她和母亲两个人冷冷清清地坐在桌边吃着年夜饭。她常常想:父亲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母亲说的那样高大魁梧呢?想到这里,橘子傻呵呵地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和蔼的父亲牵着自己的手,一同沐浴在阳光下,多么幸福啊!  相似文献   

19.
人影     
他的祖上是农民。他出生在农家的院子里。他每天被母亲安置在一个摇篮里。母亲把摇篮悬空挂好,就去做工了。摇篮是温暖的,还能摇摆,像一叶小舟。那时,他父亲在部队当兵,一年能回来两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20.
母亲父亲在很远的一所山区小学教书,儿时的记忆里,难得见父亲一面,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含辛茹苦。那时是合作社,记忆中的母亲是忙碌的,挣工分、打柴、挑水、做饭、喂猪……总有做不完的活。母亲常常深夜才能回家。等待母亲归来,是我和妹妹孩时每日的功课。于是一幅画面,永远的定格在我的心里:在日落西山的时候,在一座农家小院的门前,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倚门而立,等待着母亲晚归的脚步声。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脚步声,是天底下最好听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