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上映的喜剧《大有前途》的导演邓炽垣,就直接打出痴癫闹剧的旗号,说自己这部电影在之前试映时被指为很贱,贱得可爱。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10,(40):26-26
电影《山楂树之恋》捧红了一个词,那便是“清纯”。近日,《山楂树之恋》原著作者艾米在博客上公开“放炮”,称老谋子搞错了“清纯”和“淫秽”的概念。此前,艾米接受采访时表示,《山楂树之恋》的“硬伤”不下百处。  相似文献   

3.
与王小帅之前的电影不同,这部《日照重庆》不是文艺片。王小帅特别强调,《日照重庆》是商业片,具备一切的商业元素,但是他坚持认为他做的是严肃的电影  相似文献   

4.
5.
和“张艺谋”有关的每一个活动都能激起媒体和看客的兴趣,甚至“兴奋”——看笑话和抨击一把的兴致。这次,一部安静简单的电影在闹腾的《三枪拍案惊奇》之后端出,上映之前也显得比其他几部电影“低调”许多。  相似文献   

6.
“当年我们这些爱好文艺的青年里,很多人都比我有才华,但我有机会上了大学,命运从此改变,成为今天的张艺谋,而我那些朋友,现在只是普通的退休工人。”  相似文献   

7.
作为在中国最受瞩目的电影人,张艺谋出品的每一部电影都必然成为焦点话题,它也是中国电影在文化价值层面的试金石。但“三枪”却使人不由相信,他已加入到“膨化速食电影”的制造厂商中去了  相似文献   

8.
高凯 《东南传播》2015,(6):33-35
中国电影"走出去"俨然成为一个时代命题,与新世纪中国的崛起紧密相关。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研究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张艺谋电影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典范,其电影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分析张艺谋电影国际推销策略,解析张艺谋电影"走出去"成功元素,有利于给予中国电影"走出去"更多启示。结合研究,张艺谋国际推销手段可以分为两种:"披一件东方外衣"和"踩着好莱坞影子"。  相似文献   

9.
沈玎  闫鹤 《新闻天地》2011,(12):18-19
从美女作家、“下半身”女诗人到新锐电影导演,十年来尹丽川转换着身份。愤怒、挑衅、性感在最新导演的商业片中,已不见踪影。她说,给我一点温暖,不想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脏了。  相似文献   

10.
陆高峰 《传媒》2007,(10):63-63
近日英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Total Film》选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希区柯克排在第一,中国导演李安排第41位,吴宇森、王家卫分别排第85位和第94位,这个名单上竟没有出现中国内地认知度最高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因此立即在国内各大电影论坛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11.
横店集团的“好莱坞”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菲 《声屏世界》2005,(6):39-42
10年前,要是有人提到“横店”,恐怕大多数人都会一头雾水,而10年后的今天,“横店”的名字在影视界已如雷贯耳。她不仅是中国影视导演和明星大腕云集热聚的地方,还成了海内外游客向往的观光胜地。“中国好莱坞”的美誉也奇迹般地降临到了“横店”的头上。  相似文献   

12.
我 难受我现在的生活。” 这从地下到地上的曲线,是中国“第 2001 年,彼时的贾樟柯刚拍完 六代”导演典型的成长轨迹。站台》,言词间满是焦虑。他的处女作 “第六代”贾樟柯的“地下”生活 《小武》只是一道  相似文献   

13.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时代。《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一系列反应中国社会生活的影片,使张艺谋扛起了纪实风格的大旗,也让张艺谋成为了一代著名导演。然而因纪实电影成名的张艺谋却在2000年后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商业电影的大旗,我们将从张艺谋的纪实风格中,找到其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张艺谋很幸运,在电影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每个阶段都有合适的人帮他。第一阶段,吴天明是在用体制内的权力资源帮助他们;第二阶段,商人出身的张伟平用钱和商业手段帮助他i现在的第三阶段,张昭称不是靠某个人,而是靠的市场系统  相似文献   

15.
王慧敏 《新闻世界》2014,(10):159-161
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和张艺谋电影的故事模式有较多相似之处,这种模式具有"寻找"式中心事件、危机感不太强烈的悬念、单一线索、单向进展等特征,电影语言注重"在路上"场景的营造;张艺谋电影对这种模式有所发展、改造,故事的结局更加圆满,表现出二者不同的审美走向。  相似文献   

16.
定红 《新闻世界》2008,(3):42-43
1998年,张艺谋去桂林出差,曾与广西文华公司的梅帅元说过.如果能在桂林天然的山水画卷上制作一台室外漓出,效果肯定好。  相似文献   

17.
于鹏 《声屏世界》2003,(7):41-42
由张艺谋担纲导演的影片《英雄》被誉为中国武侠第一巨制,30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全明星阵容的全力打造,一时间,各大娱乐媒体为之动容,关于《英雄》的报道当仁不让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版版主地位。2003年1月9日《英雄》的国内票房已冲过两亿元,创中国影片国内票房之最,最终完成了中国商业电影让票房说话的历史跨越。比起当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影片《卧虎藏龙》,总想替《英雄》说句公道话———莫以成败论《英雄》。本文不想卷入关于《英雄》是是非非的“口水战”中,只是想把《英雄》作为一种市场现象,为中国商业影片的营销运作攒一副药方。地地道…  相似文献   

18.
除了张艺谋陈凯歌那一代的其余导演,受困于商业类型片技巧的极度匮乏,抑或电影观念的陈旧落伍,不得不尴尬地缺席于这个喧闹的市场。而中国电影盛世下的隐忧根本不在于第五代、第六代的消失,而在于新人的无比匮乏  相似文献   

19.
陶冶: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有日,张伟平的目标是"一枪一亿","三枪三亿".目前影片的票房已经超过了2.5亿人民币了(注:2010年1月5日之前的数据).但是票房红火的同时,异议也很多.  相似文献   

20.
<正>谈及当代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是无法回避的。他执导的作品,在中国影坛开创性地把影像风格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他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导演将镜头对准传统文化,挖掘带有中国印记的电影符号。称其传奇也好,神话也罢,张艺谋凭借着自身在影像上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在影像风格的塑造上,色彩是张艺谋一次次颠覆观众观影经验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他总是倾向于使用某一种高纯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并用颜色来控制画面的信息传递,传达影片的主题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