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研究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描述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行为、改进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三项基本功能。描述教育现象即回答教育"是什么"、解释教育行为即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以及"何以如此",改变教育实践则需要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是"属于理论理性,"应该"与"做"属于实践理性。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仅回答"是"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不能满足实践者对"应该"与"做"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研究需要从理论理性上升到实践理性,从对"是"的认识延伸至对"应该"与"做"的全面把握,实现与教育实践和谐、理性地统一起来,构建出真、善、美的理想的教育客体,从而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教育实践品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小学生命教育,我们既要有诗意的理论构想又要有科技理性的研究框架。如何把两者整合在一起,需要艺术和智慧。对此,我认为,社会学的许多东西都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4.
5.
6.
今天,人类以高于当初的代价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损失无法弥补。同样,教育也有“生态环境”,也讲究“生态平衡”,同样也需要“生态保护”。教育生态正在遭受着破坏,由此而付出的代价比破坏自然生态更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为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理想性、创造性等方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佐证,这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回应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8.
王春梅  冯继 《教育革新》2007,(8):F0002-F0002
2007年6月25日至26日,《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暨校长培训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省14个市州教研室(教科所)的主任(所长)、首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实验学校的校长及课题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作为教育者创新理性的结果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来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是教育实践的超越;因此,我们通过把握教育理论,可以了解教育实践、认识教育实践、规划教育实践,但不能将二者划等号。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从1995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罗湖区率先成立了广东省第一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承担了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发动、业务指导和部分管理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罗湖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罗湖区六大特色之一,近年来,罗湖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规范管理和加强业务指导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我区的行政领导一直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多次亲临各个学校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起草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以教育局文件的形式下发至各中小学,对规范和引导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大多不符合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的情况,区教育局组织编写了《罗湖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助系列手册》和《罗湖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指引》,为教师提供基本的教育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价值必须观照的逻辑视域。基于实践逻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多个关键事件的叠加,指向的是教育规律、核心价值在于应用,并在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体现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正在由强调专业知识的“理智取向”转向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一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客观地审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现状,发现教育实践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重构教育实践课程,对其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科学地确定教育实践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合理地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也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教育、普及教育等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超前性,而且在当下仍具有普适性。重温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各州初、中等教育经费数据表明了联邦财政在城市化早期对初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投资的支持力度,文章在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投入进行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对美国教育经费分担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探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目标上追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个性化,在课程文化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深刻影响高中小学各科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主导作用,担当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师资数量不足,质量堪忧,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表明了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层次、质量提升的迫切性,这给从事小学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提供了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合理地确定欠发达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层次定位、市场定向,研究出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培养模式,构建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理论体系,小学教育专业才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育科研对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自身的特点,行动研究应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理论指导,科研氛围的形成以及人员合作是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现代远程教育呼唤教育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使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教育,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位及春内涵的论述以及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从现代远程教育的决策者、教育者、学习者、管理者四个角度,提出树立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理念,以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strengthening and upgrading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s of great world-wide concern, since i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untries secondary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weakest link in the education chain. This article commences by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hen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programme activities concerning secondary education being undertaken in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article then reports on a regional study on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ommissioned by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which examined strategic issues and policy analysi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firm foundations to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at much has been accomplishe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But, as the article shows, there is still a great deal to be done to put into place the vibrant, rich, diverse, relevant, high quality and innovative secondary education desired by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The challenges are great, and numerous, but the future for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ppears bright and full of promis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