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 ,评价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 ,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战略意义和有关重大科学问题 ,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建议及应采取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
3.
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分解方法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物性,考察了气体组成、温度、压力、水-气接触面积,加入化学添加剂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研究了水合物法固态储运天然气的可行性,认为与以往的天然气储运方式相比,水合物存储技术具有存储空间小,稳定性好的特点,安全性比天然气的液态、气态存储更高。  相似文献   

5.
海底地震仪是放置于海底,能够采集到海底岩层的纵波信息和转换横波信息。广角、大炮检距的施工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地下岩层速度倒转而导致地震成像不清的情况。海底地震仪数据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地震波信息,对地下岩层构造有着更为精确反射。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海底地震仪探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祝有海1963年出生于江西,198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98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从事钾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的找矿和科研工作。1995年赴日本琉球大学理学部海洋地质专业深造,1997年回国,主要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和其他海洋矿产的调查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资源部百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资助人员。  相似文献   

7.
梁武东  刘小静 《内江科技》2009,30(11):43-43
本文概述了天然气水合物新型抑制剂相对于传统酌热力学抑制剂的优点,介绍了新型抑制剂的类型、发展现状、抑制机理和常用抑制剂的合成及新型抑制剂的结合使用,并指出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表明 ,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加快水合物的形成和提高水合物的储气质量。在水合物形成体系实验中 ,添加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 .结果发现 ,合成天然气 (甲烷、乙烷和丙烷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92 .0 5 %、4.96%和 2 .99% )在无搅拌 (即静止 )的系统中可快速形成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水合物的储气能力。对水合物储气而言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 ,使水合物的储气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潜在的能源备受人们关注,主要表现在: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巨大;能量密度高。本文将根据室外调查情况,结合室内实验及模拟结果,以中国南海为例,建立天然气水合物藏概念模型,采用降压法开采机理进行模拟开发并对其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天然气的国家。早在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771年)就有“泽中有火”的记载,东晋(公元317-420年)时成书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明确记载了用天然气熬盐。这表明2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上已经利用了天然气。  相似文献   

11.
钟锐  赵鹏  张宏伟  王媛  毛国柱 《资源科学》2014,36(1):103-109
水资源的利用需要消耗能源,能源的开采加工也需要消耗水资源,两者具有紧密的关联。本文从能源贸易对水资源的影响入手,阐释两者的紧密关联。随着能源的国际贸易,能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消耗的大量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的转移,将这部分水资源称为能源国际贸易中的能源隐含水。选取原油、原煤、天然气等几种能源,计算出217个国家和地区近20年能源国际贸易中的能源隐含水净流动量。结果显示,1992-2010年间能源隐含水国际净流动量的平均值为42.11亿md3/a,占全球能源生产年耗水量的50%左右。巨大的能源隐含水国际流动使各国的水资源配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能源隐含水的大量净输出加重了一部分国家的水危机;同时能源隐含水的大量净输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部分国家的用水紧张。制定能源生产和贸易政策的决策者,应当同时考虑能源和水资源状况及两者间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2.
当前能源系统正在从化石能源绝对主导向低碳多能融合方向转变。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正在不断深化,新兴产业与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主要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体制改革为抓手,致力于解决主体能源向绿色低碳过渡、多能互补耦合利用、终端用能深度电气化、智慧能源网络建设等重大战略问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抢占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能源技术创新处于高度活跃期,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文章系统梳理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科技领域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分析了国际重大科技前沿进展与重要成果,以准确把握世界能源技术变革和演进方向,进而为我国能源科技领域的优先谋划和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闵庆文  张永勋  赵贵根 《资源科学》2012,34(11):2018-2025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水源涵养区,由于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地位特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从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对三江源生态系统影响的角度,使用问卷调查法、半开放式访谈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法,对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农户能源利用现状、农户对现有能源满意度和农户能源环保认知对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三江源移民安置区种植农户能源利用结构较多样,以畜粪和秸秆为主要能源,放牧农户能源利用结构单一,基本依靠畜粪;②农户普遍对能源现状满意度低,放牧农户满意度低于种植农户;③农户倾向于使用环保能源,但对能源环保认知度较低,阻碍了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④农户使用生物质能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每年损失约23.6737亿元。  相似文献   

14.
论势差效应与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科技人才定义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其特点的归纳总结,在探索我国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势差理论,就如何构建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与制度保障平台,提出政策建议,以促使我国目前科技人才的流动向规范化、有序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重力场中密闭于刚性容器中的气体密度随高度减小,且气体的气体密度分布及总位能随重力的变化而变化.从理论上来看,可通过增、减重力加速度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位能实现循环,通过此循环还可实现“热——功”转化,此类“热——功”转化的循环有别于传统的卡诺循环。变重力场中理想气体的位能循环导致的“热——功”转化效率计算不能直接应用卡诺定理,笔者分析了在可逆过程中此类循环的效率及熵变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地区重力位能与板内变形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力位能及其重力浮力是大陆板块内部重要的构造变形动力.中国西部地区构造变形以垂向抬升、横向拉伸和压缩为主要特点,其重力位能及重力浮力分布,深刻影响着西部板内变形动力学机制.地震学和重力学方法计算表明中国大陆西部蕴藏较大的重力位能,其中青藏高原重力位能在2×1012~7×1012N/m之间.地壳重力位能变化导致的重力浮力,是板内变形的主要构造力.在一定流变学条件下,重力位能足以产生青藏高原活动地区的构造形变.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及其影响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广西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分析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特点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能产生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知识的网络溢出效应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文章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新能源汽车专利数据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合作矩阵,并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计算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于创新网络关系的溢出效应,并将结果与基于城市距离关系与邻接关系的溢出效应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示:(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新网络,但城市间、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并不密切;(2)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并且此类城市拥有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3)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是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整体上并未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产业结构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鉴于现代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费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认识和把握国家能源消费行为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能源节约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两个模型,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产业结构演进和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现代化建设初期,二产为主的结构演进对国家能源消费需求产生了明显的增速效应;随着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能源消费需求的减速作用开始逐步显现,从而形成由升到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形态。作为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在长期一边倒的部门发展政策影响下,刚性演进特征极大地制约了国家产业结构节能效应的发挥,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20.
刘权乐 《未来与发展》2007,28(12):11-14,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机动化、城市化的加快,交通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政府公务车采购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再加上我国公务车数量基数大、排量大、利用率非常高,使得公务车能耗对交通能耗的贡献率不断递增,因此从战略的角度并结合公务车的出行特征来分析,公务车有很大的节能空间,是交通节能的"黑大陆".本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通过分析导致公务车高能耗的原因,提出降低公务车能耗,实现公务车节能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