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洁 《时代教育》2010,(9):51-51
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地把握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当今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探讨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介绍,分析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意义,重点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职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颜传香 《考试周刊》2011,(69):194-195
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当今大学生思想状况作分析,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从而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5.
6.
人本主义的理念贯彻到教育管理中,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以柔克刚,实现柔性化管理;因材施管,实现差异化管理,充分激发人的积极主动性与内在潜能,促进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章着重论述构建新学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即坚实的哲学方法论基础、科学方法论基础和现代管理心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232-232,239
"人本主义"是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理念和法则。只有真正做到人本主义,才能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之间形成具有互动机制和弹性空间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本主义"的大学教育管理研究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新世纪新阶段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发挥其功效,必须坚持"人本主义",努力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体系、价值取向、教育关系、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建立符合人的旨趣和要求的教育管理工作样态。  相似文献   

9.
杜旸  王懿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204+206-204,206
高职学生在教育管理中有其特殊性,针对群体的特点和现行的管理模式,在管理高职学生时,应使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人而非被动的人。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认识到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他们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提出了研究正常个体的整体分析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论及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启示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论 心理健康,在我国又称心理卫生。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中,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20世纪70  相似文献   

11.
研究教育管理的著作,我们国内先后有不少版本问世,甚至形成图书热。这些专著各自都有特点和优点,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有一个相同的缺憾,就是“似曾相识燕归来”,让人感到缺少点现实感和新鲜感。尤其将教育管理与心理学结合起来,从教育管理中提出的众多新问题、难问题,甚至是冲突和苦恼的问题在心理学中寻求答案,进行积极的心理疗救,使心理动力学和行为治疗形成综合模式,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的范式。这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是一件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的工作。由海天出版社出版,陈景普教授编著的《教育管理心理学》正是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改革,学校教育的科学管理日益暴露出弊端:忽视人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缺乏"人性化",过分相信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无法有效激起教师的热情和积极创造性等。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势必需要一种新的理论的出现,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引,对当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本管理理论"的启示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一直是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本文针对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教育管理中有许多奇妙的心理效应现象,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几种心理学理论及心理效应,如需要层次理论、进门槛效应与反进门槛效应、X-Y理论、木桶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对教育管理的启示,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解决教育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理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历史角度出发,简要探讨了下列三个问题:(1)人本主义的理论来源;(2)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3)人本主义管理的具体体现。研究发现,人本主义在中、西方教育管理中各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是人性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现代主义(postrnodemism)思潮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而此前西方社会则被“现代主义”(modernism)所统治。对于“现代性”,人们的普遍看法是“现代性表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它由启蒙信念驱使、维持着,确信理性和科学的进步,确信技术能够征服自然,并坚信运用科学技术于社会改造,便能控制……人类的状态”。“现代化”的基本假设是:现实的世界存在着某些潜在的逻辑模式和固有秩序,只有运用“科学方法”(实证、实验、量化等),才能发现这些潜在的逻辑模式和固有秩序。人们通过这些发现便可控制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于运用“科学方法”以外的任何方法获得的知识则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括总结了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些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探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涵义和主要理论,并详细分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为高校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自心理咨询从西方引进中国,就一直没有摆脱西方固有价值观。心理咨询的科学化、中立化仍然是中国心理咨询界追寻的目标。但是,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却强烈地冲击了心理咨询的这种价值取向。文化心理学认为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自然也不可能有普世的价值观,文化是社会中人建构的结果,而心理咨询更是基于本土文化上的一种心理调试技巧。因此,心理咨询推广和开展的原则不应当是价值中立,心理咨询的历史文化建构和本土化才是提高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