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理论不足与制度阙如:本科教学评估之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教育评价协会已近25载,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也经历了试点实验、全面展开两个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应该选择以下路径:加强高等教育的分层研究;改变评估"立法懈怠"和立法滞后的状态;重视评估中的"主体缺位"现象;抵制夸大"中介评估"的作用。同时需要注意评估方式选择与评估定位相悖、评估队伍结构不合理、评估指标内涵模糊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文将高等教育评估领域“立法懈怠”现象与评估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对比,阐述了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必要性。论文进一步认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内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该领域存在的矛盾,论文以较大的篇幅对现有主要矛盾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同时对其他一些领域已建立的基本制度作了简要的考察,从而得出了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内容与形式框架的基本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制度内容中可能涉及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专门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普通高校缺乏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认识,成教"普教化"现象严重,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管理模式落后,教育质量低,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为此,必须科学定位,端正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建立评估和监督制度,完善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博弈经历了由"重合"到"较量",再将到"合作"的过程.当前两者的博弈呈现出"主与从"、"一与多"的特征,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博弈双方的"纳什均衡",保证高等教育评估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急需在进一步转化政府职能、进一步培育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市场、提高高校自主选择评估机构的权力等方面采取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5.
教育认证制度是保证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制度之一,我国的学位管理制度与其对比存在八个方面的不同.由于对学位的本质及其特征认识不够,我国对学位授权审核和质量评估权利归属的认识存在不同.坚持教育机构和评估机构的自主、自我管理、学者领导和同行评议;政府通过立法、拨款等宏观管理手段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间接管理;坚持评估机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坚持评估工作经常化,是我国学位管理需要借鉴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法制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我国推进高教评估事业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高教评估法制化建设存在着评估"基本法"位阶偏低且立法内容不尽完善、配套性法规欠缺、法规创新性不足等问题。立法部门应当在明晰法规建设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沿循多元的路径积极推进我国高教评估法制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评估话语的缺失是高等教育评估实践中不容忽视的现象.文章从"话语"的语辞分析入手,对高等教育话语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厘定,对高等教育评估话语缺失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归纳.同时,运用高等教育学的有关原理,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了高等教育评估的有效话语.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社会地位和功能、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仍存在立法滞后、管理僵化、"普教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立法、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各级政府、社会第三方和大学内部组织机构共同构建,表现出"国家规制,立法引领;统一认证,分层评估;内外结合,共同监督"等特征,在使澳大利亚走向高等教育强国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我国建设"双一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管理中“弱法”现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学校作为被告的涉诉案件日益增多,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校"无讼"的状态.依法治校成为时代的召唤.本文从高等教育立法、司法、执法三方面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弱法"现象,分析其原因,并从立法、司法、执法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学生参与——以北欧五国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研究》2007,28(1):66-71
当前,教育评估的部分责任从教师转向了学生,学生正在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参与者。冰岛、丹麦、芬兰、挪威与瑞典等北欧五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注重学生参与,产生了良好效果。北欧五国的评估机构与被评高校采用各种办法,使学生参与评估计划制定、外部评估小组、院校自我评估、现场考察与评估报告发布。国家通过立法,保证学生参与权;让学生全程参与,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方法多样,确保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要有一个参与度,把握好度,才能发挥其优势、克服劣势。  相似文献   

12.
破“五唯”是引导高等教育评价走向科学与理性的制度性、理论性共识,其实质是消解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主要表现在数字广泛渗透到高等教育评价的各个角落;数字成为高等教育评价坐标系的优先尺度;非理性数字异化为高等教育评价的规训力量。究其本源,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源于技术理性支配下的理性主义评价观长期制约;高等教育场域简单化认知的推波助澜;数字得以彰显的资源黑洞与利益诱导。为此,还原数字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本真意义、明确高等教育评价中数字运用的合理边界、结构性优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当是消解数字依附、践行破“五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变革中的芬兰高等教育定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大学立法与大学定向、多科技术学院立法与定向、教育评估以及科研评估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芬兰高等教育的定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建设中存在着文化缺失、立法滞缓、指标设置刚性、实践主体力量失衡等问题,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丰富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文化内涵——现代化;促进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建章立制——法制化;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指标设置——多样化;协调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实践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施德东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112-114,121
成人教育质量指的是成人教育过程每一个环节在满足学员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程度及管理体制、机制运作过程的合理性程度。它是一个综合概念。成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可分解为三大方面:“投入”的质量指标;“教”的质量指标;“学”的质量指标。往下还可再具体分解若干项目的质量指标。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可采取立法,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等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职生的评价与考核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不能简单地对应学历与资格并重的社会砝码而仅用学科成绩和证书等级来评价高职生,而要在以高职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高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高职生“低进高出”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现代化的视域对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评价应考虑其"教育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学习者维度的成长成才之需、院校维度的内涵式发展之需、企业维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之需以及社会维度的"尊劳尚技"氛围之需。高职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参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现状,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反映出现实情况、缺失"人"和"文化"要素。在教育现代化检测评估过程中,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可考虑单独设置,进行"类型赋能",并在评价理念、评价表述、评价监测、评价关系等方面向"类型教育"取向转变,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高职教育现代化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教育法律对教育评价的规范呈现出以行政性评价为主的规制特征,对教育评价主体及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未来的教育评价应当形成集政府督导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培育、发展、规范社会组织参与评估。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好每种评价方式的特点,改变“唯”的状态,形成协调互补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有利于转变校企合作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同时能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困境主要表现为制度上缺乏上位立法明确支持,组织上缺乏资源整合渠道,评价上缺乏权威专业的监督体系。困境破解的关键在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校企合作范围和边界的确定以及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具体的建构路径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职业教育法》;基于平等地位建立多元协商机制破解利益争议难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校企合作评价的专业化、权威性,保障校企合作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经历了试点实验,全面展开两个阶段,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症结,应该速择以下路径进行改革:加强高等教育的分层研究;用法规规范评估活动;发挥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形成我国新的高等教育评估主体;注意评估方式选择与评估定位的一致;推动评估专家队伍的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