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所沿海学校.如何将海洋文化作为引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建构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品、位提升师生人文修养起到重要作用呢?本文将探讨基于海洋文化精神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时代,浩瀚的海洋是资源和能源的宝库,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地。本文以渔文化为例,放眼世界海洋资源,关注家乡地方人文,整合地方一切可利用资源,合理开发践行教育措施,从场馆、资源、课程等五个方面概述宁波建设工程学校如何建设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文化和特色。"我校依托三面环海的区域优势和渔家文化资源,将"海洋特色"定位为学校发展的特色目标;秉持"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立足"海文化·大教育"的办学思想;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推手,大力推进特色办学和文化育人,构建起以海洋文化为主体,以阳光德育和经典读写为"两翼"  相似文献   

4.
舟山开发海洋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借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旅游在国内外正方兴未艾。但目前国内外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多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旅游上,缺乏深层次开发。通过对舟山海洋文化特征体现、海洋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等的分析,探讨舟山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思路和基本对策,试图借海洋文化资源提升舟山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开创舟山旅游的新方向,实现舟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沿海高校把北部湾海洋文化资源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激发大学生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热情。必须通过"三个坚持"来加强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资源在广西沿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一是坚持"引进来"——把海洋文化资源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二是坚持"走出去"——组织海洋文化资源调研;三是坚持"拓渠道"——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海洋文化。  相似文献   

6.
结合幼儿园地方资源,将蓝色海洋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通过凸显海洋教育特色,构建幼儿园"蓝色海洋"教育物质文化;开展海洋知识培训,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构建海洋教育课程,丰富"蓝色教育"课程内容;利用海洋文化资源,结合家庭、社区,创造性的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提上议事日程。开发校本课程不但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也能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当地的地域特色,可谓一举多得,意义深远。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地区的具体环境,依托海洋文化,开发利用地理校本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不但率先于世界其他民族走向海洋,而且在搏击茫茫瀚海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海洋文化在郑和时代达致巅峰,随后直转急下。一出把中国推向世界,但却没有把世界带给中国的可谓既是历史亮点,又为历史拐点的交织着自豪与悲情的历史壮举,在郑和手中悄然落幕。此后中国由开放走向内敛,乃至完全封闭,进而造成中华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最终落伍。进入21世纪,中国终于迎来和平发展的大好良机,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目光转向海洋,藉此需要我们积极策应,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增强海洋观念和海洋战略意识,重塑海洋文化自信,推动并繁荣海洋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走海洋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在该战略背景下,海洋文化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拥有丰富海洋文化资源的岭南地区,发展海洋文化旅游,既是该地区出于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大众对国家战略决策的理解。文章将主要从旅游产业的角度,阐述岭南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旅游的主要推广途径,再进一步探讨网络媒介特别是网络影视在海洋文化旅游推广中的尝试和运用的可能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共生共荣、相互促进。发展北海市的海洋文化,推进海洋经济的全面有效发展,必须着重在四个方面进行挖掘和构建:一是海洋"丝路"交流文化,二是海洋资源产业文化,三是海洋景观旅游文化,四是海洋民俗节庆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施以来,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小学利用滨海地域优势,在延续海洋科普办学传统的基础上,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实施与探索》课题为引领,开发实施"走进海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以实践体验为主线,以海洋文化为主体,将写字教育和经典教育有机结合,构建"一体两翼"育人文化,全面推进活动育人、体验育人、文化育人,让每一名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2.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实施国家的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给海洋国土以准确定位,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与坚持科技兴海,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3.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的类型、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可分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两类。广西海洋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文化元素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海洋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开发和利用广西海洋文化资源,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增强海洋文化意识,提升广西海洋文化精神;加强海洋文化研究,推动广西海洋文化发展;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发展广西海洋文化;深度开发海洋文化资源,实现海洋文化的良性发展;集聚人才,加强海洋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平台,充分展示海洋文化的魅力,大力促进广西海洋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13,(15):56-59
中国海洋大学,原名青岛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工、农、医、药、经、管、文、法、教等学科为一体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在长期的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学校以国际视野谋划事业发展,坚持开放办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国际化发展环境中,不断拓展全球合作空间与领域。2011年2月,在中德两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与德国不莱梅大学、基尔大学、莱布尼热带海洋生态中心和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所联合成立了中德海洋科学中心(Center for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Marine Sciences,SGMS)。2012年8月30日,温家宝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同意加强在海洋、地质研究和极地领域的合作,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关于加强中德海洋与极地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2013-2020)。文章对中国海洋大学办学历程,国际化战略、进展和成效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幼儿园地方资源,将蓝色海洋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创设海洋文化环境。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挖掘、整合、利用,把地域优势转化为教育资源优势,以实现园内、外教育资源使用的综合化和最优化,在实践反思中构建完善适合幼儿、适合我园的"亲近海洋"主题教育活动,彰显课程的生活化、园本化,让孩子们在与课程、环境、教师、社区、家长的互动中促进对海洋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教师们在探索过程中获得专业化成长,努力形成教育有个性,办学有风格的特色幼儿园。  相似文献   

16.
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在坚持依托高校及上海海洋局资源,凝合教育理念,培育学校文化,以及坚持学校优质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办学目标下,切实推进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学校特色课程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内涵发展,内涵建设的出发点是"人的培养",而目标则是学校育人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自觉。德育既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又是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建设文化特色,丰富教育内涵,提升德育成效,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因此,基于学校海洋文化特色建设下的德育实践创新必然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命题。学校德育应该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体现办学意志,反映学校文化,彰显价值取向。一、"海洋文化"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通过PEST分析法这一管理学模型视角,对三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探究三亚海洋文化产业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谋海洋文化产业新发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打造区域特色海洋文化产业品牌三个方面提出了三亚市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助力海洋强国软实力提升,是新时代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和平友好、和谐兼容、关怀国家命运等特征构成当代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色.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增强国际海洋话语权、统筹海洋...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需要我们培养更多的海洋类人才,适应这一教育目标,不仅需要传授海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珍珠与珍珠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正是以此为目标。通过介绍珍珠的形成机理、在人类历史中的显赫地位、古代人民采撷珍珠的苦难历史以及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对此的揭发和同情,同学们可以深深感受到珍珠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人类的历史和文化的。世界上大多数的自然珍珠来自于海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海洋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海洋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