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种语法理论的提出必须回答它对于“普遍语法”的观点。在三层语法的框架下,“普遍语法”是一个有层级性差异的对象:在语用层,差异最大化,普遍性最小;而在句法层和语篇层,差异性逐渐收敛而普遍性逐渐放大。这种观点对指导语法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知识与知识进步的两个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知识(local knawledge)是与普遍性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相对应的学术概念,它不是狭义地指某个地城或某种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中,人们领悟到,从地方性知识向普遍性知识的进化是知识的进步,同样,从(貌似)普遍性的知识向更高层次地方性知识的进化也是知识的进步,这两种进步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转变,从而引起了科学知识观的根本变革。传统的科学知识观,如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学派,认为科学知识是普遍有效的,它不受我们与实践关系的制约。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普遍知识,科学知识的应用是从普遍理论演绎过渡到具体例证。与之不同,新一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卢兹(JosephRouse)则强调局部的、境域化的知识,科学知识从根本上说是局部知识,体现在实践之中。科学知识的应用是从一种局部知识过渡到另一种局部知识,并且只能以实践的、局部的方式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约翰.亨利.纽曼是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他认为,大学的本质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应教授普遍完整的知识,大学的唯一职能是教学,大学教育应是自由教育,大学中教学应和科研相分离。纽曼的这一大学理念既有一定的现实启迪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正义论中内含着对普遍人性的设定,并基于公平原理构造出了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基本结构。普遍人性的设定是罗尔斯得以确立其体系的基石,而普遍社会结构的呈现则是其体系最终必然之归结。正义论的本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通下达、置换顺畅的动态社会结构,从而能以更小的代价获取和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理解“普遍主义”以及类似的概念,更好地理解、参与和应对与此有关的学术界内外的争论,有必要对普遍主义的种种类型进行分析。普遍主义有宗教的和世俗的;在世俗普遍主义中,有以观念的可接受性程度为核心的普遍主义,也有以观念的涉及范围为核心的普遍主义。在以观念的可接受性程度为核心的普遍主义中,有以单个价值为核心的价值普遍主义和以价值体系或诸多价值排序方式为核心的文化普遍主义;在价值普遍主义中,有强调交往的普遍意义的对话普遍主义和以为某人或某民族是可以单方面或独白地决定什么东西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独白普遍主义。为了在、主张普遍主义的同时避免西方中心论,必须把本质主义的普遍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普遍主义区分开来,通过观念层面的沟通和现实层面的来往这两个方面的良性互动,而在未来的共同实践中建构起包容多样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学的形象和信念,长期以来以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为基本前提。对该前提合理性的充分考察有助于塑造真实的科学形象,从而进一步揭示科学知识的本质。但是,学者们对其合理性的分析并不充分。鉴于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基本前提。其实,普遍性并非科学知识区别于非科学知识的本质特征。科学知识的普遍性是地方性在时空维度的拓展,是一种动态的绝对普遍性,它介于绝对普遍与相对普遍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西方社会和思想史进程,描述了大学观念的知识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即从中世纪时期宗教性真理统一观念之下的普遍知识论,到近代脱胎于普遍知识的与专业知识相对立的自由知识,再到现代独立的高深学问知识论逻辑。并认为现代性影响下的高深学问论存在自致性矛盾,从而成为现代大学困境形成的因素之一。突破困境则需要对这单一的逻辑起点进行改造和扩充。  相似文献   

9.
约翰·亨利·纽曼在他的著作《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对大学的知识作了独到而精辟的阐释,充分的展示了他的知识观.纽曼认为,大学中的知识是一种“普遍知识”,具有普遍性、独立联系性及非功利性等特点,而且,学习大学中的知识既是一种必要又具有一种可能.基于此,笔者还就学生在大学里为何学习知识和怎样学习知识,提出了一些对我们当下的大学要传授何种知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普遍伦理”可能性问题的考察,既要超越启蒙道德对普遍性价值标准的谋划方式,又要从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消极立场中杀出重围。立足于新全球化时代的交往实践,依凭共同的价值理性,自下而上地寻求普遍的道德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1.
知识的普适性与境域性:课程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有普适性与境域性之别。普适性知识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共同承认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占主流地位的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是指地方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及缄默性知识等,它是特定人文情境与范围内有价值的知识。普适性知识由境域性知识发展完善而形成,境域性知识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与生命活力,二者相互支持。与普适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主流文化中心课程,它统治着整个课程世界,并成为各国国家课程的核心;与境域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们正在补充着国家课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苗族本土生态知识与森林生态的恢复与更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苗族巫文化系统中的本土生态智慧之花开得特别繁盛;习惯法对维护森林生态和社区安宁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苗族还有一类带技术性的本土知识对于石漠化救治和森林生态的恢复与更新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尚未得到推广,原因是这些本土知识与社会潮流提倡的普同性知识不一样。本文认为应加强对苗族本土知识的发掘利用,实现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的并存与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施石漠化灾变的救治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更新。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知识是地方课程开发的知识论前提,澄清其能指与所指有利于地方课程价值的充分实现并提高课程开发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变依托外部行政指令的外推式开发为依托开发主体内在驱力的自组织开发。目前,地方课程开发主体对地方性知识之认识存在多向度上的误读:第一,囿于偏狭的“地理空间”理解其适用地域;第二,理解其形态与价值上的形而上学倾向;第三,地方性知识主体被窄化为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地方人”。基于此,地方性知识的应有之义在于:地方性知识是超越具体知识形态的知识观念,是包融知识价值立场、知识具体形态在内的多层次结构体并与普遍性知识具有通约性。在深化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地方性知识的选择应当充分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实质并扎根于地方生活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4.
美德作为知识存在具有普遍性,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所以,它作为知识可教是有边界和条件的。只有理解美德作为知识存在的实质以及美德知识的属性,才能领会"美德作为知识可教"的边界和条件。道德教育可以采取灌输、叙事、反思等方式。在道德教育中,当道德的概念和要求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并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时,这种道德知识的传授方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追求具有普遍必然的确定性知识一直是哲学和科学的主题,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当我们进入建立科学的真理、科学的确定性和思想的确定性的事业的失败而凸现知识的不确定性的时期,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应适应这一思维方式的转换而寻求新的发展定位。这种发展定位,不是像激进的后现代主义那样完全否弃知识的确定性而走向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相对主义.而应在二者之间寻求张力和平衡,以期实现对复杂、变化、不可逆的现实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科学知识在内容上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适性、单维性,科学知识的探究形式为因果说明、主客分离、客观方法;科学知识的表达形式为科学概念的操作性,科学判断的数学化,以归纳方式为主要的推理形式;科学知识旨趣体现在对自然的描述、解释与预测。科学知识的价值体现为科学的道德价值,科学的审美价值,科学的方法价值。科学知识独特内容、形式、旨趣与价值对科学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均有重要影响。科学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钟启泉 《教育研究》2006,27(5):19-24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 ,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正在崛起 .本文从澄清知识管理的概念出发 ,具体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内容 ,提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信息管理 ,并简析了知识管理的实例 ,最后强调要重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管理 .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之间横亘重大差别。所有教学中之被命名为知识的教学内容,从来就不是一种整合的人类的认识结晶,而首先是也直接是具体时空境遇中人的知识,以分立的个体或者说有限知识的形式存在。教学中的知识问题是师生如何根据学习的需要发掘具体的知识的有限性并对之加以充分思考和运用的问题。作为个人的具体的知识总是有不完全、不充分、不均衡的局限,它们约束教学过程中个人知识追求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及其方式,因而,教学的互动交往、对话探究具有了决定性意义,知识教学的任务就集中到增长知识和增强责任两个方面。无论增长知识还是增强责任,单纯的定论式的输入接受都不可靠,它们只能依存于个体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