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起始阶段,更是能力的形成阶段。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来说,节奏是幼儿走进音乐世界的引导,更是音乐学习的保障。节奏训练有助于小学生早期音乐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小学生的身体的发展以及心理的发展。本篇文章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现状,结合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具体分析了培养小学生节奏感的有效途径。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力文 《学子》2013,(1):39-39
要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好信息技术课,其中重要的一环是重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在小学阶段,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3.
贾荣 《考试周刊》2012,(59):187-188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责无旁贷。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呢?本文提出可以从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造能力、体验创新乐趣、拓展音乐视野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艺术教育科目之一,想象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部分,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的提高又有助于音乐学习的进步。小学阶段是提高身体素质,学习语言和艺术,增长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而小学音乐课程则能够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既然如此,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基础性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学校的教育也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学的目的。小学阶段音乐课程的学习是作为副科来学习的,虽重要程度不及语文、数学等学科,但是其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的作用仍是巨大的。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从小学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研究,探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为小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自然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识谱,表演等趣味性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音乐知识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小学生接触音乐的开始阶段,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乐感。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提升。但是,现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乐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素质教育正在被全面贯彻于教学过程中,语数外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的最佳学习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虽然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无利害关系,但是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陶冶情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自然嗓音和灵,虿的形体,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识谱,表演等趣味性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小学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激发小学生音乐情趣,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渠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至关重要,有利于强化民族意识,形成健全人格。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民族情感,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丰富小学生情感体验,从而真正实现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天津教育》2022,(3):135-137
<正>小学阶段的音乐与美术学科都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美感,不同的是美术属于视觉范畴,而音乐学习属于听觉范畴。培养学生的乐感主要是指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与理解音乐。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则主要是指让小学生具备判断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必须从小学阶段抓起。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价值(一)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自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来,音乐教学已不再简单地停留在教会学生唱歌层面,  相似文献   

12.
王莉 《考试周刊》2014,(63):178-178
当今社会,音乐素养的培养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如何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显得更重要。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三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在小学阶段,可以考虑采取"愉快地聆听"这种方式,小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及情感,还可以提高表达美、鉴赏美、感受美及创新美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等特点因材施教,积极探究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被当代教育工作者使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全面且成熟的思维。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与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体验,可以加快小学生思维的形成。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情感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以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探究为题,对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歌唱与欣赏教学质量,老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各种方法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其充分体会音乐作品意境与内涵,快乐地学习音乐,并让小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当中,逐步培养与提升其音乐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伴随新课改的深化和推进,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 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了。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 音乐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工作。把游戏活动融入音乐教学当 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音 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7):163-164
自我控制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或者相应准者而主动调节个人行为的能力。班主任工作培养小学生自控力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心智成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自控能力的关键期,要把握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工作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控力,可以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为班级的发展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对小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小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懂得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教学目的是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让小学生体验音乐魅力,培养其理解音乐的能力和掌握音乐的技能.教师应通过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开展音乐学习实践,把握学习差异、激发师生互动等途径,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6,(25):164-165
小学生是提升自身修养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音乐有一种可以为学生减压的力量,可以给学生排解一些不良的情绪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且音乐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学生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素养,还可以接受自身特点,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情感,非常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这门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多,可以给学生不一样的精神上的营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审美价值等,可以把学生引领到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观念意识,让学生上好每一堂音乐课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表现为感性认识阶段、学习兴趣强、注意力不稳定、学习方式多样等。因此,正确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任务。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效提升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实证调查,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练习、音符符号学习、乐器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音乐课堂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小学音乐课堂中采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