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我愈加认识到:"强化养成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不断丰富,健康人格的不断完善,应当成为语文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有了以下体会。一、强化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及作用养成教育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健康成长、终身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因。我国大教育家叶圣  相似文献   

2.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年语文教学中,我深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3.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得以形成并发展的,是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在所有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维习惯养成教育,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养成练后反思的好习惯,一步步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习惯,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在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讲道理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成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想为社会及上一级学校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就要从养成教育入手。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良好教育,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包括自然情况及社会情况,这样才能为写作提供翔实而丰富的素材,从而也就避免了写文章时提笔不知从何下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未来社会对语文教学的一项根本要求。为此,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必须实施以下策略: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注重指导,教给方法,强化刺激,反复训练;严格要求,持这以恒;建立常规,科学调控。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通过强化细致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加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管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阐述体会。  相似文献   

8.
试谈小语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淮北市吴山口小学张诚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听说习惯、写字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写作习惯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它不仅对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9.
方子 《成才之路》2012,(26):41-41
正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我感悟到语文教学要实施  相似文献   

10.
张兆军 《考试周刊》2013,(94):24-24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教学中的主体。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践行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学同仁却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为此,我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深深感受到,做好以下教学环节,可让学生成语文教学的主体。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生成为主体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进行语文教学,众说纷纭。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还是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培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等融合为一个整体,不但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和出路,而且为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热潮的积极掀起,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人开展,对新时期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探讨逐渐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听懂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和阅读中张扬个性,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方能在日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语文教学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迫在眉睫,本文对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学习过程,并且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我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好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3月份,我接手了四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任务,通过对本班学生的了解,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是倾听习惯,二是说话习惯,三是朗读习惯,四是写字习惯。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学生在这四个方面基本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就谈一下具体的做法。一、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懂得倾听语文学习,"倾听"是艺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有的学生听讲之后不知所云,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利场所。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一、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语文教学,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确实是"费时多,收效微"。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结合学生的特点,从汉语拼音的拼读训练入手,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些新的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而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一生受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复习、听讲、参与课堂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发展智力、增强语文素养。本文结合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探究和创新着力,阐述语文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成就语文学习中"最好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